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間吃梨最好(早晚各吃一個梨真的好嗎)
2023-04-12 03:41:57
什麼時間吃梨最好?,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什麼時間吃梨最好?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什麼時間吃梨最好
天氣漸漸乾燥,很多人都會開始重視補水、吃秋果。每到秋季,都有很多文章為大家介紹吃梨的好處,比如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生津止渴等;還有很多文章推薦「每日早晚各吃一個梨」。早晚各吃一個梨,真的好嗎?其實和大部分的水果相比,梨並沒有十分突出的營養優勢:同樣都是含有不錯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種植物化學物。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有兩點很重要:一要「多樣」,二要「適量」。1. 吃水果要多樣要注意飲食「多樣性」,爭取每周吃的蔬菜水果至少有 10 種。尤其是非常喜歡吃梨的朋友,水果不能只吃梨。2. 吃水果要適量成年人每天建議吃 200~350 克的新鮮水果。不同品種的梨,個頭大小、單個重量差異很大。水果吃過量了,也容易有糖分過量、能量過剩的問題。關鍵是水果總量不過多也不過少,沒有必要非得每天吃幾個。3. 什麼時候吃水果不重要吃水果並沒有「一定要什麼時候吃才好」的講究。有一點倒是可以稍加注意:飯前吃水果、或者正餐中間吃水果,比飽餐一頓後再額外吃個水果,會更有利於控制熱量不超標,不容易脹腹和長胖。吃梨真的潤肺止咳嗎?梨,是含水量較高的水果,確實能夠為我們的身體補充水分,緩解因為乾燥導致的咳嗽。特別是熬梨湯喝的時候,除了梨以外,還會額外攝入大量的湯水。充足的水分,才是我們對抗乾燥的關鍵。至於「潤肺」「止咳」,目前還沒有研究發現梨有相關的功效成分。什麼人不適合吃梨?有傳言稱:體質虛寒、腹部冷痛者不宜生吃梨,因為梨「性寒」,多吃會導致腹瀉。從營養角度來看,可能是因為梨的膳食纖維,容易使腸胃較弱的人感到不適。我們在吃梨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些品種的梨,果肉中仿佛有「硬渣」,口感比較粗糙。這些硬渣是梨中的一些特殊細胞,叫做「石細胞」。石細胞,使梨與其它果蔬比較不同的是,含有更多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如纖維素、木質素,同時膳食纖維的總量也更高。這些膳食纖維會給腸道帶來一定的刺激,加強蠕動。因此,腸胃不好、容易腹瀉的朋友,如果出現吃梨後不適的現象,可以考慮少吃或者將梨加熱煮湯水之後再吃。「母梨」比「公梨」更好吃嗎?在科學上,並沒有公梨、母梨之分。果農和果商們所說的「公梨」「母梨」,其實只是按照花萼脫落與否的外形特徵,非常人為地起的俗稱,而不是生物學專業分類。花萼脫落,表現為凹陷的,通常被稱為「母梨」;花萼宿存(不脫落),表現為凸起的,通常被稱為「公梨」。梨的花萼脫落、宿存,是一種普遍現象,是由梨的品種特性決定的。比如,庫爾勒香梨的花萼通常既有脫落又有宿存;而蘋果梨的花萼只表現為宿存;鴨梨、雪花梨的花萼則只表現為脫落;還有有的梨,花萼多數宿存少數脫落、或者多數脫落少數宿存。庫爾勒香梨,是常見梨品種中唯一一種確(湊)實(巧)能通過外形差異來判斷口味的。對於庫爾勒香梨來說,「母梨」比「公梨」更好吃,可能是因為「公梨」存在更多的石細胞,導致果實吃起來有更明顯的渣子感,甜味也更淡。不過這種判斷方法對於其它品種的梨,不一定適用,口感和花萼是否脫落並沒有明顯的關係。丁香園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