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本殺培訓(兒童劇本殺教培新馬甲)
2023-04-13 11:41:54
兒童劇本殺培訓?作者:李 橋近日,一種新興的兒童教育娛樂方式——兒童劇本殺進入大眾視線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不少教培機構尋求轉型經營,曾經的教培名師搖身一變,當起了DM(劇本殺主持人)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目前三千多家線下劇本殺門店中,80%是教培機構轉型,10%是大學生創業,10%是成人劇本殺拓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兒童劇本殺培訓?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兒童劇本殺培訓
作者:李 橋
近日,一種新興的兒童教育娛樂方式——兒童劇本殺進入大眾視線。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不少教培機構尋求轉型經營,曾經的教培名師搖身一變,當起了DM(劇本殺主持人)。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目前三千多家線下劇本殺門店中,80%是教培機構轉型,10%是大學生創業,10%是成人劇本殺拓客。
搬走課桌,裝修成密室逃脫;授課PPT改頭換面,加點情節設計,立馬滿足補課剛需……在網上,有種聲音認為,兒童劇本殺就是披著馬甲的學科培訓。還有網友爆料,不光是劇本殺,還有奧數主題的密室逃脫,附加Python和C 編程的高端劇本殺,NPC的作用不是推動情節,而是講解試題。
應該看到,苦補課久已的慣性思維,刺激著家長敏感的神經。雖然「雙減」政策持續發力,仍有部分教培機構轉入「地下」。
教培機構和人員轉型兒童劇本殺,不失為一條出路。但路的前方,究竟是光明正道,還是披著教培馬甲,取決於經營者的思路。如果仍不斷渲染教育焦慮,刺激家長買課報班,短期擴張的生意經,也註定淪為碎一地的濾鏡。
針對教培行業,教育部多次劃紅線、立規矩,明確從嚴監管的態度。無視「雙減」規定,套上「兒童劇本殺」的馬甲,從事隱性變異的學科培訓,這不是出路。打擦邊球的違規生意,做不長久的。
當然,新事物伴生新問題,理性看待兒童劇本殺,不應一葉障目、一味否定。兒童劇本殺的興起,暗中迎合了當下孩子的特性。
如今的青少年,擁有更開闊的眼界,也面臨更多誘惑,想要激發求知的內驅力,提升閱讀、思維、表達等綜合能力,依靠生硬的知識灌輸難以見效。通過教育的創新和迭代,藉助多樣化的參與,滿足孩子的天性需求,在「玩中學、學中玩」才能真正落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些優質的兒童劇本殺劇本,能將原本枯燥的知識,融入趣味橫生的故事情節,將遊戲和知識融為一體。從這個角度看,兒童劇本殺不失為有益的教育嘗試。當然,究竟是教培新馬甲,還是求知新方式,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界定。
與此同時,兒童劇本殺成為資本眼中的風口,也滋生出另一隱憂。除教培機構外,高額利潤誘惑讓毫無教育經驗者也紛紛入局。在社交平臺搜索「兒童劇本殺」,相關筆記都在渲染新業態的「錢景」無限。加盟宣傳語也極具誘惑力——「3天營收2.8萬」「三個月帶來150萬」。品牌推廣口號也在強調該產業「輕資產、低門檻、收入高」。
「低門檻」不等於缺乏監管和暗藏風險,事關青少年的任何行業,不能做成眼中只有錢的生意。任由行業野蠻生長,粗製濫造的劇本橫行,一時火爆的兒童劇本殺,可能很快「熄火」。
今年7月,五部門發文規範劇本殺密室逃脫,為新業態長遠發展立規矩,其中明確相關監管職責,強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和保護。只有針對問題領域加強整治,從業者嚴守經營規範,綜合考慮社會價值和教育價值,將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放在首位,兒童劇本殺才有光明的結局。(李 橋)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