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全是磚混為什麼會著火(高樓明明是混凝土建造的)
2023-04-15 05:32:25 2
高樓起火是現實中最危險的情況之一,因為樓層過高,很多人被困在高樓裡無法脫身,最後窒息而亡。大火過後,昔日的高樓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可是高樓大廈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些物質不可能燃燒,為何大樓起火以後會被燒成一個光架子?問題出在哪裡呢?
其實高樓大廈是鋼筋混泥土不假,但是它裡面的東西還有很多,這些東西裡面有一些就會成為高樓引火上身的罪魁禍首。而且現在的高樓建築為了通風良好,內部結構利於空氣流動,結果反而幫助了大火吞噬大樓。
2009年2月9日,央視正在施工的北配樓發生了火災,熊熊大火將正在修建的大樓吞沒。火勢迅速蔓延,差點波及旁邊的「大褲衩」。事後估計,損失高達50億元,並有多名人員受傷。
大樓想要燃燒,必須具備三個必要的條件:可燃物、燃點以及氧氣。如果我們想要把鋼筋混凝土燃燒,氧氣自然是有的,地球的空氣中含有21%的氧氣,足夠大部分燃燒的使用。
但是燃點應該怎樣達到呢?混凝土的成分接近於巖石,而巖石基本上不會燃燒,只會融化,在地球的上地幔就有熔融狀態的巖石,那裡的溫度在700到1400攝氏度,這個溫度恐怕普通火焰達不到。
鋼筋的主要成分是鐵,鐵並不是易燃金屬,如果想要用鐵燃燒,必須要用濃度極高的純氧,而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不足以發生鐵的燃燒反應,甚至都沒辦法讓它融化。這兩種物質都不是可燃物,為何高樓大廈一旦起火,整個大樓都會燃燒起來?
鐵水
高樓起火高樓起火的原因有很多,有因為電線短路的,又因為人為抽菸的,還有一些大樓下面是商業廣場,遍布很多飲食行業,裡面有廚房。總之不管什麼原因,一旦起火,對大樓來說基本都是毀滅的問題。
摩天大樓可不完全是鋼筋水泥這兩種物質組成,並且投入使用的大樓它的內部不可能是空的,裡面會充滿了物品。比如很多高樓是寫字樓,裡面有很多辦公室,辦公室裡的桌椅都是木製結構。
還有就是大樓裡的塑料製品很多,有些塑料著火以後會成為液體滴落,滴落的時候還有火焰附著在上面,起到了蔓延火勢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裡面還有人類的用具,一棟商業大樓容納的人數超過1000人,這些人攜帶的包包、衣服等物品加起來的數量也很多。
即使是正在修建的大樓,比如起火的央視大樓,裡面有很多建築材料是可燃的,建築工人們的腳手架是木製建築。而且這個時候大樓還沒有完全封蓋,空氣流動速度非常快,能讓這些材料迅速燃燒。
腳手架
摩天大樓的粘合劑不單有混凝土,還有瀝青。瀝青是石油蒸餾而得到的產物,因此它是可以燃燒的。這類物質不僅僅燃燒,還能產生有毒氣體,霎時間充滿大樓的各個角落,讓人窒息。
大樓外部也有一層隔熱層,北方的大樓還有保溫層,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大樓內部在夏天溫度過高,冬天溫度太低。隔熱層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材料,屬於有機物,本身就是可以燃燒的。
更要命的是,大樓裡面還有其他化學助燃劑。助燃劑本身是不會參與燃燒的,但是在高溫下。助燃劑會分解出氧氣等氣體,幫助燃燒過程。甚至一些助燃劑會分解出氫氣,加劇燃燒,還會引起爆炸。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有可能作為助燃劑,它們也許平時沒有什麼特別,可一旦燃燒起來,就是烈火焚樓。
高樓火勢蔓延迅速,一般一層樓著火,全部樓層都要遭殃,很多時候都不給人反應的時間。這是因為大樓在修建的時候,為了美觀、便利還有通風,設計出了類似於煙囪的結構。日常生活中煙囪的作用可不單單是排煙那麼簡單,它還兼具著將氧氣送入燃燒點的作用。
空氣的流速同氣壓成反比,越是流動速度越快,壓強就越小。煙囪內部的空氣流速比外界的空氣要快,因此煙囪內的氣壓比較小。這樣在工作的時候,外部的空氣會被「吸進」煙囪裡,然後進入火爐,讓裡面的火焰更加旺盛,這就是煙囪效應。
高樓一般都有電梯,電梯井連通了整個大樓的各個樓層。大樓在設計的過程中偏向於通風設計,這樣不至於讓樓內的人全部窒息。這些裝置平時是有益的作用,但在著火的時候就會變成「幫兇」。
大火產生的煙霧會順著電梯井或者通風管排出大樓,充當了煙囪的角色,但是後果就是,會產生煙囪效應,幫助大火更猛烈地燃燒。在這樣的加持下,火焰很快在樓層之間蔓延,接著就是整棟大樓起火。
電梯井
火場逃生高樓起火之所以危險,在於它的樓層高,裡面的人員很多。起火的時候,電梯是不能使用的,所以人們撤退的時候需要走樓梯。而樓梯恰好會形成煙囪結構,濃煙瞬間瀰漫在裡面,人們進入電梯之後,根本分不清方向,有很多甚至在逃生的路上被嗆死。
有些被困者會忙中出錯,從樓梯上滾下去,在恐懼和濃煙的籠罩中,會發生嚴重的踩踏現象。
2004年,吉林市的一棟百貨大樓發生火災,被困人員們被逼得跳樓逃命,最後有很多人死於墜樓。雖然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那樣危機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風險更大的逃生方式。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順利從高樓火災中成功脫身呢?
