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方案
2023-04-01 07:24:10 1
六篇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一:快樂的小廚師小班音樂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遊戲活動,有表演的興趣。
2、感受音樂的快慢,並能用相應動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小圍裙、音樂、錄音機;
2、玩過「買菜」遊戲。
三、活動過程:
(一)律動「買菜」:
1、師:繫上了小圍裙,你們是誰呀?(幼:我們是快樂的小廚師)
師:小廚師們!(哎!)挎上小籃子!(噢!)一起去買菜!(好!)
2、聽「開汽車」音樂「上菜場」。
3、律動「買菜」:
齊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場、真熱鬧,葷菜蔬菜樣樣有,紅蘿蔔、綠青菜,新鮮黃瓜擺一排;小螃蟹、大甲魚,雞鴨魚肉任你挑。(邊念邊做拍手跺腳等動作)
師:紅蘿蔔、綠青菜——妹:我要買!
師:小螃蟹、大甲魚——弟:來兩隻!師:新鮮的雞鴨魚肉——眾:我們要!齊:葷菜蔬菜買一籃,開上汽車回家嘍!
4、聽「開汽車」音樂回家。
(二)欣賞音樂「切菜」[]
1、師:你們買了什麼菜呀?(蘿蔔、青菜、魚、肉等)這麼大一塊肉,該把它切小了才能燒,怎麼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師隨慢音樂做切大肉動作。
3、幼兒隨慢音樂做切大魚、大肉動作(配上嘿—嘿—)。
4、聽快的音樂,讓幼兒進行對比:你們聽,這段音樂是在切大魚大肉嗎?是在幹什麼?
(切大魚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現在的音樂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為蔬菜比較嫩、容易切。)
5、一起聽快的音樂切蔬菜。(配上篤篤篤,篤篤篤)
6、聽快慢交替的音樂做相應的切菜動作。
(三)結束部分:複習歌表演「辦家家」。
篇二:撓痒痒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背景
「撓痒痒」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遊戲。我們都知道撓痒痒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痒痒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痒痒」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像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痒痒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鬆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遊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痒痒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痒痒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裡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麼遊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幹什麼呀?(給大樹爺爺撓痒痒)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麼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痒痒的遊戲,你們會撓痒痒嗎?撓哪些地方會痒痒?(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痒痒)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痒痒,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痒痒。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痒痒,在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痒痒真開心,這裡還有一首撓痒痒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範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痒痒」,唱得是誰給誰撓痒痒?(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痒痒)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隻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裡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痒痒嘍!(範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痒痒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痒痒,好嗎?
(評析:手指遊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形式,教師範唱和示範性的手指遊戲,將幼兒帶入一個遊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願望。)
(4)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痒痒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痒痒動作)
(評析:手指遊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痒痒的手指遊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覆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鬆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遊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痒痒,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願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遊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遊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遊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遊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遊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鬆愉悅地心理環境和遊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遊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遊戲和情境表演遊戲。尤其是手指遊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鬆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於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痒痒」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幼兒的學習即遊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於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痒痒體現一個「趣」字,手指遊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遊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鬆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遊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願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遊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篇三:夏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譁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活動準備:
1、初步了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導入
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床——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譁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譁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好X X X和X X X的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篇四:《袋鼠》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反覆感受,初步掌握音樂和動作的關係,音樂和角色形象的關係。
2、會聽音樂做遊戲,體驗角色遊戲的快樂,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袋鼠圖片(大、小各一個)、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
A:1313∣5 —∣5353∣ 1—‖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1234∣5— ∣ 5432∣ 1 —‖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貓怎樣叫呀?喵嗚喵嗚喵嗚!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貓怎樣叫呀?喵 嗚喵 嗚喵嗚!
