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2023-04-01 16:58:34 2

  歷朝歷代帝王貴胄們既希望陵寢恢宏壯麗,又希望能夠不被盜掘,高大的封土成了防止盜掘的重要屏障,明清兩代皇帝陵墓,都把盛放帝王棺槨及殉葬品的墓室建在如山般高聳的封土下方;而西夏陵的陵臺,卻不是位於墓室的正上方,而是位於墓室以北10米處,根本起不到封土的作用。

  另外,西夏王陵墓道的入口設置在獻殿內部,這也是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隱藏墓道的走向是帝王陵墓營造時最為隱秘的工作之一,明代萬曆皇帝定陵墓道入口設置在寶城的側面,令人難以察覺,20世紀50年代發掘時曾讓考古人員苦思冥想,大費周折。而西夏的皇帝們似乎並不擔心這一點,除了墓道入口直接設置在獻殿以外,西夏帝陵的獻殿至陵臺之間有一條突起於地面之上的魚脊梁封土,墓道就埋藏在封土下方。

  考古發掘顯示,和奢華的唐宋帝陵相比,西夏陵的墓室要「簡樸」得多,為位於中央的主室和左右耳室構成的三室土洞式結構,陪葬品也相對較少。

  考古研究

  發現始末

  1972年6月,蘭州軍區某部正在寧夏賀蘭山下修築一個小型軍用飛機場。十幾天之後,幾個戰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時候,意外的挖出了十幾件古老的陶製品。它們當中有幾個破碎的陶罐,還有一些形狀較為規則的方磚。部隊首長看過後,命令戰士們立即停止工程挖掘,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寧夏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的考古人員來到距離銀川市40公裡的工程現場,對現場的保護做了必要的安排,同時開始進行搶救性挖掘。墓室中發現了一些武士像等巧奪天工的工筆壁畫,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藝品及方磚等陶製品,方磚之上布滿了一個個方塊文字及花紋,經過考古人員仔細的研究和測定,認為這是一個古代西夏時期的陵墓。考古人員在這裡時共發現有高大墓冢的陵墓15座,並按調查順序進行了首次編號,終於認定這些雄偉的建築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考古人員對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共清理了一座帝王陵、四座陪葬墓、四個碑亭及一個獻殿遺址。考古工作者對陵區進行了多次全面系統的調查與測繪調查,不斷發現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發現的陵墓由15座增加到70多座,後又增加到近百座、二百餘座,截至1999年共發現帝陵9座、陪葬墓253座,其規模與河南鞏縣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當。專家證實,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和由於賀蘭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並不在少數,因此其真實數量應當更多。東西5公裡,南北10多公裡,總面積50多平方公裡,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園在中國實屬罕見。在精確的坐標圖上,人們還驚奇地發現,九座帝王陵組成一個北鬥星圖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考古工作者從中發現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遊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各類銅器、陶棋子等文物。這當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這些文物的發現為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2000年4月 結束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活動,西夏王陵的調查與發掘以其具有的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榜上有名。

  出土文物

  在三號陵的外圍發掘中,除筒瓦、石像生殘塊等建築構件外,還有銅鐸、銅帶扣、銅獸面飾和銅節約各1件。

  在六號陵的中室,發現遺物有鋼針、帶環鐵釘、鋼泡飾、銅甲片和瓷片等;配室中發現零散的銅甲片、銅泡飾、銅鈴、瓷片、竹雕、盔形鐵揣和繞金銀飾等。由於六號陵早年經過大規模盜掘,後期也遭到了盜擾,出土遺物不多,位置紊亂,但這些遺物都是首次出土。

  在第177號陪葬墓的墓室中,出土有鎏金銅牛、鐵狗等金屬製品,還有石馬等石雕。在第78號陪葬墓中,出土有石狗等石雕。在第182號陪葬墓中,發現開元通寶、樣符通寶、天聖元寶、皇宋通寶、熙寧通寶等錢幣。墓室內還發現綠釉罐和白瓷碗殘片,殘碎銅片、銅塊,殘斷銀絲、銀帽鐵釘等。

