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培養真菌包括香菇(lentinusedodes)的基質和方法

2024-02-04 22:33:15

專利名稱:培養真菌包括香菇(lentinu sedodes)的基質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蘑菇和其它真菌的栽培,特別是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栽培。
由於香菇的需要量大而供應量又相對有限,發明人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一種高效且快速的栽培真菌,尤其是香菇的方法。
香菇和其它蘑菇通常是栽培在木料上或以纖維素為主的基質裡的。在用以纖維素為主的基質栽培蘑菇的方法中有Mee的專利號為4,127,965的專利和Pellinen的專利號為4,637,163的專利所公開的方法。Mee還講述了利用以纖維素為主的基質裝在微生物不能滲透的柔軟的容器裡,隨後將其密封並進行滅菌。然而,正如Murata在其專利號為4,674,228中所指出的,從這種容器中取出菌絲體時常常會引起破壞,從而減少產量。還嘗試過其它方法,例如,Weber的專利號為4,735,014的專利介紹了利用大麻杆栽培的方法,Becsy的專利號為4,741,122的專利介紹了利用農業廢料栽培的方法。
各種現有的栽培香菇的方法有很多缺陷。以傳統方式在木料上栽培香菇是緩慢且低效的,在微生物不可滲透的,柔軟的容器(通常稱作「隔層袋」)裡栽培香菇雖然要比常規方法好,但仍不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生產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栽培真菌、尤其是香菇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培養真菌、包括香菇的培養基。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更有效、更快速的栽培真菌的方法,包括香菇。
本發明是利用一種新的滅菌方法生產的一種栽培蘑菇,尤其是香菇的新基質,使得理想真菌的栽培不會受到競爭微生物的汙染。
新的基質是穀物,它基本上是不含有纖維素的,並且按照這裡所講述的方法滅過菌。正如上面所指出的,現有栽培蘑菇和其它真菌的技術,要求在木料、木屑或其它含大量纖維素的基質上栽培。然而,對於香菇的栽培來說,纖維素並不是必要的。香菇具備將纖維素分解作為必要養分的能力,但是,在含有已經是可用狀態的這些材料的基質上它能夠更有效地生長。類似地,香菇也能分解作為木材組分的木質素,但是,如果提供的是分解過的產物而不是木質素,就能更有效地栽培香菇。
已有相關技術已經介紹過利用穀物作為以纖維素為主的基質的營養添加物。例如,參見Han等人的「香菇的生理生態學」,蘑菇科學XI,第十一屆國際食用菌科學會議會刊(1981)。不過,本發明的穀物基質大體上是不含纖維素的,而穀物本身就是基質。
栽培真菌、包括香菇的穀物基質必須滅菌。未經滅菌的穀物含有各種與蘑菇和其它真菌競爭的細菌和微生物,因此會降低產率。此外,常規的加熱滅菌技術,如蒸汽滅菌,還不足以將穀物中所有的競爭微生物殺滅。因此,常規滅菌的穀物不適於用作基質。事實上,一篇相關的現有技術中曾指出,從公認的樹木木料的利用和滅菌基質必須的能量的角度來看,「大規模利用任何滅菌的基質來生產香菇的技術的推廣看來是不可能的。」San Antonio,「香菇的栽培」,園藝科學,第16卷(2),1981年4月。
常規加熱滅菌穀物基質的主要問題是,某些細菌,主要是桿菌屬的細菌會產生耐熱孢子,即使細菌本身已經被殺死,這些孢子經這樣滅菌以後則仍能存活下來。因此,儘管穀物基質可以進行常規加熱滅菌,但它仍含有會汙染基質使其不適合於生產真菌包括香菇的桿菌孢子。本發明旨在解決穀物的細菌汙染問題,以便提供一種經過適當滅菌的基質。
在本發明中,基質被煮沸以便殺死所存在的細菌。然後將該基質冷卻以誘導所有耐熱孢子萌發。在孢子萌發之後、細菌成熟到足以產生新的耐熱孢子以前,再對基質進行蒸汽滅菌。
當然,也可以採用非加熱方法對穀物基質滅菌,如輻射。然而,基質的輻射要求較大的政府管理並可能影響所生產蘑菇的銷售。
這樣,本發明的基質為蘑菇、包括香菇的栽培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培養基,因為蘑菇所需的營養是直接提供的,而不是以必須由蘑菇進行酶分解的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形式供給。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栽培蘑菇的方法,因為競爭微生物,包括細菌被從基質中消除了。
