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2024-06-15 11:02:07
【篇一:與書為伴】
昏黃的燈光依舊亮著,房間裡氤氳著書卷的淡淡馨香。幾隻飛蟲圍繞著燈光,對於它們來說,明亮的燈光就是它們的理想樂園,是它們最終的休憩地。為了那片明亮,奮不顧生。而我寧願成為一隻小小的飛蛾,為了那份簡單的崇拜,飛向吸引我的某個光源,一切安寧。
從幻想的世界裡抽身出來,面前還是堆積如山的書本、參輔書,我常常在思考,何時才能從書海中抽離,讓呆滯的大腦得到片刻的休息。我明白爸爸媽媽在暑假裡,給我報補習班,但是讀書不是強制的,是自發的,是喜歡,所以愛讀書。
讀書不是為了追名逐利,讀書是藝術。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枯燥煩悶時,讀書能使我心情愉悅;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我的心,讓我看清前路;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我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我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我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我喜歡在一個晴朗的午後,端上一杯香茗,在縷縷輕霧中捧起一本書,品著茶香,嗅著書香,反覆咀嚼,品味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陽光溫柔又鈍重地灑下,透過皮膚一絲絲進入血液。伴隨著書本裡文字的起伏跌宕,我的心暖暖的,暖暖的。陽光把我的輪廓曬成金黃,混合著這慵懶的時光,釀成記憶。
與書為伴,我徜徉在文字的樂園裡,翻看,也傾聽,傾聽文人墨客的淺吟,傾聽崇高靈魂的低唱。
我熄滅昏黃的燈光,在一片黑夜裡尋不到飛蟲的身影。在一團黑色的迷霧中,我看到自己蛻變成一隻小小的飛蛾,飛向那片明亮的書海……
【篇二:好書如師】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而書對於我來說,書就像一位良師時時刻刻都在指引著我們,就一個知識的海洋任你遨遊,就像一個麵包當你飢餓時給你能量。
每當你走入書的世界,總會發現一點新東西,「書就是知識的源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兩句話一點也沒錯。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每一樣東西每一種事物都認識,只有通過讀書才能使我們知道:大自然的美麗,人類進化過程的漫長……只有多讀書才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充實頭腦,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對書似乎有一種特別的情感。記得我讀五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再一次數學考試中考得特別的差,把我的自信心都打擊沒了,心也灰了。從此,我對學數學失去了信心,就這樣成績一天天的下滑……有一天,我經姐姐介紹,看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完後我明白了生命在於奮鬥,不要因一絲絲挫折而喪氣。於是,從那天起,我便打起精神,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複習,就這樣我的成績從差到優。
當我捧起一本書,書就如一根魔法棒一般能給我快樂,能讓這世界充滿芳香。當我煩惱時,打開笑話書,總能讓我哈哈大笑,把所有的煩惱都拋之腦後。想打開知識的大門嗎?那就要多讀書,得到書的灌溉和充實。例如:曾國藩那樣他小時的天賦不怎麼高,一篇文章都要被幾十次,但他還是很勤奮的讀書,最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書就是我們的老師,讀一本好書就如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同學們,熱愛讀書吧!
【篇三:以書為伴】
蠶食桑,吐者絲;蜂採花,釀者蜜。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題記
在一本普通的書中,除了我們放進去的東西之外,我們找不到別的什麼。但是,在一本好書之中,心靈則能找到存放大量東西的空間。
我喜歡讀書,尤其是文學作品。因為有的故事內容輕鬆幽默,而有的故事內涵卻令人回味無窮。無論是在茶餘飯後、睡前醒來、休息的時刻,還是心情舒暢的瞬間、鬱悶煩惱的時候,我總會這樣的文學小故事。因為它總是給我帶來心曠神怡之感。
巴金曾經這樣說過:「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大量養料。文學作品的形象打動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較高的境界。藝術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奮,作者們的愛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饑似渴地讀著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純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發了我的愛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覺中我逐漸改變自己對人對事的看法。優秀的作品給了我生活的勇氣,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輝。前輩作家把熱愛生活的火種傳給我,我也把火種傳給別人,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光明。」
從巴金爺爺說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就必須多讀文學作品。
在你面對生活,卻痛苦無奈時,可以讀一讀那些閃爍著人生哲理的篇章,它會使你鼓起「大風起兮雲飛揚」的雄心;在你面對考試,而不知所措時,可以讀一讀那些濃縮著生命況味的佳作,它會使你插上天馬行空的翅膀;在你寂寞、彷徨,孤獨時,讀一讀那些充溢著青春的熱血。
我喜歡的書,喜歡讀文學作品。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知識,與無窮的智慧,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人生。
書,它是我迷失時的燈塔,是我一生真摯的朋友。
【篇四:我看的一本書】
我看的一本書名字是《那個黑色的下午》,那是講一個地震的事情。書裡的人物有搜救隊員、小非洲、兩條搜救犬(黑騎士和公爵),還有一個年輕的軍官、鄭美麗、二鴨、轅哥和馬小跳的奶奶等等,就是這些了。下課的時候,鄭美麗帶著小非洲和全班小朋友興高採烈地衝出了教室門,玩起了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小非洲當老鷹,鄭美麗當母雞,後面幾十個小朋友當小雞。上課鈴響了,大家戀戀不捨地回到了教室。山川凝固了,我的心也凝固了。忽然劇烈地搖晃,教室樓被劈開了,我和老師、同學們慌忙地逃出了教室門,就剩下燕燕和小非洲了。我聞到了一種熟悉的花香,那不就是鄭老師陪我們玩老鷹捉小雞的裙子嗎?我和燕燕尋著這花香去尋找鄭老師,我們就憑這花香來尋找鄭老師。走呀走,終於找到了鄭老師了。找到鄭老師的時候好幾塊天花板壓著她,鄭老師已經鮮血直流,快死了。我背起來鄭老師底下的牛壯壯,我背起牛壯壯以後,鄭老師猛的把手一推,在她推我的那一刻,幾塊天花板又落了下來,正好砸在了她的頭上,鄭老師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這時鄭老師的手錶指針停在了兩點二十八分,這場驚人的大地震讓我銘記在心。鄭老師死後我很傷心,我們哭了好幾個小時才不哭了。
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哭了,我從心裡流出了淚水。我真想對那些死去的人說,如果你不在人類世界,那你就在另一個世界安息吧!