首先遇到高樓火災不要著急,因為越著急人的心跳速度越快,呼吸頻率也會越快,加速吸入有害的煙塵。
這個時候應該仔細觀察所處地區的緊急出口標識,這類標識採用了特殊的綠色燈光,火災剛開始的時候煙霧還不濃厚,可以看見它顯示安全出口的方向。
注意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使用電梯,因為此時大樓的線路已經受損,電梯很有可能無法運行或者運行到一半停下來,出現墜落。電梯並沒有完全密封,濃煙會從縫隙中進入電梯內,對於裡面的人來說,無處可逃。
其次就是,逃跑的時候佝僂或者匍匐前進。濃煙通常會向上竄,因此會聚集在樓層的上方,這個時候,口鼻的位置越低,吸到的氣體更少。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水打溼毛巾或者紙巾掩蓋口鼻,起到一個過濾的作用。最後如果實在逃不掉,最好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千萬不要慌亂逃跑,更不要選擇跳樓等方法。如果一定要從窗戶逃走,可以將窗簾進行捆綁,做成一根繩子順著爬下。
高樓不僅有鋼筋和混凝土,還有其他可燃的物品,那麼我們在建造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防火。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使用防火材料。防火材料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可燃,另一種是難燃。
不可燃的材料是指其本身不會被點燃,而難燃材料是本身可以燃燒,其燃點非常高,或者遠離火源後,就會出現不再繼續燃燒,難燃材料一般配合阻燃劑使用。
市面上常見的防火材料是防火板,這種防火板一般置於建築物的天花板使用,可有效隔絕一層著火全部遭殃的情況,起到阻絕火勢蔓延的效果。
其中的玻鎂防火板能夠承受1500度的高溫,外層還有專門的修飾,能夠做到美觀大氣的同時,保障安全,可謂是一舉兩得。玻鎂防火板主要安裝在出口通道、樓梯井和走廊處,作為防火天花板使用。
玻鎂防火板
最令人擔憂的是高樓裡的木質用品,尤其是辦公寫字樓,裡面有很多桌椅都是木質的,它們是易燃的物質。現代科技可以讓木頭產生防火性,那就是改變木質的結構。這就好比,木頭的主要成分是碳,而金剛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但是木頭可以被點燃,而鑽石不會。因為金剛石的碳結構與木頭的碳結構完全不一樣。
先將普通木材放入鈣、鋁等陽離子的溶液進行浸泡,然後再放入含有磷酸根和矽酸根等陰離子的溶液中浸泡。這些陰陽離子結合的產物是類似於陶瓷一樣的物質。這種陶瓷一樣的物質很快就填滿了木頭裡面的組織,整個木材的成分已經得到改變,這樣的木材不僅防火,還防止蛀蟲。
我們國家根據材料的性質將其分為了四個標準,其中A級別為不可燃材料,B類為可燃材料,根據燃燒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
B1級是難燃建築材料,能燃燒但是難起火;B2級是可燃性建築材料,這類材料遇見明火會燃燒,因此需要時候注意;B3級是易燃材料,有時可能不需要火,只是溫度達到了燃點它也會自燃。高樓應該注意自己內部的材料都屬於哪個防火級別。
很多高樓為了第一時間掐滅火焰,採取了安裝煙霧報警系統,並配備有出水設備,只要監測到某一區域的煙霧濃度超過範圍,它就會報警。這套系統與距離最近的消防隊相連,能夠第一時間報告給火警,讓他們迅速來到現場滅火。同時,噴水裝置會噴灑出水起到滅火作用。高樓內必須配備數量足夠的滅火器,並且要放置在顯眼易得的地方。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防火,高樓的防火設施也在進一步完善,現在高樓起火的概率已經下降了很多。
其實不僅僅是高樓,不管日常生活中身處哪裡,都要注意用火和防火。高樓火災造成的損失比較大,因此大家都很關注。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火災多半發生在居民樓內。起火原因最多的是使用燃氣時沒有注意安全。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火,歷史上,火給人類帶來的文明,但同時也毀滅了人類很多。
而隨著電的使用,另一種著火方式也橫空出世,那就是線路短路。日常生活中會因為長時間使用大功率用電器造成線路短路,進而引發火災。不管是燃氣起火還是線路起火,都不能直接拿水滅火,要麼使用滅火器,要麼撥打119火警電話,讓專業的消防員來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