本發明的一個優點是香菇培育時間的縮短。與木料栽培不同,本發明把形成菌絲體的培育時間縮短到21天,而木料栽培需要8個月至1年時間,在以木屑為主的基質上栽培大約需要80天時間。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點是每磅基質產量的增加。100磅本發明的基質,在5個月內可生產大約300磅香菇。相比之下,100磅木料在3年以上的時間裡也只能生產出大約10-15磅香菇,而100磅以木屑為主的基質在8個月以上的時間裡只能生產出大約80磅香菇。
本發明還有一個優點是無須專門的菌種材料。用於果實生產的同一種材料也可用作菌種材料來開始新的生產單元,這樣,產量可以立即提高,而不必等待新的菌種生長起來。同樣地,如果生產下降,也沒有菌種浪費。
本發明再有一個優點就是,生產單元在21天培育期以後可繼續培育,例如,要是市場狀況不佳時培育期可延長至6個月。這也使得可以把克隆化單元儲存起來,用於大規模的季節性產品供給。
在本發明的實際操作中,將各種營養添加物(包括蛋白質、糖、澱粉和維生素)用水煮沸,直至它們完全擴散到所有混合物中,然後,加入作為基質的穀物,並煮沸約1小時,以殺死其中的細菌並使擴散的營養添加物吸收到穀物裡。隨後使穀物冷卻,以誘導所有耐熱孢子萌發。在穀物冷卻的同時,將其與滲透性增強粉混合,以防它粘結並填充到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可滅菌的容器裡,如聚丙烯袋。隨後,在萌發的細菌成熟到足以產生孢子之前按照常規操作對這些袋子進行蒸汽滅菌。
在袋子滅菌之後,袋子的克隆化是通過接種需要的純菌種或是接種預先克隆化的穀物來實現的。為了減少培育時間,搖動袋子以使菌種或預先克隆化的穀物與穀物混合。然後,在大約80°F的溫度下將袋子培育大約3周時間。在此期間,菌種將消化大部分的(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基質以產生菌絲體。
然後,通過在冷白螢光的照射下對該袋進行40-65°F的冷衝擊5-15天,可誘導菌絲體結實。在冷衝擊以後,通過從容器裡將菌絲體取出並對其進行間歇的冷卻水噴霧,或者將菌絲體放在一個高溼環境裡以實現果實成熟。
另外,在光照條件下僅採用冷水噴灑也能誘導結實。


圖1是製備本發明的基質的一個優選方法的流程圖。
附圖中的
圖1提供了一種製備本發明的基質的優選方法。
基質中的成份是優選的,以提供用於真菌生長的最佳養分,使其不再需要額外的人工添加物。這種全天然材料的使用因而使得所生產的真菌容易售出,因為提出的管理條例較少。用於批量製備基質的優選成分,其用量範圍及最佳用量如下成份 範圍 最佳用量全高梁穀物 150-300磅 200全燕麥穀物 0-50磅 35黃褐色土豆 5-20磅 10碾壓大麥穀物 0.5-15磅 5紫花豌豆芽 0-15磅 5啤酒酵母粉 2-35磅 6去殼的向日葵種子 0-10磅 2大豆粗粉 0-2.5磅 1.5玉米麩質粗粉 0-2.5磅 1.5整大蒜 0.5-4磅 1.5向日葵油 0-20湯匙 10小麥胚芽油 0-20湯匙 10糖蜜 0-20湯匙 6水 20-35加侖 25牛奶 0-1加侖 0.25優選的包覆成份,每兩批上述基質的用量範圍及最佳用量如下
石灰石粉 25-75磅 50石膏粉 100-200磅 160棉子粉 0-60磅 40紫花豌豆芽最好在一個噴霧系統裡生長6-12天。商品大豆芽也可採用,不過紫花豌豆芽會有更多的根和更大的子葉可供利用。
高梁可提供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澱粉、蛋白質和礦物質,如銅、鐵、錳、鋅和硒等。燕麥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澱粉、蛋白質和水揚酸等。水揚酸能促進香菇結果。碾壓大麥穀物可提供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並能吸收多餘的水份。大豆粗粉可提供一個礦物質、蛋白質及維生素源。啤酒酵母粉可提供能促進細絲體生長的大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向日葵種子和向日葵油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以及飽和和不飽和油。向日葵種子和油還能促進較大的次級菌絲體生長。
豌豆芽能促進較重果實的產生,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蘑菇的大小。芽越多,所形成的蘑菇越多,而蘑菇的尺寸卻較小。芽越少,所產生的蘑菇也越少,但蘑菇的尺寸卻較大。
在不增加芽的情況下,在該基質上可產生單重為3/4-1 1/2 磅的蘑菇。
大蒜可提供天然的抗菌作用,在基質煮沸並滅菌之後阻止細菌生長。糖蜜可提供糖而小麥胚芽油可提供維生素D還有飽和的及不飽和的油。玉米麩質粗粉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和硒。土豆可提供澱粉。牛奶可提供酪蛋白,而且可用乳酪代替牛奶。
包覆成份除了增強基質的滲透性以外還有其它功用。石灰石粉將基質的pH值調成中性(大約7-8)。石膏粉也能長期維持pH值穩定,並能使穀物基質疏鬆和變成粉狀。棉子粉可提供蛋白質和油。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技術中曾提到在一定條件下鈣會抑制菌絲體結實。然而,本發明的基質就含有大量的來自石灰石粉和石膏粉的鈣。