【篇五:書籍】
書籍,從古至今被人類所珍愛,因此獲得了全人類營養品的美譽。千年歲月,如白駒過隙;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不變的就是這營養品。
說它是營養品,的確名副其實。在《詩經》裡採薇,聞到的是瀰漫在田間的蒲香;在「樂府」中流連,看到的是遍地戰火的硝煙與悲嘆的百姓;在唐詩中徜徉,可隨李太白泛舟五湖四海;在宋詞裡踱步,可伴蘇東坡遊遍天涯海角;在元雜劇中暢遊,可一同為竇娥鳴冤;在明清小說中徘徊,可仰慕諸葛孔明南徵北戰的英姿;在現代文學中遨遊,仿佛聽到魯迅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陣陣吶喊
燃燭吟詩。我看到一個狂人拔劍高歌,相思長安,卻又拒絕摧眉折腰,於是,只能寄憂愁於明月,託情感於山河,因此,便有了「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的千古愁緒。
苦雨品詞。我似乎看到流落天涯的蘇東坡一臉的倦容,在幾經風雨後,回想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風流人物,感嘆那無痕的歲月與人生的.悲歡離合,縱情揮灑「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佳句。
月下賞曲。我聽到了一個楚楚動人卻身著囚衣的女子的吶喊:「如果老天書認為我是冤枉的,那就請您為我下一垓六月雪,讓我的血液溶於您的雪中,因為我不想把我生命的任何一點留在這骯髒的世界。」
名著賞析。我記住的是《三國演義》諸葛亮的英明,《水滸傳》義蓋雲天的豪情,《西遊記》七十二變的鬼斧神工,《紅樓夢》扣人心弦的哀怨纏綿。
至於近現代,魯迅等人更是「忘身於外者,而不懈於內」者,他們作為中國的脊梁,已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對書的至愛使我痴迷,即使閉上眼睛,我也能感受到詩人在叩問蒼茫的宇宙,用簡單的筆濃縮歷史的滄桑,描繪微不足道的生命。生命是渺小的,但他們卻用這渺小的存在創造了一篇篇驚世駭俗的大作。
說到詩人,我便很自然地想起杜甫。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卻心繫大唐江山,正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愛國愛民的博大胸襟可與時空比高遠,於是便留下了名垂青史的《三吏》、《三別》。
想到江山社稷,我又怎能忘卻把愛與恨、生與死、戰爭與和平表達得淋漓盡致的詞人。他曾經黃袍加身,後卻成為臣虜。他看遍了落花流水,唱盡了春花秋月,末了卻只能身著囚衣,聆聽南國吹來的陣陣東風。還有一位女詞人,就是千噸貨船也載不動她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讀著他們的書籍,仿佛閱盡了幾千年歷史的滄桑。那麼,將來呢?將來的歷史如何呢?每每思及此,我心中便有股莫名的潮水在澎湃,它仿佛告訴我:前人的書籍記載著逝去的歷史,將來的輝煌要靠你們去創造,而那捲帙浩繁的古籍就是讓你們創造美好將來的前提。
【篇六:我是一本書】
讀書是人類特有的神聖權利。讀現代的書,可以與同時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談;讀古代的書,可以傳承古聖先賢的精神遺產。讀書,可享受和吸取人類文化的成果。讀書,是一個奇妙的過程,他人的智慧通過你的眼睛使它成為可見的。然後通過感覺的門廊,經歷想像力的天井,進入你心靈的空間,激起你心中的波浪。我是家裡的獨生女,爸爸以前經常批評我,做事不肯吃苦,不肯動腦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愛耍小孩子脾氣,每次聽到這些話,我都覺得不服氣,老師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心思,於是向我推薦了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剛讀了幾頁,我就愛不釋手了,讀著讀著我就入神了。
