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製備方法
2023-12-09 03:52:06 3
專利名稱: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化學工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對氨基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醛為原料,在催化劑的存在下,經加氫處理而製備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一種工業化生產方法。
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主要被用作光引發劑。據信息資料檢索顯示,目前在中國國內尚未發現有其它生產廠家,在國際上的生產廠家也僅只局限於美國、日本和英國等少數國家,如英國專利申請GB2233975A,申請號為9015680.3,名稱為「任意取代烷基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的製備方法」,公開了一種「製備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工藝」,儘管其產成品純度較高,但其製備工藝,仍存在著工藝複雜,製備成本高,以及環保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藝簡單、製備成本較低、基本無雜質和無環保問題的製備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實現本發明目的採取了如下技術方案,它仍以對氨基苯甲酸乙酯(又名苯佐卡因)、甲醇、甲醛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依次包括配料、攪拌、置換、加氫、分離、冷卻、脫水和烘乾步驟。
而所說的配料步驟是以含量為99%以上的對氨基苯甲酸乙酯∶含量為99%以上的甲醇∶含量為37%的甲醛∶催化劑=1∶ 3~4∶1~1.3∶0.08~0.1(重量比),分別稱重配作。
而所說的攪拌步驟,是將配料步驟按所說的重量配比稱重所得的四種物料一併投入容器並作充分攪拌。
而所說的加氫步驟的加氫反應溫度為50℃~70℃,壓力為0.3~0.6Mpa,反應時間為10~14小時。
而所說的分離步驟,是採用過濾法分離,而令前一道步驟加氫反應所製取的母液,分離成成品原液和催化劑濾餅。
而所說的冷卻步驟,是在前一道步驟經分離所製取的成品原液的溫度冷卻至≤5℃時,即冷卻步驟結束。
而所說的烘乾步驟,其烘乾溫度為40℃~50℃,烘乾時間為6~8小時。
本發明所用的催化劑是阮內鎳(Ni),或者是鈀碳(Pd/c)。而本發明優選的是阮內鎳(也稱雷尼鎳)。
由以上所描述的製備方法,所製備的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產成品,具有製備工藝簡便、製備成本較低,基本無雜質和無環保問題等特點,據測試,其含量可達>99.8%,收率可達98%,而其所含水份則為≤0.1%。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之一是以容積為1500立升反應釜為例。且依次按照如下步驟進行配料。按以上所提供的重量比,分別稱重取含量>99%的對氨基苯甲酸乙酯200Kg,含量>99%的甲醇600Kg,含量為37%的甲醛200Kg,催化劑粉態阮內鎳18Kg。
攪拌。將第一步驟配比稱重的四種物料,一併投入攪拌釜攪拌。直至充分攪拌為止,攪拌時間約為1小時。
置換(或稱清洗)。按通常的方法,將第二步驟攪拌後的物料導注入具有加熱或冷卻用水隔套的等量容積反應釜。並用氮氣(N2)置換兩次,即抽真空至-0.09Mpa,再充氮至0.2Mpa,再抽真空至-0.09Mpa,再充氮至0.2Mpa,如此重複兩次。
加氫。緊接著對存有第三步驟經置換後的物料之反應釜的水隔套內注入熱水,給物料加熱,同時向反應釜內注入具有0.5Mpa壓力的氫氣(H2)。由於加氫反應為放熱反應,故應注意釜內反應溫度,且通過向水隔套內注入水的溫度予以調節控制,使其反應溫度在50℃~70℃之間。反應時間為12小時。整個反應過程採用氣相色譜儀或高性能液相色譜儀進行監測。
分離。將前道加氫反應步驟所製取的母液,導入濾紙壓濾器過濾,而令存在於母液中的催化劑阮內鎳粉與成品原液分離。催化劑阮內鎳粉以濾餅狀態存在,經處理後可以回用。
冷卻。將經分離後製取的成品原液冷卻至<5℃,產成品則以固相析出,即得產成品與殘液的混合料。
脫水。按通常的方法,將前道冷卻步驟所製取的產成品·殘液混合料,用離心脫水機甩幹,而製取溼製品。
烘乾。將前道所製取的溼製品置入熱風循環烘箱內烘乾。烘烤溫度為40℃±2℃,時間6小時,待送樣檢測其水份含量≤0.1%,烘乾步驟結束。
爾後,同紙板桶內襯塑料薄膜袋分裝,每桶40Kg,即可面市外銷。
在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之二,是在所說的配料步驟,按以上所提供的重量比,分別稱重取含量>99%的對氨基苯甲酸乙酯200Kg、含量>99%的甲醇600Kg、含量為37%的甲醛200Kg、含鈀量為3%-10%的催化劑鈀碳2Kg,其它步驟如同實施例之一。
本發明所用的催化劑優選的是阮內鎳粉,也可用含鈀(Pd)量為3%-10%的鈀碳(可由俄羅斯、臺灣進口)。而催化劑阮內鎳粉,可由含(Ni)量>45%的鋁鎳合金粉,加液相氫氧分鈉(NaoH)經反應後製取。催化劑阮內鎳粉市場有供。
本發明所述經離心脫水所成的殘液,經回收處理後達標排放。本發明不存在環保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依次包括配料、攪拌置換、加氫、分離、冷卻、脫水和烘乾步驟;而在所說的配料步驟的原料配比(重量)是,含量>99%的對氨基苯甲酸乙酯∶含量>99%的甲醇∶含量為37%的甲醛∶催化劑=1∶3~4∶1~1.3∶0.08~0.1;而在所說的攪拌步驟,是將配料步驟按所說的重量配比稱重所得的四種物料,一併投入容器並作充分攪拌;而在所說的加氫步驟的加氫反應溫度為50℃~70℃,壓力為0.3~0.6Mpa,反應時間為10~14小時;而所說的分離步驟,是採用過濾法而令前一道加氫反應所製取的母液,分離成成品原液和催化劑濾餅;而所說的冷卻步驟,是待前一道分離步驟經分離所製取的成品原液的溫度冷卻至≤5℃時即冷卻步驟結束;而所說的烘乾步驟的烘乾溫度為40℃~50℃,烘乾時間為6~8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催化劑是阮內鎳或者是鈀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製備方法,它以對氨基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醛為原料,在催化劑阮內鎳或鈀碳存在下,依次包括配料、攪拌、置換、加氫、分離、冷卻、脫水和烘乾步驟。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可行、產品製備成本低、收得率高、產品純度高、無環境汙染問題等特點。
文檔編號C07C229/00GK1289764SQ0011251
公開日2001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6日
發明者胡國宜, 薛建偉, 胡亞東 申請人:胡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