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開花的翠菊(科普翠菊秋日的山野精靈)
2023-04-13 00:32:33 1
初秋時節爬上京郊的山野,經常會在荒坡野地看到一種成片的野花,藍紫色的「花瓣」、黃色的「花心」,在北京秋高氣爽的藍天下,它們如同印象派畫家筆下油彩畫成,色彩明豔,讓人心生喜悅。
這種野花叫做翠菊,它如同北京山野秋季菊科大軍的旗幟,從顏值和數量上都具有代表性。翠菊是菊科翠菊屬的植物,拉丁語學名為Callistephus chinensis,曾經它被納入菊科紫菀屬,後來單分出來翠菊屬,它的種加詞chinensis讓人一眼就確認了它原產中國的身份。翠菊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北方,但在四川、雲南等地也有分布,它適應性較強,從平原地區到亞高山均可看到它的身影,它在國內還有江西臘、五月菊等名稱,五月菊指它在一些生長區域在夏季即可開花,但江西卻並非它的主要產區,考慮到翠菊有著較為悠久的園藝培育史,可能在它從野生狀態馴化為園藝品種的過程中,江西曾經是重要的一環吧。
翠菊有著典型的菊科外形,我們看到的一朵翠菊其實是由數十朵單獨的花組成的頭狀花序,藍紫色「花瓣」是一系列雌性舌狀花,它們的作用其實跟花瓣類似,用以吸引授粉者的注意,野生翠菊的舌狀花往往只有一層,但經過園藝培育的則有多層的品種,顏色也較野生的更為豐富。中間黃色的「花心」則是一組兩性管狀花,這是它真正用以繁殖的部分。野生狀態下的翠菊植株較高,甚至可以長到一米左右,往往成叢生長,花期時形成花海,十分壯觀,每年秋天百花山上就會有成片的翠菊花海,成為特殊的景觀。
由於翠菊顏值出眾,且花期較長,所以很早就被喜歡菊花的中國人引入園林栽種,進入到庭院中,後世在不少明清時期文人的文字記錄中就能看到它的身影。由於交流較早,翠菊很早也就傳入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至今翠菊在日本也孕育出許多出色的園藝品種,是十分受歡迎的庭院花卉。
而翠菊從中國傳入歐洲時間也非常早,從資料上看,早在1728年就由法國傳教士從中國引種到法國,並很快傳入英國,經過近三個世紀的園藝培養,在歐洲已經有數百個品種。西方人對於這種來自東方的菊花十分喜愛,翠菊的英文名直譯為中國紫菀,這個詞Aster源自希臘文中的星星,經常用來做女孩的名字。在梵谷的油畫裡,翠菊就和唐菖蒲等花卉一起出現,而在歌德在《浮士德》中,翠菊也成了少女「愛,不愛」的愛情佔卜道具。
1980年代開始隨著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增多,像很多原產中國的植物「出口轉內銷」情況類似,各種園藝翠菊品種也大量「回流」到中國,現在除了在百花山這樣的北京山野能看到野生翠菊之外,在城市內各個公園裡從夏天到秋天都能看到很多園藝翠菊的身影。
翠菊比較適應北京的氣候條件,種植的時候注意保持足夠的光照,15-25攝氏度是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翠菊在合適的環境下生長迅速,注意充分澆水,但千萬留意不要在盆底形成積水,不乾爽的環境容易增加翠菊患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作者:魏堯
排版: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