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

2023-12-09 11:49:41

專利名稱: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國際專利分類AOlG園藝以及蔬菜、花卉的栽培等技術;尤其是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黃秋葵等植物的開發利用日益深入。黃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 oench],國外又名 okra,為錦葵科秋葵屬的一個種,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熱帶到亞熱帶地區。在我國有多種叫法,又名秋葵夾、羊角豆、洋芝麻、毛茄、補腎草等。黃秋葵除用作日常蔬菜外,在美、英、法、日等國都把它列入新世紀最佳綠色食品名錄之中,美國人還給了它取了一個更容易被記住的名字——「植物偉哥」,日本人稱之為「綠色人參」;它還被許多國家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可見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據《本草綱目》等古籍記載,黃秋葵根、莖、花、種子等均可入藥,其性味甘、寒、滑, 入心、肺、腎、胃、肝及膀胱,可治脾虛乏力、腸燥便秘及惡瘡、癰癤等病症。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黃秋葵具有抗疲勞、健胃保肝、幫助消化、潤腸通便、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其主要功效成分是活性多糖。黃秋葵中活性多糖含量為2%左右。黃秋葵的嫩莢粘液狀物質中含有大量多聚半乳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與果膠的混合物,能促進體內有機物質的排洩, 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降低血糖和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具有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黃秋葵嫩莢果中還含有粘性的糖蛋白。粘性糖蛋白是一種由膠原和粘多糖類物質組成的多糖、蛋白質混合物,它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保護人體關節腔裡關節膜和漿膜的潤滑作用,也能保持人體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潤滑,促進膽固醇物質的排洩,減少脂類物質在動脈管壁上的沉積,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和膠原病的發生。公知技術中,如專利申請號201010540179. 1黃秋葵多糖及果膠及其滴丸製劑的製備方法,屬於保健食品技術領域。黃秋葵多糖及果膠的提取,以黃秋葵嫩果為原料,乾燥打成粗粉,進行滲漉提取,將滲漉提取液真空薄膜濃縮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醇沉製得多糖與果膠沉澱,將其轉移至冰箱中冷卻過夜後傾去上層溶液,得到多糖與果膠浸膏物, 浸膏物冷凍乾燥或噴霧乾燥,即得黃秋葵多糖及果膠乾粉。再以黃秋葵多糖及果膠乾粉為原料與混合基質按照1:1 1:3配比製得滴丸製劑。當前易疲勞和胃腸道功能紊亂是一種常見亞健康多發病症,西醫藥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用功能性食品調節改善身體機能是患者的一個理想選擇,國家也把抗疲勞和改善胃腸功能列為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功能。目前市場上抗疲勞、改善胃腸功能的功能性食品種類較少,且良莠不齊,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黃秋葵活性多糖有很好的抗疲勞和改善胃腸功能的功效。細胞產活性多糖是由其相應的基因決定的,基因表達水平的高低受外界環境因子的影響,我們通過調控外界環境因子來誘導黃秋葵產活性多糖基因進行高水平表達,提高果莢中活性多糖成分含量、增加營養價值,使其即可作為功能型蔬菜鮮食,又可作為功能型食品生產的優質原料。黃秋葵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新型保健蔬菜,具有抗疲勞和改善胃腸功能作用,把其功效成分活性多糖提取出來可以生產保健食品,但目前生產的黃秋葵活性多糖含量較低,提高其功能性成分含量,不僅可以提高黃秋葵的營養價值,而且作為功能性食品生產原料也可以提高提取率,減少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應。通過栽培技術提高藥材、果蔬、作物有效成分含量已被證明是可行的,也有一些專利申請。如專利申請號001144250. 6公開了含稀有微量元素硒、鍺、稀土靈芝種植方法,通過在栽培基料中加入有機微量元素硒、鍺、稀土,來提高靈芝中的含量;專利申請號03133711. 2公開了冰葡萄的種植方法用以提高葡萄果實中含糖量;專利申請號 200710069591. 8公開了含碘番茄的種植方法,通過施用碘肥來提高番茄中碘的含量;專利申請號20071005M65. 7公開了有機功能米及其種植方法。甚至通過誘導方法實現的技術方案也有公開,如專利申請號200710100470. 5 一種在人工栽培龍血樹或野生龍血樹上利用外源化學物質誘導生產血竭的方法,它是在三年生以上的龍血樹上,在二年生或二年生以上的枝幹中間鑽孔並注入誘導物質,並在枝幹四周縱切縱溝,然後用脫脂棉吸溼誘導物質後填充至縱溝裡,再用透明的塑料薄膜或保鮮袋將整條枝幹抱扎封口,待整條枝幹全部變紅產生血竭後將枝幹截取,乾燥、粉碎後用甲醇提取得到血竭。事實上,黃秋葵有著獨特的生物特性,比如黃秋葵根系發達,直根性,根深達1米以上;主莖直立,高1 2. 5米,粗5釐米,赤綠色,圓柱形,基部節間較短,有側枝,自著花節位起不發生側枝;葉掌狀5裂,互生,葉身有茸毛或剛毛,葉柄細長,中空;花大而黃,著生於葉腋;果為蒴果,先端細尖,略有彎曲,形似羊角,果長10 25釐米,橫徑1. 9 3. 6釐米, 嫩果有綠色和紫紅色2種,果面覆有細密白色絨毛,果成熟後木質化不可食;種子球形,綠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細毛。黃秋葵按果實外形可分為圓果種和稜角種;依果實長度又可分為長果種和短果種;依株形又分矮株和高株種。矮株種高1米左右,節間短,葉片小,缺刻少,著花節位低,早熟,分枝少,抗倒伏,易採收,宜密植。高株種株高,果實濃綠,品質好。黃秋葵嫩果(莢)肉質柔嫩、潤滑,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堪比人參(在日韓即稱為綠色人參)卻比人參更適合日常食補。可炒食、煮食、涼拌、制罐、做湯及速凍加工等。幼果中還含有一種黏性物質,可助消化,治療胃炎、胃潰蕩,並可保護肝臟及增強人體耐力。嫩葉也可食用。花、種子和根對惡瘡、癰癤有療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種子中含有較多的鉀、 鈣、鐵、鋅、錳等礦物質,能提取油脂、蛋白質或作為咖啡的代用品。黃秋葵喜溫暖、怕嚴寒,耐熱力強。當氣溫13°C,地溫15°C左右,種子即可發芽。 但種子發芽和生育期適溫均為25 30°C。月均溫低於17°C,即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於 14°C,則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狹窄,開花少,落花多。適溫開花多,坐果率高, 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黃秋葵耐旱,耐溼,但不耐澇。發芽期土壤溼度過大,易誘發幼苗立枯病。結果期乾旱,植株長勢差,品質劣,應始終保持土壤溼潤。黃秋葵對光照條件尤為敏感,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應選擇向陽地塊,加強通風透氣,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蔭,影響通風透光。