蘑菇的大小和數量可以在克隆化以前通過裝入袋子的基質的量來控制,袋子越大,所裝的基質越多,產生的蘑菇也就越大越多。例如,8磅的袋子在大約6個月時間裡可產生3/4磅蘑菇。
蘑菇的大小和數量也可在克隆化之後通過使每一個克隆單元相互接觸來控制。由單個單元所形成的一個大的、連續的單元可產生比單個單元更大、更多的蘑菇。
充分克隆的單元可放在架子上或吊在棒上,以使單位面積有最大的產量。
下面的實施例採用前面所列最佳用量說明本發明的利用。
實施例將水在一個容積為60加侖、底部有塞子的蒸汽鍋中煮沸。將土豆切片,然後與牛奶、大蒜、玉米麩質粗粉、小麥胚芽油、向日葵油、糖密、去殼的向日葵種子、啤酒酵母粉和大豆粗粉一起加入沸水裡。然後煮沸該混合物,直到所有成分都裂成小塊。該混合物最好用一個輕便噴漆攪拌器攪拌,以幫助將大的團塊打碎成小塊。豌豆芽隨後被加入煮沸的混合物,用一個大攪棒攪拌,直到芽變軟。然後,與足以浸沒穀物的水一起加入燕麥穀物、大麥穀物和高梁穀物。將該混合物煮沸並進行攪拌,直到水平面下降到穀物平面以下3-4英寸,隨後關掉熱源。大約1小時之後。所有剩下的液體都被從鍋的底部排出。此時,穀物應當是半熟半硬的。然後,讓穀物冷卻大約24小時,在這段時間裡將其從鍋中取出。
將兩份穀物放在一個扁平的大料箱裡,並同石灰石粉、石膏粉和棉子粉混合,直到所有穀物均被包覆。穀物應當被覆蓋而不應該粘成大團塊。兩份穀物大約可生產1200磅製備的基質。
所製備的基質隨後被裝入雙層聚丙烯塑膠袋(1.5毫升)。每個這樣的雙層袋單元有一個聚丙烯接頭、一個棉塞和一個鋁箔蓋蓋在該塞上。然後,將裝有4份穀物(約2400磅)的袋子裝進一個蒸汽罐(直徑5英尺,長13英尺)裡,並在250°F,15磅/英寸2的蒸汽壓力下蒸汽滅菌7小時。在接種之前,每個裝載罐冷卻24小時。
在裝有基質的袋子滅過菌以後,最好在層流氣流通風櫥中,在無菌條件下接種。接種是通過接種純菌種或者最好是前面的生產工序產生的克隆化穀物來實現的。將大約5-10湯匙的克隆化穀物加入每一個2磅的袋子。然後搖動每個袋子,以使克隆化穀物與所有新單元混合。預先克隆的穀物同基質的充分混合,可明顯縮短正常的培育時間。這樣,一個2磅的袋子在80°F下培育大約3周以後通常就被充分克隆了。通常,15個新的2磅的單元可由每個克隆的2磅單元產生。袋子的最佳大小是8磅,因為與2磅和4磅的袋子相比,8磅的袋子產生的芽數是不成比例增加的。
在大約3周之後,穀物基質將被大部分或完全消化掉,只剩下菌絲體在袋子裡。為了裝運或貯藏,該袋可被保持在菌絲體階段約3-4個月。當蘑菇的產量理想時,可通過在25-100勒克斯的冷白螢光照射下以40-65°F的溫度冷卻5-15天來對裝有菌絲體的袋子進行冷衝擊。優選的冷衝擊是在45°F溫度下進行7-9天,儘管也可採用24-48小時冷水浴的辦法。
在此冷衝擊階段,這些袋子可裝在冷藏容器裡運輸。
作為可取代誘導結實的冷衝擊法的另一種方法,可將菌絲體從袋子中取出並對其進行間歇的冷水噴霧。噴霧最好在日間進行,也可以在夜間的2個小時裡進行。用於噴霧的水被冷卻到50-75°F,而且噴霧是在白天的6-15個小時裡每隔2-10分鐘進行2-120秒。在對菌絲體噴霧約10-20天以後,香菇蘑菇即可收穫。由這些袋子長出的後茬蘑菇每隔20-30天即可採收一次。噴霧環境裡的相對溼度必須至少為80%。
作為可取代間歇的冷卻水噴霧的另一種方法,可將菌絲體從袋子裡取出,並利用以前已知的方法使其結實。
基質在用過以後,還可將其用於其它目的,如混合肥料、動物飼料、其它蘑菇的培養料或昆蟲食物等。
在菌絲體形成之後,結實之前,也可將其用作動物飼料或人的食物。還能從菌絲體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化學物質。
為了理解清楚起見,儘管已經通過圖解和實施例的方式對上述發明進行了一些詳細說明,但是,很顯然,在本發明的範圍內還可進行一些變化和改進,就象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例如(並不是限定),這裡所講的基質適合於載培很多種蘑菇,包括列在蘑菇表1裡的。該表被附在後面,並在這裡作為參考。也適於栽培很多屬的真菌,包括列在真菌表2中的,該表也被附在後面,並在這裡作為參考。很多此類真菌因為其生化特性或其它特性而十分有用。這樣,該基質可用於培養青黴素黴菌,雜草黴菌、酵母菌和醫用蘑菇。因此,除了權利要求書中的限定以外,沒有其它限制。
蘑菇表1學名 普通名稱Agaricus arvensis 田野傘菌Agaricus augustus 王子Agaricus bernardiiAgaricus bisporusAgaricus bitorquisAgaricus campestris 普通田野蘑菇Agaricus excellansAgaricus langeiAgaricus macrosporusAgaricus silvaticusAgaricus silvicola 木生蘑菇Agaricus vaporariusAgrocybe aegerita 褐色劍帶Armillaria CaligataArmillaria PonderosaArmillariella melleaArmillariella tabescensAuricularia Polytricha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木耳Calvatia craniiformis 頭形馬勃Calvatia gigantea 巨型馬勃Clitocybe geotrapa -Coorinus comatus 蓬鬆墨黑菌Dictyphora duplicata 網狀鬼筆
