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蓄電池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22:46:3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蓄電池電路。
背景技術:
作為儲能元件的電池,其應用廣泛。電池在充電時,其反接勢必會對電池造成破壞。現有的電池充電電路,大多含有充電保護電路。但是,現有的充電保護電路,其結構複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蓄電池電路,其具有充電保護功能,且電路結構簡單。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蓄電池電路,包括電池組和連接在電池組上的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池組上連接有充電保護電路,所述充電電路包括第一三極體、第一二極體和第二二極體,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和第一二極體的陽級均連接在充電埠上,所述第一二極體的陰極與第一三極體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與第二二極體的陽級相連且第二二極體的陰極連接在電池組的陽級上,所述充電保護電路包括第二三極體,所述第二二極體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阻與第一二極體的陰極相連且基極通過第二電阻與第二二極體的陰極相連,所述第二二極體的發射極連接在電池組的陰極上。本方案採用第二三極體構成反接保護電路,其電路結構簡單。當電池組電壓過低,第一三極體和第二三極體導通,電池充電;若電池極性接反,則第二三極體基極為負電位,第二三極體截止,第一三極體基極電位被抬高,第一三極體關斷。
作為優選,所述電池組包括多個相互並聯的電池管理支路,所述電池管理支路包括相互串聯的第一MOS場效應管和多個電池,所述第一MOS場效應管的柵極與控制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組還包括第二MOS場效應管,多個電池管理支路相互並聯後與第二MOS場效應管相串聯,所述第二MOS場效應管的柵極與控制器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三極體為PNP型三極體。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三極體為NPN型三極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採用第二三極體構成反接保護電路,當電池組電壓過低,第一三極體和第二三極體導通,電池充電;若電池極性接反,則第二三極體基極為負電位,第二三極體截止,第一三極體基極電位被抬高,第一三極體關斷,其電路結構簡單。
2、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組採用多個電池串聯構成滿足一定的電壓要求的電池管理支路,多個電池管理支路再進行串聯構成滿足一定電壓和一定容量的大容量電池,採用第一MOS場效應管對電池管理支路的通斷進行控制,由於電池管理支路內寄生二極體的存在,使得電池在空載放置時不會存在放電現象,即使長時間空載,也不會對電池容量造成太大影響,大大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蓄電池電路,包括電池組和連接在電池組上的充電電路,所述電池組上連接有充電保護電路,所述充電電路包括第一三極體、第一二極體和第二二極體,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和第一二極體的陽級均連接在充電埠上,所述第一二極體的陰極與第一三極體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與第二二極體的陽級相連且第二二極體的陰極連接在電池組的陽級上,所述充電保護電路包括第二三極體,所述第二二極體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阻與第一二極體的陰極相連且基極通過第二電阻與第二二極體的陰極相連,所述第二二極體的發射極連接在電池組的陰極上。
實施例2
現有電池一般採用多個電池構成的電池組以滿足大容量的要求。其採用多個電池相併聯構成電池組滿足一定的容量要求後,多個電池組之間再串聯構成滿足一定容量和一定額定電壓的大容量電池。但是,採用該方式有個弊端,即若單個電池組中的參數不匹配,譬如內阻,當電池停止工作後,由於單個電池組由多個電池並聯而成,電池組內必定構成放電迴路,放置一段時間後,電池容量明顯下降,對電池的使用壽命等造成破壞,當電池組中各電池的參數越不匹配,其損耗越明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如圖1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對電池組做了進一步的優化,所述電池組包括多個相互並聯的電池管理支路,所述電池管理支路包括相互串聯的第一MOS場效應管和多個電池,所述第一MOS場效應管的柵極與控制器相連。本實施例採用先串聯後並聯的方式,即多個電池串聯構成滿足一定的電壓要求的電池管理支路,多個電池管理支路再進行串聯構成滿足一定電壓和一定容量的大容量電池,單個電池管理支路上設置第一MOS場效應管,控制器通過PWM控制技術控制第一MOS場效應管的開斷可實現對電池管理支路充放電的管理。若電池停止工作後,由於第一MOS場效應管內寄生二極體的作用,多個電池管理支路之間不會構成放電迴路,放置一段時間後,電池容量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即使單個電池之間的參數不相匹配或者多個電池管理支路之間的參數不相匹配,也不會存在放電迴路,放置前後容量衰減大大減小甚至放置前後無衰減,全充全放的循環壽命達2000次以上。相比於現有的電路結構,本方案的結構可大大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為了便於對電池充放電的管理,所述電池組還包括第二MOS場效應管,多個電池管理支路相互並聯後與第二MOS場效應管相串聯,所述第二MOS場效應管的柵極與控制器相連。
所述第一三極體為PNP型三極體。
所述第二三極體為NPN型三極體。
具體的公開一電池組的實施方式,電池管理支路採用3個電池串聯,第一MOS場效應管為N溝道場效應管,N溝道場效應管的漏極與3個電池串聯後的陰極連接。3個電池管理支路並聯後串聯一個第二MOS場效應管,第二MOS場效應管採用P溝道場效應管。P溝道場效應管的漏極與3個N溝道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
3個N溝道場效應管和P溝道場效應管的柵極均與控制器相連,便於對每個支路和蓄電池的工作狀態進行控制。控制器可採用現有晶片結構,譬如BT1745。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