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不擇地力,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較宜。肥料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後期需磷鉀肥較多。但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 開花結果延遲,坐果節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而影響開花坐果。播種到2片子葉展平為發芽期,約需10 15天。25 30°C適溫下播種4 5天即可發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約需7天左右,地膜覆蓋可提前2 4天出苗。從2片子葉展平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約需40 45天。一般子葉充分展開後,經 15 25天,第一片真葉展開。以後每2 4天發生一片真葉,其中第一二片真葉為圓形。 幼苗期生長緩慢,地溫過低時更甚。從始花到採收結束,約需85 120天。出苗後需50 55天第一朵花即開放。第一二朵花從開花到收穫所需天數稍長。以後隨溫度升高,收穫時間縮短。通常播種後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採收。在晝溫^ 32°C,夜溫18 20°C適溫下開花後4天即可收穫。黃秋葵開花結果後生長速度加快,長勢增強,尤以高溫下生長更快,7月每3天即展開一片真葉,9月則需4 5天展開一片真葉。黃秋葵喜溫暖,怕霜凍,整個生育期應安排在無霜期內,開花結果期應處於各地溫暖溼潤季節。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 6月播種,7 10月收穫。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黃秋葵忌連作,也不能與果菜類接茬,以免發生根結線蟲。最好選根菜類、葉菜類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壤土較宜。冬前前茬收穫後,及時深耕,每公頃撤施腐熟廄肥75000千克,氮磷鉀複合肥300千克,混勻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兩種方式其一,大小行種植,大行70釐米,小行45釐米,畦寬200釐米,每畦4行,株距40釐米;其二,窄壟雙行種植,壟寬100釐米,每壟種兩行,行距70釐米,株距40釐米,畦溝寬50 釐米。若在田邊、道旁、河邊單行栽植,株距60釐米,每穴3株,通風透光,便於管理。根據其特性,現有黃秋葵種植方法包括
直播法黃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種12小時,後置於25 30°C下催芽,約M小時後種子開始出芽,待60% 70%種子「破嘴」時播種。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穴深2 3釐米。各地應在終霜期過後,適時播種,先澆水,後播種,再覆土 2釐米左右。直播每公頃用種 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頃用種3千克左右。育苗移栽法北方地區多於3月上中旬在陽畦、日光溫室播種育苗。床土以6份園土,3份腐熟有機肥,1份細沙混勻配製而成。播前浸種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釐米點播,覆土厚約2釐米。播後應保持床土溫度25°C,4 5天即發芽出土。苗齡30 40天, 幼苗2 3片真葉時定植。最好採用塑料缽、營養土塊等護根育苗措施,培育適齡壯苗。破心時即第一次間苗,間去殘弱小苗。2 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選留壯苗。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幼苗出土或定植後,氣溫較低,應連續中耕2次,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第一朵花開放前加強中耕,以便適度蹲苗,以利根系發育。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竹竿、或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黃秋葵生育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溼度。播後20天內缺水時宜早晚人工噴灌。幼苗稍大後可機械噴灌或溝灌。炎夏季節正值黃秋葵收穫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溫度高, 應在早上9點以前,下午日落後澆水,避免高溫下澆水傷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個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度。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適當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為齊苗肥,在出苗後進行,每公頃施尿素90 120千克。第二次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撤施,每公頃施複合肥225 300千克。開花結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糞稀30000 45000千克,或氮磷鉀複合肥 300 450千克。生長中後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植株調整黃秋葵在正常條件下植株生長旺盛,主側枝粗壯,葉片肥大,往往開花結果延遲。可採取扭枝法,即將葉柄扭成彎曲狀下垂,以控制營養生長。生育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既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蟲蔓延。採收嫩果者適時摘心,可促進側枝結果,提高早期產量。採收種果者及時摘心,可促使種果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後整個採收期長達60 70天, 全生育期可達120天左右,甚至更長。黃秋葵商品性鮮果採摘標準以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為度。如果採收不及時,肉質老化,纖維增多,商品食用價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採收後,初期每隔2 4天收一次,隨溫度升高,採收間隔縮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採收一次。9月以後,氣溫下降,3 4天採收一次。採收時宜用剪刀,並套上手套,以免莖、葉、果實上剛毛或刺瘤刺傷皮膚,奇癢難耐,此時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輕烤,可減輕痛癢程度。通常花謝後4天採收嫩果,品質最佳。每公頃產多在1500 3000 千克左右。黃秋葵各個部分都含有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嫩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游離胺基酸、VC、VA、VE和磷、鐵、鉀、鈣、鋅、錳等礦質元素及由果膠和多糖等組成的粘性物質。 每100克嫩果中含有蛋白質2. 5克、脂肪0. 1克、碳水化合物2. 7克、粗纖維3. 9克、維生素 B10. 2毫克、維生素B20. 06毫克、維生素C44毫克、維生素El. 03毫克、維生素PPl. 0毫克、 維生素A660國際單位、礦質營養鉀95毫克、鈣45毫克、磷65毫克、鎂四毫克。由於品種不同其各成分的含量也會有所差異。