Flammulina velutipes EnokiGalerina mutabilis -Ganoderma lucidum ReishiGrifola frondosa 貝葉多孔菌Grifola umbellata Zhu LingHericium coralloides pom pomHericium erinaceus -Laetiporus sulphureus 硫化多孔菌Lentinus edodes 香菇Lepiota naucina 平滑日環柄菇Lepiota procera 傘狀蘑菇Lepiota rachodes 鱗狀環柄菇Leoista nuda 木生假面狀口蘑Leucopaxillus giganteus -Lycoperdon gemmatus 芽狀馬勃Lycoperdon pyriforme 梨形馬勃Lyophyllum cecastes HonshimejiLyophyllum ulmariumMacrolepiota procera 傘菌Marasmius oreades 蘑菇圈Morchella angusticeos 黑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Morchella esculenta 白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 錐形羊肚菌
Morchella crassipes 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elataMorchella semiliberaMorchella vulgaris 普通羊肚菌Panellus serotinusPanus spPholiota adiposa 多脂鱗耳Pholiota nameko NamekoPleurotus columbinus 藍牡 Pleurotus cornucopiae 金絲雀Pleurotus cystidiosus 鮑魚Pleurotus eryngii -Pleurotus flabellatus 粉紅牡 Pleurotus florida 佛羅裡達牡 Pleurotus ostreatus 牡 Pleurotus pulmonarius -Pleurotus sajor-caju 鳳凰Pleurotus salmoned stramineus -Sparassis crispa 花椰菜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紅葡萄球蓋菇Tremella fusciformis 白凍膠Tricholomopsis rutilansVolvariella bakeril -Volvariella bombycina -Volvariella volvacea 稻草菇真菌表2(可在該基質上生長的真菌屬)Abortiporus AmylostereumAbsidia AnomoporiaAchlya AntrodiaAcremonium ApiotrichumAcrophialophora ArachnomycesAcrospeira ArmillariellaActinomucor ArthriniumAgaricus ArthrobotrysAgrocybe ArthrographisAleurodiscus AscotrichaAllescheria AshbyaAlternaria AspergillusAlysidium AtheliaAmanita AureobasidiumAmauroascus AuriculariaAmylomycesBackusella BoletusBeauveria BondarzewiaBispora BotryodiplodiaBjerkandera BotryotrichumBlakeslea BotrytisBlastomyces Bovista
Boletopsis ByssochlamysCadophora CoccosporaCalbovista CochliobolusCalcarisporium ColletotrichumCaldariomyces CollybiaCalocera ColumnocystisCalocybe ConidiobolusCalonectria ConiellaCalvatia ConiophoraCamarops ConiothyriumCandida ConopleaCantharellus CoprinusCelphalosporium CordycepsCephaliophora CoridusCephaloascus CoriolusCeratocystis CorticiumCercospora CortinariusCerinomyces CoryneCeriosporopsis CorynesporaCerrena CoryneumChaetomella CraterellusChaetomium CraterellusChalara CrebrotheciumChalaropsis Cryphonectria
