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的製作方法
2024-03-20 10:24:05
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其中,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包括:後保險槓側支架和後保險槓後支架;後保險槓側支架與後保險槓後支架固定連接,且後保險槓側支架、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車體固定連接;後保險槓側支架、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後保險槓卡接。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的剛度和強度。
【專利說明】
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出行工具。汽車的後保險槓是汽車中的重要零件,在汽車發生碰撞的時候,後保險槓可以吸收碰撞力,保護汽車的其他部件不受到損失。汽車的後保險槓的局部型面面積較大,尤其是拐角位置,後保險槓的拐角位置無稜線線和結構加強,從而需要後保險槓支架來支撐後保險槓,以保證後保險槓剛度和強度。
[0003]現有技術中,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後保險槓支架包括了後保險槓側支架I和後保險槓後支架2,後保險槓側支架1、後保險槓後支架2分別與後保險槓連接,且分別與汽車的車體連接。
[0004]然而,現有技術中,後保險槓支架中的後保險槓側支架和後保險槓後支架是兩個獨立的結構,後保險槓側支架與後保險槓後支架之間具有一定距離,從而造成了整個後保險槓支架不具有連續性,對於後保險槓支架的支撐作用較弱,進而造成後保險槓支架的剛度和強度依然較弱。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總成和汽車,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整個後保險槓支架不具有連續性,對於後保險槓中的支撐作用較弱,進而造成後保險槓支架的剛度和強度依然較弱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包括:
[0007]後保險槓側支架和後保險槓後支架;
[0008]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固定連接,且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車體固定連接;
[0009]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後保險槓卡接。
[0010]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的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0011]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的另外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
[0012]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內,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與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卡接。
[0013]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第一擋板上開設有通槽;
[0014]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中部設置有彈性彈片;所述彈性彈片卡接在所述通槽的邊緣上,以將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一擋板卡接;
[0015]所述卡扣的兩相對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立板貼合,所述第二側板所述第二立板貼合;
[0016]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卡在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之間。
[0017]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第二擋板的寬度小於所述第一擋板的寬度。
[0018]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孔;
[0019]螺釘穿過所述第一螺栓孔與所述車體螺接,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與所述車體螺接。
[0020]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
[0021]螺釘穿過所述第二螺栓孔與所述車體螺接,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與所述車體螺接。
[0022]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沿著車體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
[0023]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
[0024]如上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中,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上,具有支撐所述後保險槓的第一支撐面;
[0025]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上,具有支撐所述後保險槓的第二支撐面。
[0026]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後保險槓總成,包括:
[0027]後保險槓、和至少一個上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
[0028]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車體;
[0029]所述車體上設置有上述的後保險槓總成。
[003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由後保險槓側支架和後保險槓後支架構成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將後保險槓側支架與後保險槓後支架固定連接,且後保險槓側支架、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車體固定連接,後保險槓側支架、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後保險槓卡接。從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的剛度和強度。
【附圖說明】
[0031 ]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003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003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003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0036]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7]附圖標記:
[0038]1-現有的後保險槓側支架2-現有的後保險槓後支架
[0039]3-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4-後保險槓側支架
[0040]5-後保險槓後支架6-車體
[0041]7_後保險槓8_卡扣
[0042]9-彈性彈片10-第一螺栓孔
[0043]11-第二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44]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4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二,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包括:
[0046]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
[0047]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後保險槓後支架5固定連接,且後保險槓側支架4、後保險槓後支架5分別與車體6固定連接;
[0048]後保險槓側支架4、後保險槓後支架5分別與後保險槓7卡接。
[0049]在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由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構成,並且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進行固定連接,可以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進行卡接。
[0050]並且,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車體6進行固定連接,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車體6進行固定連接。同時,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後保險槓7卡接,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後保險槓7卡接,從而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可以與後保險槓7卡接之後,可以支撐後保險槓7。
[005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由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構成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後保險槓後支架5固定連接,且後保險槓側支架4、後保險槓後支架5分別與車體6固定連接,後保險槓側支架4、後保險槓後支架5分別與後保險槓7卡接。從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7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7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7的剛度和強度。
[005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二,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中,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的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0053]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的另外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
[0054]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一端卡接在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內,以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後保險槓側支架4卡接。
[0055]第一擋板上開設有通槽;
[0056]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一端設置有卡扣8,卡扣8的中部設置有彈性彈片9;彈性彈片9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以將卡扣8與第一擋板卡接;
[0057]卡扣8的兩相對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一立板貼合,第二側板第二立板貼合;
[0058]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卡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
[0059]第二擋板的寬度小於第一擋板的寬度。
[0060]後保險槓側支架4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孔10;螺釘穿過第一螺栓孔10與車體6螺接,以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車體6螺接。
[0061]後保險槓後支架5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11;螺釘穿過第二螺栓孔11與車體6螺接,以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車體6螺接。
[0062]後保險槓側支架4,沿著車體6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後保險槓後支架5,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
[0063]後保險槓側支架4上,具有支撐後保險槓7的第一支撐面;後保險槓後支架5上,具有支撐後保險槓7的第二支撐面。
[0064]在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的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了一個第一立板和一個第二立板,同時,在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的另外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了一個第一擋板和一個第二擋板。
[0065]可以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一端卡接在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內,從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後保險槓側支架4進行卡接。具體來說,在第一擋板上開設一個通槽,通槽的面積小於第一擋板的面積;然後,在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一端設置了一個卡扣8,在卡扣8的中部設置了一個彈性彈片9,彈性彈片9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從而將卡扣8與第一擋板進行卡接。設置第二擋板的寬度小於第一擋板的寬度,從而便於將卡扣8的彈性彈片9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
[0066]在卡扣8的兩相對邊緣上分別設置了一個第一側板和一個第二側板,在將卡扣8與第一擋板進行卡接之後,第一側板與第一擋板的第一立板貼合,第二側板與第一擋板的第二立板貼合,從而將卡扣8與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進行良好的卡合;同時,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卡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從而防止,卡扣8從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脫落。
