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混輸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2:02:51 1
專利名稱:油氣混輸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輸送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氣混輸泵。
背景技術:
在油氣的輸送過程中,尤其在高氣比輸送時,輸送泵常常處於幹摩擦狀態,這樣會大大降低輸送泵的使用壽命,同時輸送效率也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在幹摩擦情況下,泵體內的溫度升高較快,而定子為橡膠定子,因而橡膠定子會出現幹燒從而無法使用。因此,設計一種能夠對輸送泵進行潤滑,提高其使用壽命,同時滿足各種工況下油氣高效輸送的設備成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新穎,能對高氣比例的油氣進行輸送的油氣混輸泵。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油氣混輸泵,包括泵體、定子、轉子、萬向節和傳動軸,其中泵體內裝有相配合的定子和轉子,所述轉子與傳動軸之間經所述萬向節連接,在所述萬向節所在位置的所述泵體上設置有進料口,其要點是:在所述泵體中部裝有三通法蘭,該三通法蘭靠近所述定子的右端,在所述三通法蘭內設有與該三通法蘭同心的環形槽,且所述三通法蘭內周向均勻開有貫穿所述環形槽槽壁和該三通法蘭內壁的噴孔,所述環形槽通過管接頭與外部管路連通。採用以上結構,由於設置了三通法蘭,尤其是設置了噴孔,當輸送的是高氣液比油氣時,在環形槽充入油,如此油能夠從噴孔中噴出,噴孔噴出的油霧對輸送的介質進行霧化,尤其是對氣體介質進行溼潤,從而使介質進入定子和轉子時不是幹摩擦和幹燒,具有潤滑的作用,在提高輸送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輸送泵的使用壽命。所述泵體包括前部泵體和後部泵體,在該前部泵體和後部泵體之間對接有所述三通法蘭。採用以上結構,便於本實用新型中三通法蘭的安裝,同時也便於本實用新型的拆卸。為了方便與外部管道相連接,在所述前部泵體前端連接有出口過渡法蘭。所述噴孔為斜孔,該噴孔內端向所述三通法蘭前端面傾斜,外端向所述三通法蘭靠近所述定子的前端面傾斜。採用以上結構,噴孔噴出的油霧能夠直接對泵中的定子和轉子進行潤滑,同時,三通法蘭上多個噴孔同時噴出,從而使得潤滑效果更好。所述噴孔從外到內依次由大徑孔部、圓臺孔部和小徑孔部構成,其中所述小徑孔部的內端靠近所述定子的右端面。採用以上結構,由於噴孔的孔徑由大到小不斷收縮,噴孔內的油液在微小的壓差作用下流速將迅速增大,油液形成霧狀噴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良好的設計,其使用至少具有如下幾個優勢:1、設置了噴孔,當輸送的是高氣液比油氣時,在環形槽充入油,如此油能夠從噴孔中噴出,噴孔噴出的油霧對輸送的氣體進行溼潤,從而使氣進入定子和轉子時不是幹摩擦或者幹燒,具有潤滑的作用,在提高輸送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輸送泵的使用壽命,故而能夠對高氣比例的油氣進行輸送;2、由於進出口都設置了法蘭,故而與外界管道的連接方便,易於安裝。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油氣混輸泵,由泵體1、定子2、轉子3、萬向節4和傳動軸5等部件構成,其中泵體I內裝有相配合的定子2和轉子3,所述轉子3與傳動軸5之間經所述萬向節4連接,在所述萬向節4所在位置的所述泵體I上設置有進料口 6,而上述定子2、轉子3、萬向節4和傳動軸5的結構均為現有結構,在此不作贅述,在所述泵體I中部裝有三通法蘭7,即所述泵體I包括前部泵體Ia和後部泵體lb,在該前部泵體Ia和後部泵體Ib之間對接有所述三通法蘭7,上述前部泵體la、後部泵體Ib和三通法蘭7均支撐在軸承座上,而軸承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三通法蘭7靠近所述定子2的右端,在所述三通法蘭7內設有與該三通法蘭7同心的環形槽7a,且所述三通法蘭7內周向均勻開有貫穿所述環形槽7a槽壁和該三通法蘭7內壁的噴孔8,該噴孔8個數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均勻分布在所述三通法蘭7上,因此油從三通法蘭7內壁呈環狀噴出,具有良好的潤滑作用,所述三通法蘭7上設置有與環形槽7a相通的通孔,在該通孔中安裝管接頭9,從而使得所述環形槽7a通過管接頭9與外界相通。在圖1中還可以看出:在所述前部泵體Ia左端連接有出口過渡法蘭8。請參見圖2和圖3:所述噴孔8為斜孔,該噴孔8內端向所述三通法蘭7前端面傾斜,外端向所述三通法蘭7後端面傾斜,所述噴孔8從外到內依次由大徑孔部8a、圓臺孔部Sb和小徑孔部Sc構成,其中所述小徑孔部Sc的內端靠近所述定子2的後端面。
權利要求1.一種油氣混輸泵,包括泵體(I)、定子(2)、轉子(3)、萬向節(4)和傳動軸(5),其中泵體⑴內裝有相配合的定子⑵和轉子(3),所述轉子(3)與傳動軸(5)之間經所述萬向節(4)連接,在所述萬向節(4)所在位置的所述泵體(I)上設置有進料口(6),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泵體(I)中部裝有三通法蘭(7),該三通法蘭(7)靠近所述定子(2)的右端,在所述三通法蘭(7)內設有與該三通法蘭(7)同心的環形槽(7a),且所述三通法蘭(7)內周向均勻開有貫穿所述環形槽(7a)槽壁和該三通法蘭(7)內壁的噴孔(8),所述環形槽(7a)通過管接頭(9)與外部管路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混輸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體(I)包括前部泵體(Ia)和後部泵體(Ib),在該前部泵體(Ia)和後部泵體(Ib)之間對接有所述三通法蘭(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氣混輸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前部泵體(Ia)前端連接有出口過渡法蘭(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油氣混輸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孔(8)為斜孔,該噴孔(8)內端向所述三通法蘭(7)靠近所述定子(2)的前端面傾斜,外端向所述三通法蘭(7)後端面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混輸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孔(8)從外到內依次由大徑孔部(8a)、圓臺孔部(Sb)和小徑孔部(Sc)構成,其中所述小徑孔部(Sc)的內端靠近所述定子(2)的後端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氣混輸泵,在所述泵體中部裝有三通法蘭,該三通法蘭靠近定子的右端,在所述三通法蘭內設有與該三通法蘭同心的環形槽,且所述三通法蘭內周向均勻開有貫穿所述環形槽槽壁和該三通法蘭內壁的噴孔,所述環形槽通過管接頭與外部管路連通。採用以上結構,由於設置了三通法蘭,尤其是設置了噴孔,當輸送的是高氣液比油氣時,在環形槽充入油,如此油能夠從噴孔中噴出,噴孔噴出的油霧對輸送的氣體進行潤滑,從而使氣進入定子和轉子時不是幹摩擦和幹燒,具有潤滑的作用,在提高輸送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輸送泵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C5/00GK203067279SQ20122068612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遊世明 申請人:重慶明珠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