Choanephora CryptococcusChondrostereum CryptoporusChroogomphus CryptosporiopsisChrysosporium CunninghamellaCircinella CurvulariaCladosportium CustingophoraClavariadelphus CyanthusClaviceps CylindrocarponClavicorona CylindrocephalumClavispora CylindrocladiumClavulina CystostereumClitocybe CytosporaClitopilus CytosporaDacrymyces DictyosteliumDacryopinax DiheterosporaDactylium DiplocarponDaedalea DiplodiaDebaryomyces DiscinaDekkera DisculaDendryphion DitiolaDentinum DoratomycesDermaloma DothistromaDichomitus DrechsleraEchinodontium Epicoccum
Elsinoe EupenicilliumEmericella EutypaEmericellopsis ExophialaEntolomaFavolus FlammulinaFemsjonia FomesFilobasidium FomitopsisFistulina FusariumFlammula FuscoboletinusGanoderma GnomoniaGeotrichum GomphidiusGerlachia GomphusGibberella GrandiniaGilmaniella GraphiumGliocladium GrifolaGliomastrix GuepiniopsisGloeophyllum GymnopilusGloeoporus GyrodonGloeosporium GyromitraGlomerella GyroporusHanseniaspora HumicolaHansenula HumicolopsisHaploporous HyalodendronHelicostylum Hydnum
Helminthosporium HygrophoropsisHelvella HygrophorusHendersonula HymenochaeteHericium HyphopichiaHeterobasidion HypomycesHirschioporus HypomycesHormodendrum HypoxylonIncrustoporia IrpexInocybe IsariaInonotus IshnodermaKloeckera KluyveromycesLaccaria LenzitesLactarius LeptosphaerulinaLaetisaria LeucopaxillusLaurilia LibertellaLeccinum LinderinaLentinellus LipomycesLentinula LycoperdonLentinus LyophyllumLentodiumMacrophomina MonascusMammaria MoniliniaMarasmiellus MonochaetiaMarasmius Monodictus
Melanconium MonosporiumMelanoleuca MortierellaMemnoniella MucorMeruliopsis MyceliophythoraMerulius MycenaMerulius MycocentrosporaMetarrhizium MycosphaerellaMetschnikowia MyriococcumMicronectriella MyrotheciumMollisiaNaematoloma NeurosporaNectria NodulisporiumNeocosmospora NomuraeaOdontia OosporidiumOedocephalum OphiostomaOidiodendron OsmoporusOmphalotus OsteniaOnnia OudemansiellaPachybasium PhylloporusPachysolen PhysarumPaecilomyces PhytophthoraPanellus PichiaPanus PiptoporusPapularia Piricularia