黃秋葵的營養保健價值很高,如黃秋葵中的維生素A能有效地防護視網膜,確保良好的視力,防止白內障的產生;果膠和多糖等組成的粘性物質,對人體具有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適當多食可增強性功能,還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力;另外黃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為減肥食品;由於其含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 其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提高免疫力。另外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 (果膠)結合作用,對皮膚有一定溫和的保護效應,可以代替一些化學的護膚用品;可溶性纖維還能促進體內有機物質的排洩,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降低膽固醇含量。秋葵嫩莢含有豐富的果膠、膳食纖維,其果膠的粘稠狀態是植物界非常少見的,膳食纖維的佔比及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佔比均是植物中較高的。秋葵嫩莢富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C、E等,尤其是維生素A與胡蘿蔔素含量在目前發現的動植物中位列第一。秋葵嫩莢還含有硒、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但含量並不特別豐富。秋葵嫩莢粘稠液質除果膠外還含有豐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學家指稱為LM的物質(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如果這一指稱獲得業界廣泛認同,那麼它是目前獨佔其名的物種。黃秋葵嫩莢中富含植物黃酮,但比花中少(黃秋葵花中含量比大豆葉子中所含黃酮高300倍左右。人參和黃秋葵的抗疲勞作用進行對比試驗包括小鼠耐力實驗、耐缺氧試驗、耐寒耐熱實驗和劇烈運動後血乳酸水平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黃秋葵與等量的人參耐力作用相當,耐缺氧項目黃秋葵用量比人參大一倍時,效果相當。耐寒力的效果低於人參,但這卻相反是大量進補的優點。秋葵嫩莢富含的粘性物質LM (主含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能強腎補虛, 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補腎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 對青壯年和運動員而言,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當然這對所有人群均有此效果。同時秋葵嫩莢的粘液能很好地幫助胃腸蠕動,分泌的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 並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改善消化不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及「三高」者食用最合適。秋葵嫩莢豐富的維生素A與胡蘿蔔素有益於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是青少年防止近視的好食材。秋葵嫩莢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 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膳食纖維還可輕鬆帶走人體內垃圾,是很棒的營養減肥材料。秋葵嫩莢中豐富的植物黃酮,結合各營養元素能促進人體全方位的自我調理,從而確保內分泌平衡、抗衰老、抗疲勞、增耐力、血液循環加快等功效。此外由於黃秋葵富含有鋅、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黃秋葵嫩莢適合人群。適合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弱、胃炎、內分泌失調、未老先衰、易疲勞、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便秘、口臭、上火等症的輔助食療,對於青壯年、運動員、護膚與減肥女士、男士、非便秘的老人多吃有益
然而,現有的生產技術管理粗放,生產的黃秋葵活性多糖含量低。據文獻報導和實驗測定,現在市場銷售的黃秋葵中活性多糖含量為2%左右。活性多糖含量低的黃秋葵營養價值相當較低,用來生產保健食品成本較高,經濟效應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目前黃秋葵活性多糖含量低以及以黃秋葵活性多糖為原料的保健食品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的誘導種植方法包括選種調控、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
具體還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黃秋葵果莢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 M小時,每隔 5 6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 30°C條件下催芽,約2 3天後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
2)播種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終霜期過後,氣溫穩定在15°C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為1. 5 2. 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苗;株高15 2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
3)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
4)選前茬非黃秋葵的地塊,播種前半個月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 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3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25 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 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濃度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6)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50 60天,以後整個採收期約3個月;採收要及時,過早則產量低,過遲則影響品質,一般花謝5 9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在果柄處剪下,以免傷害枝幹。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本發明誘導種植方法能夠解決現有種植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使黃秋葵有效多糖含量提高,營養價值較高,用來生產保健食品成本會降低,經濟效應較高。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黃秋葵原料,活性多糖含量高,製得的產品具有抗疲勞、抗衰老、幫助消化,健胃潤腸、保肝強腎、降低血脂,增強人體耐力與機體免疫力等保健功效;製得的產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含服吸收迅速、功效成分含量高、保健功能顯著、食用和攜帶方便的優點。