魯濱遜是一個聯盟機智而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從小就喜歡冒險,終於在他十幾歲時,離開了父母的關懷,跟一個朋友去航海。那一次,由於海上的風流很大,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魯濱遜活了下來。魯濱遜長達28年的歷險經歷就這樣開始了。他靠自己的智慧將山洞作為他的住所,還做了家具擺在他居住的山洞裡,他在島上種植糧食。他捕捉並馴養山羊作為肉食的來源,還養了一隻名為「波兒」的鸚鵡作伴。他的生活雖然只有一個人,但他卻在一個平平凡凡沒有任何設備的島上生存下來,他是怎麼過來的,要是遇到野獸該怎麼辦?但他卻克服了。可見他的頭腦是多麼機智,他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啊!若干年後,他準備拿自己做的船、一隻木筏去找船隻,不巧遇到食人族,他用炸彈打跑了他們,並救了一個名叫「星期五」的俘虜。我和「星期五」成了要好的朋友。又過了幾年,魯濱遜在孤島附近發現了一艘英國船,他和「星期五」終於離開了孤島。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在危險面前,真正讓我後退的是害怕危險的心理,如果你害怕危險,那危險就肯定克服不了。反之,如果你有勇氣,勇敢去做,那危險總有一天會克服的。我現在十分崇拜魯濱遜,我把魯濱遜這個名字寫在了語文書上,每當我看到它時,我就提醒自己遇到困難要不退縮,勇敢去面對。在數學遇到困難題時,我就努力地去思考,不像以前那樣腦子沒動,就去請教他人。遇到困難我不退縮了。爸爸看到這些情況後,就問我:「你怎麼改變了這麼許多,你是怎麼改變的?」我說:「這是個秘密,不告訴你。」
《魯濱遜漂流記》,因為有你,我改變了自己,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篇七:你是我的一本書】
踏著歲月的腳步,我們從幼稚的童年到如今的青春年華,我們漸漸長大,懂得了多少人生哲理。謝謝,你讓我懂——
誰不知道你,誰又沒有經歷過你。當那泛黃的落葉悄無聲息的落下時,你便輕輕的來了。
你沒有像春天那樣帶來了滿園繁花;你沒有像夏天那樣帶來了奔放的激情;你沒有像冬天那樣帶來了刺骨的寒風和潔白的雪花,你帶來了成熟的果實和使人心神氣爽的秋風。你什麼都不求,你只求人們在摘果實時會露出笑容,你只求人們可以享受柔和的秋風。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奉獻。
不知為何,我總是那麼迷戀你。但你有時也會發脾氣,秋風變得刺骨毫不留情的打在我的臉上。第二天,陽光比前幾天更加明媚。這時我才明白你的用心良苦。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磨練。
即使你帶不了百花怒放,可是你帶來了秋菊滿園。春桃夏荷秋菊冬梅,菊花是秋天的標誌,因為愛你,所以我也愛上了菊花。陶淵明獨愛菊,若他在世,我們一定是知音。菊花其實長得一般,甚至是呆板,但他經得起風霜雨打,不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摧殘。而她就像我,長得一般,受她影響,我從自卑到自信。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堅強。
落葉紛飛,在我眼裡是最美的風景畫,化土為泥的落葉沒有絲毫怨言,我笑了,因為我看到她也笑了。
活著不一定要讓人記住你,但最起碼,你要活得有意義。謝謝你,在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譜寫了最華麗的一章。
頭倚窗頭,只為聽到你的腳步聲。
【篇八:我和書】
古人在書中找到了顏如玉,找到了黃金屋。而在我看來,書就是書,就像船的錨一樣,起落之間本已舉足輕重,無需在加任何修飾。
早晨,當我用手去關催我起床的鬧鐘時,手指先碰到的就是一排光溜溜的書籍。那份很奇妙的觸覺會給一天帶來美好的心情,夜裡被它們擠得縮手縮腳的不快也被驅散的無影無蹤。
我自己的書,每一本都是寶貝。買來以後,要先用軟布拂去上面的灰塵,然後包上漂亮的書皮,最後用透明膠帶粘好固定。很多時候,我不會馬上去讀,而是一頁一頁地翻著。用手指去摩娑書中的每一個字跡的紋路,讓幽幽的墨香瀰漫在靜謐的空氣中。
寫完了該寫的作業,我會找一個安靜的下午,坐在屋裡的一個角落,靜靜的看書,在一屋子明媚的陽光和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會漸漸的進入書的世界,傾聽書的話語,和書默默的交談,那是一種靈魂的對話。而此時我便真的擁有了一份絕美的真心快樂。攢錢買書是辛苦,去買書時的汗流浹背,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因為這和讀書的快樂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
書是我心靈的家園。我和書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