Papulaspora PithomycesPellicularia PleurocybellaPenicillium PleurotusPeniophora PlicaturaPerenniporia PluteusPericonia PodosporaPestalotia PolyozellusPestalotiopsis PolyporusPeziza PoriaPhaeocoriolellus PotebniamycesPhaeolus PreussiaPhanerochaete PsathyrellaPhellinus PseudeurotiumPhialomyces PseudofusariumPhialophora PseudohydnumPhlebia PseudospiropesPhlogiotis PtychogasterPholiota PulcherriciumPhoma PycnoporusPhoma PyrenochaetaPhomopsis PyrenophoraPhycomyces PythiumRadulodon RhizopusRamaria Rhodosporidium
Ramaricium RhodotorulaResinicium RigdoporusRetinocyclus RobillardaRhinocladiella RoselliniaRhizoctonia RussulaRhizomucorSaccharomyces SphacelomaSaccharomycopsis SpicariaSacodon SpiroidiumSaprolengnia SpondylocladiumSarcosphaera SpongipellusSchizophyllum SporidesmiumSchizosaccharomyces SporidiobolusSchwanniomyces SporobolomycesSclerotinia SporothrixSclerotium SporotrichumScolecobasidium StachybotrysScopulariopsis StaurophomaScytalidium SteccherinumScytinostroma StemphyliumSebacina StereumSepedonium StibellaSeptomyxa StrobilomycesSeptoria Stromatinia
Seroula SuillusSirodeSmium SyncephalastrumSistotrema SyringosporaSordariaTalaromyces TricelluaTaphrina TrichocladiumTermitomyces TrichodermaTetracladium TricholomaThamnidium TrichophytonThamnostylum TrichosporonThanatephorus TrichotheciumThermoascus TrichurusThermomyces TridentariaThielavia TrigonopsisThielaviopsis TruncatellaTorulaspora TuberTorulopsis TympanisTrametes TyromycesTremellaUlocladium UtilagoValsa VerticicladiellaValsaria VerticilliumVararia VolucrisporaVerpa Volutella
Wallemia WhetzeliniaWardomycesXeromphalina XylobolusXylaria XylogoneYarrowia YeastsZalerion ZygosacoharomycesZygodesmus ZygosporiumZygorhynchus Zythia
權利要求
1.一種殺滅培養基中的桿菌細菌孢子的方法,包括加熱上述培養基約1小時,殺死桿菌細菌細胞;冷卻上述培養基約8-24小時,誘導孢子萌發;將上述培養基滅菌,以殺死萌發了的孢子。
2.一種製備培養真菌的基質的方法,包括將1份含有大量穀物和微量澱粉、蛋白質以及營養源的幹混合物與大約1-1/4份水(重量比)混合,製備一種穀物混合物;用足夠長的時間煮沸上述穀物混合物,以使澱粉、蛋白質和營養源擴散到穀物混合物中;將上述穀物混合物冷卻一個足夠長的時間,以使得所有耐熱細菌的孢子萌發;在萌發的孢子成熟到足以產生更多的孢子之前,將上述穀物混合物滅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它還包括在上述煮沸階段之後,排出上述穀物和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一種滲透性增強添加劑混入上述穀物混合物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澱粉、蛋白質和營養添加物是預先選定的,以滿足真菌的營養要求。