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誘導效果顯著,可極大地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實用於大規模標準化商品化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圖1是本發明中的誘導機理方法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的誘導種植方法包括選種、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等多種手段複合應用技術。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具體還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黃秋葵果莢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 M小時,每隔 5 6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 30°C條件下催芽,約2 3天後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
2)播種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終霜期過後,氣溫穩定在15°C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為1. 5 2. 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 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苗;株高15 2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
3)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
4)選前茬非黃秋葵的地塊,播種前半個月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 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3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25 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 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濃度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6)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50 60天,以後整個採收期約3個月;採收要及時,過早則產量低,過遲則影響品質,一般花謝5 9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在果柄處剪下,以免傷害枝幹。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更具體的,在本發明中
①選種,即高活性多糖優良品種的篩選;選生產上主要應用的清福、五福、南洋、長綠、
新東京5號等品種進行實驗,考察黃秋葵產量和活性多糖含量,以活性多糖含量為主要篩選指標;結果表明,不同品種之間活性多糖含量差別較大,含量最高的品種含量為乾重的 5. 46%,含量最低的品種含量為乾重的1. 85% ;說明黃秋葵不同種質資源之間活性多糖含量差異較大,有必要對黃秋葵種質資源進行篩選,篩選出活性多糖較高的品種用於生產。②栽培技術調控,即播種時期篩選;以霜期結束後的5月下旬為第一個播期,每
隔10天設置一個播期,共設置3個播期,實驗結果表明播期對黃秋葵活性多糖的積累沒有顯著差異,說明苗期氣溫的差異對黃秋葵後期果莢活性多糖的積累沒有顯著影響。實驗發現一般的摘枝、除草、中耕、培土等栽培技術,有利于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但對果莢活性多糖積累沒有顯著影響。③肥水調控;適時施用農家肥、複合肥,適當控制氮肥用量,適時澆水,噴施葉面
肥,有利於黃秋葵積累更多的活性多糖。用常規栽培方法作對照,黃秋葵幹品多糖含量提高 2 4%。黃秋葵是喜肥水作物,常規栽培方法一般使用較多的氮肥,水供應充足,這樣能使黃秋葵果莢快速生長,上市較快,但是常規栽培方法生產的黃秋葵果莢活性多糖含量較低, 適當控制氮肥和水分,可以減緩果莢細胞分裂和增長,從而使生長期延長,積累更多營養物質;而且磷、鉀肥能促進光合作用和營養物質的轉運,有利於果莢營養物質的積累。④化學調控,即激素調控;在生長過程中適時噴施矮壯素有利於黃秋葵對活性多
糖的積累,用不噴施矮壯素的實驗組作對照,黃秋葵幹品多糖含量可提高1 3%。矮壯素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用機制是抑制植株體內赤黴素的生物合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防止植株徒長,促進生殖生長,使植株節間變短,長得矮、壯、粗,株型緊湊,根系發達,抗倒伏,葉色加深,葉綠素含量增多,可以提高作物的坐果率,提高產量,還能提高有些作物的抗旱、抗寒、抗鹽鹼的能力。黃秋葵莖稈高、營養生長較強,傳統栽培方法又多用肥水很容易引起徒長,本發明首次在黃秋葵栽培中使用矮壯素調控,控制營養生長,促進營養物質向生長器官轉入,有利於果莢積累較多的活性多糖。在本發明中,選種、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對於誘導黃秋葵活性多糖含量提高的作用依次為選種調控、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本發明中活性多糖的測定方法為硫酸苯酚法,測定方法為採收的黃秋葵嫩果 70°C烘乾,粉碎後過40目篩,準確稱取3克樣品加水適量,超聲波水浴1小時,抽濾。濾渣加水,10(TC超聲波水浴浸提30分鐘,然後過濾。兩次濾液合併後真空濃縮,加入濃縮液3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放4°C冰箱靜置過夜,離心收集沉澱,去除上清液。用無水乙醇洗滌沉澱,然後用雙蒸水溶解,稀釋到合適濃度,用硫酸苯酚法測定吸光度值。配製不同濃度梯度的葡萄糖標準溶液,用硫酸苯酚法測定吸光度值,做葡萄糖濃度與吸光度值關係的標準曲線。把用硫酸苯酚法測得的黃秋葵多糖溶液吸光度值代入標準曲線,換算出黃秋葵活性多糖含量。上述技術中
播種前半個月或更早進行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 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 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
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 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
黃秋葵生長期間適時進行肥水和植物生長激素調控,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生長期間進行嚴格的肥水控制,分別在黃秋葵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施肥,每畝25 30公斤,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在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黃秋葵生長期間進行嚴格的植物激素控制,植物激素為矮壯素,在黃秋葵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20 450毫克 /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在本發明中,實施技術還包括
