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3:28:26 2
專利名稱: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分支井鑽井作業工具,特別是一種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
背景技術:
在分支井進行套管開窗作業時,需要在斜向器底部提供一種支撐,通常採用打灰塞這一方式來達到此目的。但是,利用此種作業方式時,很難保證形成良好的灰塞質量,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後續的其他作業;或者井內留有灰塞段太長,需要起下鑽來鑽除多餘的灰塞。在分支井眼完鑽後,需打撈斜向器,並鑽掉主井眼內的灰塞,造成工序複雜,可能會引起井下複雜情況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通過憋壓膨脹座封為斜向器提供定位支撐,作業完成後通過倒扣解封提出封隔器,這樣就無須風險較大工序複雜的打灰塞作業。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上接頭1、固定環2、內筒4、倒扣輪7、中心管8、球座機構10、上、下卡瓦12、19、膠筒17、下固定套21、短節22等組成,內筒4與外筒3之間形成液壓腔,內筒4上留有液流孔,推塊9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倒扣輪7上端與中心管8為左旋螺紋連接,下端與球座機構10通過螺紋連接,中心管8上有膠筒17,膠筒17上下兩端結構相同,從膠筒17向外依次為擋圈16、利用矩形鍵槽配合的開口環14、15、錐塊13、局部開槽並與錐塊13形成配合的卡瓦,且錐塊13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18。
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能夠為斜向器底部提供有效的剛性支撐,並完全能夠實現環空的密封。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上接頭1、固定環2、內筒4、倒扣輪7、中心管8、球座機構10、上、下卡瓦12、19、膠筒17、下固定套21、短節22等組成,內筒4與外筒3之間形成液壓腔,內筒4上留有液流孔,推塊9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倒扣輪7上端與中心管8為左旋螺紋連接,下端與球座機構10通過螺紋連接,中心管8上有膠筒17,膠筒17上下兩端結構相同,從膠筒17向外依次為擋圈16、利用矩形鍵槽配合的開口環14、15、錐塊13、局部開槽並與錐塊13形成配合的卡瓦,且錐塊13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中心管8與下卡瓦19之間設計有防轉機構,在中心管8外表面的適當位置處有鍵槽,下卡瓦19上也有與之形成配合的鍵槽,平鍵20裝在相應鍵槽處。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將本新型連接在送入鑽具的底部,當本工具下至預定位置時,管內憋壓(若不是預製的球,則先進行井口投球),此時首先剪斷推塊9上的剪切銷釘,在推塊下行的過程中,剪斷膠筒上面的錐塊與中心管之間的剪切中,下卡瓦19在下錐塊的作用下而完全卡主緊層套管內壁,然後膠筒17膨脹至完全貼緊上層套管內壁,最後上卡瓦12完全卡緊上層套管內壁。此時,可以正轉管柱適當圈數,使中心管8與倒扣輪7之間的反扣完全鬆開,此時上提管柱,可將本新型的送入工具部分完全提出。
權利要求1.一種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主要由上接頭(1)、固定環(2)、內筒(4)、倒扣輪(7)、中心管(8)、球座機構(10)、上、下卡瓦(12、19)、膠筒(17)等組成,其特徵在於內筒(4)與外筒(3)之間形成液壓腔,內筒(4)上留有液流孔,推塊(9)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倒扣輪(7)上端與中心管(8)為左旋螺紋連接,下端與球座機構(10)通過螺紋連接,中心管(8)上有膠筒(17),膠筒(17)上下兩端結構相同,從膠筒(17)向外依次為擋圈(16)、利用矩形鍵槽配合的開口環(14、15)、錐塊(13)、局部開槽並與錐塊(13)形成配合的卡瓦,且錐塊(13)與中心管(8)之間裝有剪切銷釘(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其特徵在於中心管(8)與下卡瓦(19)之間有防轉機構,在中心管(8)外表面的適當位置處有鍵槽,下卡瓦(19)上也有與之形成配合的鍵槽,平鍵(20)裝在相應鍵槽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分支井鑽井作業工具,特別是一種分支井斜向器定位用封隔器。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上接頭、固定環、內筒、倒扣輪、中心管、球座機構、上、下卡瓦、膠筒等組成,內筒與外筒之間形成液壓腔,內筒上留有液流孔,推塊與中心管之間裝有剪切銷釘,倒扣輪上端與中心管為左旋螺紋連接,下端與球座機構通過螺紋連接,中心管上有膠筒,膠筒上下兩端結構相同,從膠筒向外依次為擋圈、利用矩形鍵槽配合的開口環、錐塊、局部開槽並與錐塊形成配合的卡瓦,且錐塊與中心管之間裝有剪切銷釘。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能夠為斜向器底部提供有效的剛性支撐,並完全能夠實現環空的密封。
文檔編號E21B33/12GK2864078SQ20052003741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6日
發明者宋朝暉, 李曉軍, 寧世品 申請人:新疆石油管理局鑽井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