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的記憶
2023-12-09 11:21:31 1
一輪寒月爬上雲頭,繁星點點,夜色闌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股久違的清香撲鼻而來,四處尋找,竟找不到那香的來處,但香味又是那樣可親,那樣熟悉。我知道,那香味肯定不會來自城市,但我身在城市,難道是我味覺出了錯?強按下妻子催著回家吃飯的電話,我在慢慢尋找,因為我的胃裡已被這香所填滿。
聞香尋物,在一個胡同口,我終於找到了這香的來源。幾塊焦炭,幾粒熟透的玉米花讓我侷促起來,沒錯,就是它。看來白天曾經有位冒著被城管、環保等部門查處風險的師傅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崩起了玉米花。幸虧環衛工人沒來及清理,否則我的香恐怕只會在夢中才能聞到,手捏著一顆玉米花,童趣在不經意間蕩漾開來……
我的童年是快樂的,快樂就從那一聲聲爆竹般的沉悶音中開始。在那物質還不太充裕的年代裡,在鄉下農村玉米花陪伴著我成長,玉米花也成了我和夥伴們最好的零食。課間休息時,玉米花成了我的輔糧,補充著我的營養,也成為了我和同學們溝通的紐帶,你一捧,我一捧,吃在嘴裡,樂在心裡。我一直認為,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玉米花是最重要的介紹人。
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們,像群燕子一樣,在滿村飛奔,而落腳點就是崩玉米花處。師傅一邊添煤、一邊搖爐,爐光照亮了一張張童真期待的臉。「崩」的一聲響過後,夥伴們爭先恐後去撿那散落在口袋外面的玉米花,你擠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然後比較搶來的多少,在大人們的鬨笑聲中散去。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家中早已崩好的玉米花,總感覺不如在外面「搶」來的好吃。
記憶中,崩玉米花需要用剝好、曬乾的玉米,兌些香精,在爐裡來回翻滾。待火候到時,只見師傅用一隻腳踩住爐頭,手一壓,「轟」的一聲,白煙過後,被崩出的花的玉米飄香四起。在很遠的地方,不需要聽聲音,只需用鼻子一聞,就能感知哪個方向、多遠、誰家在崩玉米花。待到晚上村裡放電影時,我和小夥伴們爬在麥秸垛上,用手抓一把背心裡兜著的玉米花,邊嚼邊看,那種滋味,那份享受,那種感覺,實難忘卻。
隨著年齡增大、上學、時間的流逝,兒時的玉米花離我生活也越來越遠。一方面現在孩子可選擇的零食太多了,玉米花早已被「妙脆角、可比克」等口感好、味道香的零食所代替。另一方面,沒有人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經濟效益低下,環保、安全都不達標,早已被限制在城市的大門之外。
記得有一天,孩子拿了一包包裝精美的玉米花,讓我品嘗。我拿了一顆,塞在嘴裡,雖然更香甜,但是被改良後的玉米花終不是那種滋味。看著散落在地上的幾顆玉米花,我彎腰拾起,嘗了一顆,心中一樂,這正是我夢中的玉米花啊,把其餘的裝在口袋後,快步向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