1)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品種,經浸種、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2)耕地時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在播種之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3)適時播種,播種以穴播為宜;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3 4片真葉時定苗;4)在黃秋葵不同生長期分別進行肥水和植物生長激素調控誘導,使果莢積累較多活性多糖,果莢生長到8 10釐米時及時採收;採用本發明種植黃秋葵,果莢活性多糖含量較高,可作為保健蔬菜直接食用,也可作為原料生產功能性食品。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
1)選擇果莢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 M小時,每隔5 6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 30°C條件下催芽,約2 3天後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
2)播種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終霜期過後,氣溫穩定在15°C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為1. 5 2. 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 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苗。株高15 2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
3)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
4)選前茬非黃秋葵的地塊,播種前半個月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 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3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25 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 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濃度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6)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50 60天,以後整個採收期約3個月。採收要及時,過早則產量低,過遲則影響品質,一般花謝5 9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在果柄處剪下, 以免傷害枝幹。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實施例2
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800公斤、 複合肥35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 9米,畦高 25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小時,每隔5 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C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70X45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15釐米時加強中耕, 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15釐米開始留側枝,每株5 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3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0. 2%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4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5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5 9 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8. 58%。
實施例3
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500公斤、 複合肥4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1米,畦高27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2小時,每隔5. 5 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75X45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20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開始留側枝,每株3 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42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0. 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觀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 5 9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8. 35%。
實施例4
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2000公斤、 複合肥3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1. 1米,畦高 30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M小時,每隔6 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30°C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80 X 40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20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開始留側枝,每株5 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0. 5%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 5 9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9. 03%。