[0067]在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和後保險槓後支架5安裝到車體6的時候,首先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從Y向上安裝到車體6上,其中,Y向為沿著車體6的左右方向,從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沿著車體6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上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形成的腔體,構成了一個導向,從而可以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沿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導向插入後保險槓側支架4上,從而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卡扣8卡入到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上;在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後保險槓側支架4卡接牢固之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後保險槓後支架5相對位置固定,再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從X向上安裝到車身上,其中,X向為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而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
[0068]在後保險槓側支架4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孔10,可以將螺釘穿過第一螺栓孔10與車體6進行螺接,從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車體6螺接;後保險槓後支架5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11,可以將螺釘穿過第二螺栓孔11與車體6螺接,從而將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車體6螺接。
[0069]在後保險槓側支架4、後保險槓後支架5與車體6螺接之後,由於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第一支撐面與後保險槓7貼合,從而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第一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7;由於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第二支撐面與後保險槓7貼合,從而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第二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7。
[0070]本實施例通過在後保險槓側支架4的一端上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在第一擋板上開設通槽,後保險槓後支架5的一端設置有卡扣8,卡扣8上的彈性彈片9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從而將卡扣8與第一擋板卡接,同時,卡扣8可以卡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進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4與後保險槓後支架5進行卡接,形成一個連續性結構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後保險槓側支架4沿著車體6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6螺接,後保險槓後支架5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6螺接;後保險槓側支架4上的第一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7,後保險槓後支架5上的第二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7。從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3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7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7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7的剛度和強度;同時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保險槓支架在X向、Y向兩個方向上無法脫模的問題。
[007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了一種後保險槓總成,包括:後保險槓、和至少一個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
[0072]在本實施例中,具體的,提供一種由後保險槓和至少一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構成的後保險槓總成,其中,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採用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中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設置在後保險槓的拐角位置處,可以在後保險槓的兩個拐角位置處分設置一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
[0073]本實施例中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原理和結構,與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中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原理和結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0074]本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由後保險槓和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構成的後保險槓總成,其中,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採用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中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通過在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上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在第一擋板上開設通槽,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卡扣上的彈性彈片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從而將卡扣與第一擋板卡接,同時,卡扣可以卡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進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與後保險槓後支架進行卡接,形成一個連續性結構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側支架沿著車體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螺接,後保險槓後支架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螺接;後保險槓側支架上的第一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後保險槓後支架上的第二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從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的剛度和強度;同時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保險槓支架在X向、Y向兩個方向上無法脫模的問題。
[007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車體;
[0076]車體上設置有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後保險槓總成。
[0077]在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在汽車的車體上,設置了一種後保險槓總成,其中,後保險槓總成採用實施例三中提供的後保險槓總成。
[0078]本實施例通過在汽車的車體上設置實施例三中提供的後保險槓總成,後保險槓總成由後保險槓和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構成,其中,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採用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中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通過在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上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設置相對設置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在第一擋板上開設通槽,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卡扣上的彈性彈片卡接在通槽的邊緣上,從而將卡扣與第一擋板卡接,同時,卡扣可以卡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進而將後保險槓側支架與後保險槓後支架進行卡接,形成一個連續性結構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後保險槓側支架沿著車體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螺接,後保險槓後支架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且與車體螺接;後保險槓側支架上的第一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後保險槓後支架上的第二支撐面可以支撐後保險槓。從而提供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為一種連續性的結構,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也較強,從而對後保險槓的支撐是連續性的,增強了對於後保險槓的支撐作用,進而增強了後保險槓的剛度和強度;同時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保險槓支架在X向、Y向兩個方向上無法脫模的問題。
[0079]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主權項】
1.一種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後保險槓側支架和後保險槓後支架; 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固定連接,且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車體固定連接; 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分別與後保險槓卡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的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的一端的另外兩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內,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與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卡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擋板上開設有通槽; 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中部設置有彈性彈片;所述彈性彈片卡接在所述通槽的邊緣上,以將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一擋板卡接; 所述卡扣的兩相對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立板貼合,所述第二側板所述第二立板貼合; 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卡在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擋板的寬度小於所述第一擋板的寬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孔; 螺釘穿過所述第一螺栓孔與所述車體螺接,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與所述車體螺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 螺釘穿過所述第二螺栓孔與所述車體螺接,以將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與所述車體螺接。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沿著車體的左右方向進行設置; 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沿著車頭至車尾的方向進行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保險槓側支架上,具有支撐所述後保險槓的第一支撐面; 所述後保險槓後支架上,具有支撐所述後保險槓的第二支撐面。9.一種後保險槓總成,其特徵在於,包括: 後保險槓、和至少一個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後保險槓支架卡接結構。10.一種汽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體; 所述車體上設置有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後保險槓總成。
【文檔編號】B60R19/24GK205706558SQ20162041749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徐林海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