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套管懸掛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9:04:41 1
專利名稱:油套管懸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採油井口用的油套管懸掛器。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上用的採油樹上的油管懸掛器是設在一個套管四通裡面,為了將油管裡的氣液與套管裡的氣液分開,並在採油樹上顯示出油壓和套壓,油管懸掛器的固定部位和密封部位設計較複雜,施工安裝較麻煩。加之安套管閥門的卡箍頭在套管四通上法蘭的下頭,當對油井作業施工時,影響作業工人操作;套管與套管四通的連接直接在套管上擰上一個套管法蘭與套管四通的下法蘭配合,用雙頭螺栓螺帽固定。套管露出地面一部分。當油井停井時,老百姓就用鋼鋸在套管位置鋸斷。將整個採油樹偷走賣鋼鐵,直接影響油井的正常作業施工。給油田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油套管懸掛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上法蘭、下法蘭、連接上下法蘭的單頭螺栓、安裝在上下法蘭之間的鋼圈組成,其特點是上法蘭設為三通式,旁通設為連接套管閥門的卡箍頭,上通內徑設為階梯形,上部小於中部,中部小於下部,上部和中部各自設有與油管三通連接的內錐管螺紋和與油管連接的內錐管螺紋,下部設為套管腔;下法蘭呈工字形,下法蘭上部設有內錐形管螺紋,下法蘭下端焊有環形鋼板,在環形鋼板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設有上下帶內錐管螺紋的套管掛,套管掛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用套管短節連接,套管掛下內錐管螺紋與套管連接;下法蘭的壁厚在20mm以上,上下法蘭連接為單頭螺栓連接,下法蘭設有單頭螺栓的內螺紋,上下法蘭用鑄鋼鑄造。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容易安裝拆卸、方便作業施工。下法蘭把套管保護起來,加之壁厚,老百姓不容易鋸斷,較好的防備了某些人的偷盜行為,保護了油田財產。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法蘭2-單頭螺栓3-鋼圈4-下法蘭5-套管短節6_套管掛7_環形鋼板8-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公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通過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上法蘭1、下法蘭4、連接上下法蘭的單頭螺栓2、安裝在上下法蘭之間的鋼圈3所組成,其特徵是上法蘭設為三通式,旁通設為連接套管閥門的卡箍頭,上通內徑設為階梯形,上部小於中部,中部小於下部,上部和中部各自設有與油管三通連接的內錐管螺紋和與油管連接的內錐管螺紋(稱油管懸掛器或油管懸掛頭),下通設為套管腔;下法蘭4呈工字形,下法蘭上部設有內錐形管螺紋,下法蘭下端焊有環形鋼板7,在環形鋼板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設有上下帶內錐管螺紋的套管掛6,套管掛6與下法蘭4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用套管短節5連接,套管掛6下內錐管螺紋與套管8連接。本實用新型具體安裝過程如下首先將套管掛6與套管8連接,再與套管短節5連接,套管短節5再與下法蘭4 內錐管螺紋連接,環形鋼板7是對稱的兩塊,將其對扣在下法蘭的下端的套管上,焊上對扣縫,再將其與下法蘭下端焊在一起,在下法蘭上端面放上鋼圈3,吊起油管吊卡,將上法蘭1 的懸掛油管內錐管螺紋與油管連接,再將上法蘭1對扣在下法蘭4上,擰上單頭螺栓2,再將油管三通與上法蘭上端連接,再將上法蘭上安裝上套管閥門,在油管三通的上端安裝上防噴器,在另一端安裝上油管閥門,即構成一個完整的採油樹。
權利要求1.一種油套管懸掛器,由上法蘭、下法蘭、連接上下法蘭的單頭螺栓、安裝在上下法蘭之間的鋼圈組成,其特點是上法蘭設為三通式,旁通設為連接套管閥門的卡箍頭,上通內徑設為階梯形,上部小於中部,中部小於下部,上部和中部各自設有與油管三通連接的內錐管螺紋和與油管連接的內錐管螺紋,下部設為套管腔;下法蘭呈工字形,下法蘭上部設有內錐形管螺紋,下法蘭下端焊有環形鋼板,在環形鋼板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設有上下帶內錐管螺紋的套管掛,套管掛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用套管短節連接,套管掛下內錐管螺紋與套管連接。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套管懸掛器,其特徵是下法蘭的壁厚在20mm以上。
專利摘要一種油套管懸掛器,由上法蘭、下法蘭、連接上下法蘭的單頭螺栓、安裝在上下法蘭之間的鋼圈組成,上法蘭設為三通式,旁通設為連接套管閥門的卡箍頭,上通內徑設為階梯形,上部小於中部,中部小於下部,上部和中部各自設有與油管三通連接的內錐管螺紋和與油管連接的內錐管螺紋,下部設為套管腔;下法蘭呈工字形,下法蘭上部設有內錐形管螺紋,下法蘭下端焊有環形鋼板,在環形鋼板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設有上下帶內錐管螺紋的套管掛,套管掛與下法蘭上部內錐管螺紋之間用套管短節連接,套管掛下內錐管螺紋與套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容易安裝拆卸、方便作業施工。下法蘭把套管保護起來,防備了某些人的偷盜行為,保護了油田財產。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2108441SQ20112017814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明者徐濱, 楊志宏, 陳捍文 申請人:陳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