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是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的誘導種植方法包括選種、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具體還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黃秋葵果莢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 M小時,每隔 5 6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 30°C條件下催芽,約2 3天後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2)播種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終霜期過後,氣溫穩定在15°C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為1. 5 2. 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 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苗;株高15 2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3)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4)選前茬非黃秋葵的地塊,播種前半個月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 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3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25 30kg,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5)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 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濃度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6)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50 60天,以後整個採收期約3個月;採收要及時,過早則產量低,過遲則影響品質,一般花謝5 9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在果柄處剪下,以免傷害枝幹,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選種,即高活性多糖優良品種的篩選;選生產上主要應用的清福、五福、南洋、長綠、 新東京5號等品種進行實驗,考察黃秋葵產量和活性多糖含量,以活性多糖含量為主要篩選指標;結果表明,不同品種之間活性多糖含量差別較大,含量最高的品種含量為乾重的 5. 46%,含量最低的品種含量為乾重的1. 85% ;說明黃秋葵不同種質資源之間活性多糖含量差異較大,有必要對黃秋葵種質資源進行篩選,篩選出活性多糖較高的品種用於生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栽培技術調控,即播種時期篩選;以霜期結束後的5月下旬為第一個播期,每隔10天設置一個播期,共設置3個播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肥水調控;適時施用農家肥、複合肥,適當控制氮肥用量,適時澆水,噴施葉面肥,有利於黃秋葵積累更多的活性多糖,用常規栽培方法作對照,黃秋葵幹品多糖含量提高2 4%。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化學調控,即激素調控;在生長過程中適時噴施矮壯素有利於黃秋葵對活性多糖的積累,用不噴施矮壯素的實驗組作對照,黃秋葵幹品多糖含量可提高1 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播種前半個月或更早進行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 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 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 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黃秋葵生長期間適時進行肥水和植物生長激素調控,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生長期間進行嚴格的肥水控制,分別在黃秋葵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施肥,每畝25 30公斤,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在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黃秋葵生長期間進行嚴格的植物激素控制,植物激素為矮壯素,在黃秋葵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1)選擇果莢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 M小時,每隔5 6 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 30°C條件下催芽,約2 3天後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2)播種前做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 1. 2米,畦高25 30釐米,溝寬30釐米,行距70 80釐米,株距40 45釐米;終霜期過後,氣溫穩定在15°C時即可播種,播種深度為1. 5 2. 5釐米,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2 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 3 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 2株苗,株高15 2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 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3)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開始留側枝,側枝不可過多,每株3 5個為宜,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4)選前茬非黃秋葵的地塊,播種前半個月整地,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 1500 2000公斤、複合肥30 40公斤,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3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25 30kg,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5)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 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 320 4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噴施葉面肥,葉面肥為濃度0. 1% 0. 