2、聽音樂遊戲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快樂的自由遊戲。
B——低沉緩慢的旋律:
幼兒扮演的各種小動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動。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恢復快樂的自由遊戲狀態。
3、出示袋鼠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小朋友的歌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袋鼠)
「還有誰來啦?」(袋鼠乖乖)
4、引導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袋鼠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錄音磁帶的背景音樂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問好,說明自己的來意。
「我知道今天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我和我的乖乖也想來玩一玩,你們歡迎我們嗎?」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幼兒向袋鼠問好)
(2)老師以袋鼠的身份範唱歌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媽媽和她的乖乖還準備了見面禮呢?這個禮物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你想聽嗎?」
(3)提問歌曲內容,幼兒泛說
「歌曲裡唱了些了什麼?」
(4)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裡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說的那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5)教師提問,教師用歌句總結回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A:袋鼠媽媽有個什麼?
B:袋袋裡面裝著什麼?
C:媽媽和乖乖怎樣?
(6)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2、歌表演
(1)激發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喲,何老師也想來做一次袋鼠媽媽,可是誰來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雙手抱住老師的脖子,雙腿環繞於老師的腰部)
(3)引導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如親吻等動作)
3、親子遊戲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邀請你們一起遊戲,請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遊戲的時候,何老師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教師彈出低沉緩慢的旋律即聽音樂遊戲的旋律B)
「大灰狼來了怎麼辦?」(蹲下不能動,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
5、完整遊戲——辨別不同的音樂並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仔細聽音樂旋律,大灰狼來了,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動」
A:歌曲《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B:低沉緩慢的旋律——家長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回復《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帶幼兒去室外遊戲——活動結束
「太陽公公也想和我們一起做這個遊戲,我們去太陽公公那吧。」
篇五:母鴨帶小鴨小班音樂創編教案
活動目的
1、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並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重點和難點
1、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2、引導幼兒根據旋律唱成歌曲。
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動物錄音帶皺紙
活動流程
律動進場——集體舞——學編歌曲——集體律動——退場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鳥飛》進場
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
二、集體舞蹈:歡樂舞
有那麼多小動物歡迎我們,看看有些誰?你們開心嗎?一起來跳個歡樂舞!
三、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
(一)、聽(呷嘎嘎、呷嘎嘎)母鴨帶著小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集體唱一遍歌曲《母鴨帶小鴨》講評(分強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學編歌曲
動物園裡會唱歌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中來唱。待一會在你們編得時候先講你編得小動物是誰?它是怎麼唱歌的?它會幹什麼?
1、幼兒示範編(請一幼兒講講想給誰編?它怎麼叫?會幹些什麼?然後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歌曲(5—6組幼兒)。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歌詞,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集體律動
引導幼兒每人唱自己編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五、《走路》退場
動物園裡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到別處去看看。
篇六:《誰餓了》小班音樂教案
音樂活動:《誰餓了》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嘗試創編簡單的歌詞並進行演唱,培養初步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
小貓、小兔、小猴、小雞等木偶各一隻。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入場。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走路呢?我們一起來學它們好嗎?
2、組織幼兒練聲。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貓怎麼叫嗎?我們來學學小貓叫。老師還要問你們其它小動物是怎麼叫的,不過你們要唱著告訴我行嗎?
3、出示木偶小貓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一隻大貓出來了)它怎麼了?(肚子餓得咕咕叫)你們猜它看見誰了,那麼高興?(看見了小老鼠)大貓將老鼠怎麼了?(啊嗚,啊嗚吃完了)
4、師範唱歌曲。小朋友,老師唱一首歌給你們聽,你們注意聽唱了誰?它怎麼了?看見什麼?結果怎麼樣?
5、幼兒討論。剛才聽到老師唱什麼?
6、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唱《誰餓了》這首歌,你覺得它餓了會有什麼表情呢?
7、出示木偶(小兔、小猴、小雞)引導幼兒創編歌詞並演唱。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還有誰餓了?怎麼唱呢?
8、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編。小朋友,你們想想,還可以創編哪些小動物餓了?怎麼唱呢?
9、活動結束。
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來模仿這些小動物邊唱邊表演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