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式排液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3:59:11 1
專利名稱:氣壓式排液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液裝置,尤其是一種氣壓式排液器。
目前,人們從一個容器中向另一個容器抽取液體物質時,通常是採用人口吸並利用虹吸現象的方法。如汽車長途行駛中,因油箱缺油或一側油箱缺油相互導換以及汽車自帶油桶需向油箱注油時,一般是用一根軟管由司機等人員口吸抽取,此法不易掌握,經常出現吸入人的口腔等情況,極不衛生。為此,人們發明了各種抽吸油裝置。近期中國專利CN88210857號公開了一種氣壓式加油機,其包括儲氣罐、儲油罐、加油槍、小車裝置等,使用時向儲氣罐內充入一定壓力的氣體,儲油罐中的潤滑油可在一定壓力下通過油槍被擠出來,該技術雖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的特點,特別適合汽車維修保養過程中稠狀潤滑油的加油,但對司機導油及其它非稠狀液體物質如豆油、汽油、柴油、冷卻液等的抽取則不適用。另外,還有各類手動抽液裝置,如中國專利CN89215395.4公開的隔膜式吸液器等,通常是用手不停的拉動或搖動手柄進行抽油,費時費力,使用也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進,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安全可靠的氣壓排液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列方式予以實現的一種氣壓式排液器,包括可用腳踏上踏下伸縮的充氣裝置及其上的進、排氣閥以及與排氣閥連接的導氣軟管,其特徵是在導氣軟管前端設有可置於桶口且可把其密封的密封轉接頭,它是由具有雙通道且端部設有錐形擋箍的錐嘴及錐嘴上設置的橡膠密封環和通過螺紋與錐嘴連接且可通過錐嘴端部的錐形擋箍擠壓橡膠密封環固緊密封桶口的螺母組成,其中大直徑通道稱為排液通道,其前端接排液管,後端接取液軟管,而小直徑通道稱為排氣通道,其後端接導氣軟管,前端置於桶口內,這裡的桶口是標準桶(如180立升、75立升鐵桶),當然也適用於其它鐵桶,只不過相應橡膠密封環尺寸有些變化。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將容器(如鐵桶)的口蓋打開,鬆開密封轉接頭中的螺母,使橡膠密封環處於自由狀態,然後將該密封轉接頭及其大直徑通道(稱排液通道)前端連接的排液管插入桶內,橡膠密封環表面高出桶口上表面5毫米左右,旋動螺母使錐嘴端部的錐形擋箍向上移動並擠壓橡膠密封環底部,這樣可將桶口封死,同時將取液軟管放入取液的容器中,這時用腳上下踏壓充氣裝置,這樣向桶內充氣,直到液體從取液軟管中流出,當取液軟管管口低於桶內液面時還可實現自流。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於各種液體物質(如汽油,豆油等等),而且由於只用腳上下踏壓,因此具有省時省力,安全可靠的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中1充氣裝置、2進氣閥、3排氣閥、4導氣軟管、5排氣通道、6螺母、7橡膠密封環、8排液通道、9排液管(為不易彎曲的直管)、10取液軟管、11桶、12錐形擋箍、13錐嘴。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如
圖1所示。一種氣壓式排液器,包括可用腳踏上踏下伸縮的充氣裝置1及其上的進、排氣閥2、3以及與排氣閥3連接的導氣軟管4,其特徵是在導氣軟管4前端設有可置於桶11的桶口且可把其密封的密封轉接頭,它是由具有雙通道8和5且端部設有錐形擋箍12的錐嘴13及錐嘴13上設置的橡膠密封環7和通過螺紋與錐嘴13連接且可通過錐嘴13端部的錐形擋箍12擠壓橡膠密封環7固緊密封桶口的螺母6組成,其中雙通道的大直徑通道稱為排液通道8,其前端接排液管9,後端接取液軟管10,而小直徑通道稱為排氣通道5,其後端接導氣軟管4,前端置於桶口內,這裡的桶口是標準桶11(如180立升、75立升鐵桶),當然也適用於其它鐵桶,只不過相應橡膠密封環7尺寸有些變化。本技術適用於各種液體。
權利要求一種氣壓式排液器,包括可用腳踏上踏下伸縮的充氣裝置及其上的進、排氣閥以及與排氣閥連接的導氣軟管,其特徵在於在導氣軟管前端設有可置於桶口且可把其密封的密封轉接頭,它是由具有雙通道且端部設有錐形擋箍的錐嘴及錐嘴上設置的橡膠密封環和通過螺紋與錐嘴連接且可通過錐嘴端部的錐形擋箍擠壓橡膠密封環固緊密封桶口的螺母組成,其中雙通道的大直徑通道稱為排液通道,其前端接排液管,後端接取液軟管,而小直徑通道稱為排氣通道,其後端接導氣軟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液器,它主要解決了目前各類吸排液器手拉壓取液,費時費力,使用不便的不足,設計一種用腳上下踏壓充氣取液及相應的密封轉接頭,其中密封轉接頭可以很方便地置入桶口並將其密封,因此其具有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安全可靠的特點,同時其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等特點,便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F04F1/00GK2126337SQ9222725
公開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8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8日
發明者湯福剛, 邵炳信 申請人:湯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