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鯨:大海中最神秘的鯨魚 它和藍鯨比誰的體型更大?
2023-03-30 13:35:00 3
布氏鯨是鯨類中非常神秘的一個物種,很少被人們發現過,也很少有資料關於它的記載,布氏鯨相對於體型最大的藍鯨來說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布氏鯨的體長一般在15米左右,而藍鯨的最大的據說達到了33米,相比起來就是小鯨見大鯨了,布氏鯨有怎樣的生活習性呢?
布氏鯨的介紹:
布氏鯨,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長1尺,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鰭相對較小,背鰭突出,呈鐮刀狀,下顎頂部有兩排鯨鬚板,數量約有300個。布氏鯨是一種不經常浮在水面上的鯨魚,它的體表常附著一些浮遊生物,也是一種具有掠奪性的鯨魚。有關其活動細節、交配習慣等方面還沒有較準確的研究成果。
布氏鯨的外形特徵:
布氏鯨的體型比小布氏鯨大,性成熟體長在雄性至少達11.2米,雌性至少達11.7米。雄性最大體長14.6米,雌性15.6米。布氏鯨的外形與小布氏鯨相似。頭部背面有3條隆起的脊,自吻端向後至呼吸孔,中央1條,每側各1條。側脊位於頭背面中線與側緣之間,高約1~2cm,其後端變成淺溝。每條脊上有幾根毛,下頜前端有2列毛。體背面通常藍黑色,腹面白色或淡黃色。喉部附近有一暗藍灰色區域向側面,向後伸展至鰭肢。許多個體在腹部有1條灰色條帶橫過臍的正前方。在有些種群,身上有許多約3×7cm的白灰色橢圓形斑。背鰭高,呈鐮刀形,通常成陡角從背部升起。鰭肢窄而略尖,背面和腹面均暗藍灰色。腹褶40~70條,達到臍或臍後。上頜每側有鯨鬚板285~350塊。鯨鬚板大多暗灰色,寬約19cm,長約40cm。鬚毛粗、硬,淺灰色或褐色。
布氏鯨的生活習性:
布氏鯨在一個世紀前以一名挪威的捕鯨企業家命名的,布氏鯨屬於鬚鯨類,它們依靠嘴巴過濾海水中的魚類作為食物。據珀賴因介紹,布氏鯨並不是一種經常浮在海面上的鯨魚,它的體表經常附著著一些浮遊生物。實際上,它是一種圓滑的,具有掠奪性的鯨魚,與其它須鯨相比,它捕食移動性更強,珀賴因和他的同事是在拍攝槍魚時發現布氏鯨的,他們還拍下了這隻鯨魚難得的照片。珀賴因表示,在海底下碰到它們就像「在大霧裡見到一輛列車」,它在沒有發出任何警告的聲音下就出現在你的眼前,而你卻不知道它從那個方向而來。
布氏鯨喜歡獨自旅行或者小群出行,可以下潛到到海底1000英尺處。有關發現它的報導多出現於溫暖的赤道水域。它們可能全年都在繁殖,並使用低頻率的聲音在很長的距離內尋找同伴。據資料顯示,布氏鯨呼吸程序少但是有規律,平均是在4到7次的噴氣後,就會進行約2分鐘的潛水,最長潛水時間不超過8分鐘。它通常在高速遊水後進行躍身擊浪的動作,平均2至3次,但也有連續十幾次的記錄。
布氏鯨通常會以70到90度角躍出海面,在空中拱背後再落入海中。它的鯨鬚的形狀非常獨特,既短且寬,顏色多呈現黑色或藍黑色。它分布在熱帶、亞熱帶、部分的溫帶水域,現存數量約為90000隻。但是,有關它們的的活動細節、交配習慣以及種群數量,目前都沒有準確的研究結果。在蔚藍色的大海中,布氏鯨無疑是相當神秘的一種鯨魚。
布氏鯨大還是藍鯨大?
布氏鯨在所有的鯨類中體型並不能算是大的,一般都在十幾米左右,而藍鯨可以說是鯨類中最大的,據有記載的最大的兩頭藍鯨長度分別達到了33.6米和33.3米左右,光是舌頭上就能夠站50個人之多,心臟和小汽車差不多一樣,剛剛生下來的藍鯨幼崽就比一頭成年大象還要重,目前來說還沒有發現比藍鯨更大的鯨類,所以布氏鯨肯定要比藍鯨小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