6.一種製備培養真菌的基質的方法,包括在一個容積為60加侖的蒸汽鍋中煮沸大約25加侖的水;加入約10磅切成片狀的黃褐色土豆、6磅啤酒酵母粉、1夸脫牛奶、2磅去殼的向日葵種子、1.5磅大豆粗粉、1.5磅整大蒜、1.5磅玉米麩質粗粉、10湯匙小麥胚芽油、10湯匙向日葵油和6湯匙糖蜜,以形成一種中間混合物;用一個熱源煮沸上述中間混合物;攪拌上述中間混合物以便將大的團塊打碎成小塊;加入約5磅紫花豌豆芽;攪動上述中間混合物,直至豌豆芽變軟;加入大約200磅全高梁穀物、35磅全燕麥穀物、5磅碾壓大麥穀物,形成穀物混合物;加入足夠量的水以浸沒上述的穀物混合物;煮沸並攪動上述穀物混合物,直至水平面下降到穀物混合物平面以下約3-4英寸;去掉熱源;在去掉熱源後大約1小時,排出上述穀物混合物;在排出穀物混合物步驟之後約8-24小時,將上述穀物混合物與約25磅石灰石粉、80磅石膏粉和20磅棉子粉混合,直到上述穀物混合物被完全覆蓋;將一定量的上述穀物混合物裝入可滅菌的、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容器;對上述可滅菌的、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容器進行蒸汽滅菌。
7.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個所述的方法製備的培養真菌的基質。
8.一種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包括將1份含有大量穀物和微量澱粉、蛋白質以及營養源的幹混合物與大約1-1/4份水(重量比)混合,製備一種穀物混合物;煮沸上述穀物混合物約1小時;冷卻穀物混合物約8-24小時;將上述穀物混合物裝入一個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可滅菌的容器中;滅菌上述容器和穀物混合物;將樹生蘑菇菌種接種到上述穀物混合物裡,搖動上述容器,使上述樹生蘑菇菌種混合到所有穀物混合物裡;在上述容器裡培育上述樹生蘑菇菌種約21天,讓樹生蘑菇菌種消耗穀物混合物並生成菌絲體;在溫度大約為45°F條件下冷卻上述容器和菌絲體7-9天;將菌絲體從上述容器中取出;用冷卻水對上述菌絲體噴霧,直到樹生蘑菇長成理想的大小。
9.一種培養真菌的基質,包括約50%的高梁穀物;約26.6%的水;約1%的酵母粉;約1.67%的土豆;約0.3%的大蒜;約0.3的大麥穀物;約4.2%的石灰石粉;約16的石膏粉;其特徵在於,上述高梁穀物、水、酵母粉、土豆、大蒜和大麥穀物是通過下列方法製備的;煮沸一段足夠長的時間,以殺死所有微生物,形成一種中間混合物;將上述中間混合物冷卻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所有的孢子都萌發;在上述萌發的孢子成熟到足以產生新孢子以前加熱滅菌上述中間混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質,其特徵在於,在上述冷卻步驟之後石灰石粉和石膏粉被混入上述中間混合物中。
11.一種滅菌含有具有孢子形成能力的微生物的培養基的方法,包括首先,將上述培養基滅菌,以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其次,誘導上述滅過菌的培養基中的所有孢子萌發,形成萌發的孢子;第三,在上述萌發的孢子成熟到足以形成新孢子之前將上述培養基滅菌,以殺死萌發的孢子。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首次滅菌步驟是通過在水中煮沸上述培養基約1小時而實現的,上述誘導步驟是通過將培養基冷卻8-24小時而實現的。上述第三步的滅菌步驟是通過在大約250°F的溫度下對上述培養基蒸汽滅菌約7小時而實現的。
13.一種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包括將1份含有大量穀物和微量澱粉、蛋白質以及營養源的幹混合物與大約1-1/4份水(重量比)混合,製備一種穀物混合物;將上述穀物混合物煮沸約1小時;將上述穀物混合物冷卻8-24小時;將上述穀物混合物裝入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可滅菌的容器;將上述容器和穀物混合物滅菌;將樹生蘑菇菌種接種到上述穀物混合物裡;搖動上述容器,使樹生蘑菇菌種混合到所有的穀物混合物中;在上述容器中培育上述樹生蘑菇菌種約21天,讓上述樹生蘑菇菌種消耗穀物混合物並形成菌絲體;誘導上述菌絲體結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還包括在上述冷卻步驟中將一種滲透性增強添加劑混入上述穀物混合物。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穀物包括高梁穀物。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蛋白質包括紫花豌豆芽。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滅菌步驟是通過在約250°F的溫度和約15磅/英寸2的壓力下對上述容器和穀物混合物進行蒸汽滅菌約7小時而實現的。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樹生蘑菇菌種包括預先用樹生蘑菇菌種克隆的穀物。