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4 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 15天;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6)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50 60天,以後整個採收期約3個月,採收要及時,過早則產量低,過遲則影響品質,一般花謝5 9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在果柄處剪下,以免傷害枝幹,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800公斤、複合肥35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 9米,畦高25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0小時,每隔5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25°C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70 X 45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4 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15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15釐米開始留側枝, 每株5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3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3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 0. 2%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4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5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5 9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 8. 58%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500公斤、複合肥4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1米,畦高 27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22小時,每隔 5. 5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75X45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 3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20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開始留側枝,每株3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42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 0. 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 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觀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5 9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 8. 35%。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黃秋葵播種前半個月整地,前茬為玉米;耕地時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2000公斤、複合肥30公斤,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播種前作畦,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1. 1米,畦高30釐米,溝寬30釐米;選擇活性多糖含量高的豐產、優質的品種;播前浸種M小時,每隔6小時清洗換水1次,然後置於30°C條件下催芽,種子開始出芽即可播種;播種採用穴播,播種深度為2釐米,行株距80X40釐米,每穴3株;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選留壯苗;3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後澆水1次,澆水後及時中耕;株高20釐米時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離地面20釐米開始留側枝,每株5 個,在主幹上均勻分布,其餘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植株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後期遇雨植株發生倒伏;第一個果形成時用25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在生長中期用38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再噴施一次,從盛果初期開始用濃度為0. 5%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6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0天,黃秋葵生長期間用複合肥追施2次,分別在結果初期和盛果期,每畝施肥30公斤,施肥以複合肥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據土壤墒情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個生產期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黃秋葵嫩果及時採收,花謝 5 9天即可採收,商品性嫩果採收標準為果長8 10釐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採收期約3個月;選取前、中、後期採收的嫩果烘乾,測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為9. 03%。
全文摘要
一種通過誘導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種植方法。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黃秋葵的誘導種植方法包括選種、肥水調控、化學調控和栽培技術調控;使黃秋葵有效多糖含量提高,營養價值較高,用來生產保健食品成本會降低,經濟效應較高。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黃秋葵原料,活性多糖含量高,製得的產品具有抗疲勞、抗衰老、幫助消化,健胃潤腸、保肝強腎、降低血脂,增強人體耐力與機體免疫力等保健功效;製得的產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含服吸收迅速、功效成分含量高、保健功能顯著、食用和攜帶方便的優點。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誘導效果顯著,可極大地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實用於大規模標準化商品化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498857SQ20111033125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李娜, 祝子坪 申請人:台州學院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