19.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誘導步驟是通過將菌絲體從容器中取出並對其進行間歇的冷卻水噴霧而實現的。
20.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冷卻水噴霧是通過採用冷卻至50-75°F的水,在白天的6-15個小時和夜間的2個小時裡每隔2-10分鐘噴霧2-120秒而實現的。
21.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澱粉、蛋白質和營養源是預先選定的,以滿足蘑菇的營養要求。
22.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還包括在上述煮沸步驟以前將整大蒜加入上述穀物混合物中。
23.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樹生蘑菇菌種是香菇菌種。
2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樹生蘑菇菌種是粗皮北風菌菌種。
2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樹生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樹生蘑菇菌種是羊肚菌菌種。
26.一種培養蘑菇的方法,包括煮沸25-35加侖的水;加入5-20磅黃褐色土豆、2-35磅啤酒酵母粉、以及0.5-4磅大蒜,以形成一種中間混合物;用一個熱源煮沸上述中間混合物;攪拌上述中間混合物,將大塊打碎成小塊;加入150-300磅全高梁穀物和1/2-15磅碾壓大麥穀物,以形成一種穀物混合物;加入足夠量的水,以浸沒上述穀物混合物;煮沸並攪動上述穀物混合物,直到水平面下降到穀物混合物平面以下去掉熱源;在去掉熱源1小時之後,排出上述穀物混合物;在上述排出步驟之後大約8-24小時,將穀物混合物與12-37磅石灰石粉和5-100磅石膏粉混合,直到上述穀物混合物被完全覆蓋;將一定量的上述穀物混合物裝入可滅菌的、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容器中;滅菌上述可滅菌的,微生物不能滲透的容器和穀物混合物;將蘑菇菌種接種到上述穀物混合物中;將上述蘑菇菌種混合到所有的穀物混合物中;在上述容器中培育上述蘑菇菌種約21天,讓上述蘑菇菌種消耗穀物混合物並形成菌絲體;誘導菌絲體結實。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培養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蘑菇菌種是香菇菌種;
28.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培養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蘑菇菌種是粗皮北風菌菌種。
29.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培養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蘑菇菌種是鈕扣蘑菇菌種。
30.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培養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蘑菇菌種是稻草菇菌種。
31.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培養蘑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蘑菇菌種是enoki蘑菇菌種。
32.根據權利要求8或13-31中任何一個的方法所育成的蘑菇。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栽培蘑菇的改良基質,它基本上不含纖維素,包括大量穀物的和微量營養添加物,通過煮沸對穀物進行部分滅菌,以殺死細菌,通過冷卻以誘導耐熱孢子萌發。並在萌發的孢子成熟到足以產生新的孢子之前進行汽滅菌,該基質可用於真菌生長,包括蘑菇,尤其是香菇。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9184SQ90106529
公開日1991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199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1989年6月29日
發明者廣本德一 申請人:毛伊椎茸貿易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