  在陵邑遺址第二部分中,共出土建築構件、瓷器、陶器、泥塑、石刻及銅、鐵器等編號文物近300件。,其中出土白瓷瓶1件(經過復原),白瓷缽1件(經過復原),白瓷高足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平底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小碗數件,白瓷盆1件,青釉牡丹紋碗多片殘片,青釉葵紋碗1件(經過復原),灰釉碗殘片數件,醬釉小盤1件,泥塑碎塊若干,石碑殘塊若干。

  研究保護

  1972年起,寧夏考古研究機構對西夏王陵進行了一系列考古發掘,其中包括七號陵及六號陵地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六號陵地宮被回填。由於回填土未夯實,使回填土因雨水浸泡下陷形成了一個大的積水坑,雨水連年浸泡使墓室和墓道均出現了坍塌。

  1988年1月13日,西夏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1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沒有確切證據支持除七號陵之外其他帝陵的歸屬問題的情況下,西夏王陵景區根據部分考古學家的推測,直接以昭穆次序依次將一號陵至九號陵分別定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莊陵、康陵,並圍繞三號陵「泰陵」建立了景區的主要設施。

  1998年9月23日,西夏博物館在西夏陵區內東側建成,以展示西夏陵區出土文物及介紹西夏歷史概況為主要內容,自2011年來全年開館。

  1999年10月下旬,朱鎔基總理視察西夏陵,對開放的三號陵園文物保護和旅遊設施建設表示了特別關注,經國家計委撥出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三號陵園的搶救保護和環境整治。為貫徹朱鎔基總理指示精神,落實國家文物局批准的《西夏陵文物保護總體規劃》。

  2000年,中國撥專款1000萬元對三號陵進行清理髮掘和保護。2000年7月,應自治區領導邀請,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文保司司長楊志軍率領下,宿白、謝辰生、徐蘋芳、黃景略、張忠培、蔣忠義、吳家安、付清遠10人組成的專家組,來銀川審議西夏《3號陵園建築遺存加固維修設計方案》和《3號陵園建築遺存清理髮掘計劃》,國家文物局委託敦煌研究院負責實施加固維修工程,寧夏考古所負責發掘清理工作,並組成加固維修隊伍和考古隊伍,籤訂工作協議,由自治區與銀川市文物管理部門主持進行施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委派蔣忠義到現場指導清理考古發掘工作、付清遠指導加固維修工程。

  2000年8月,兩項工程同時開工,之後完成清理考古發掘報告和加固維修工程報告,並以此作為示範,在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再計劃安排其它陵墓的搶救考古清理和加固維修等保護工作,落實《西夏陵保護規劃》中確定搶救保護任務,達到規劃中的理想目標。此本考古發掘報告,就是規劃中的一項工作成果。

  三號陵園是用探方法進行考古發掘,月城和陵城採取統一布方,第一個探方坐標點設定在月城的東南角,探方號採用四位數,其前兩位為探方的縱坐標(從南向北),後兩位數為探方的橫坐標(從東向西),如T0101即設定東南角的第一個探方,從東向西的第16探方,編為T0116。每個探方面積為10X10 米,方向為150度,與陵園方向一致,探方邊與陵城牆走向基本一致,這樣發掘的範圍和遺蹟都很方整一致。另外對分散的單體建築,如四個角臺、兩個闕臺、兩個碑亭,由於離月城和陵城的探方網較遠,只好按遺址單獨布方編號,其中東西碑亭是以前發掘的,探方號仍沿用以前的編號,即T1~T10。

  2003年5月19日,位於保護區範圍內的84號陪葬墓被寧夏平吉堡農場的職工用推土機推平,遭受嚴重破壞,已經無法恢復原貌。當地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當即對施工負責人和司機共3人進行刑事拘留。

  2006年,西夏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同年,由於長時間風化,西夏陵出現大面積坍塌危險,中國加大了對西夏王陵的保護力度。

  200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通過了敦煌研究院設計的《西夏陵六號陵搶救性保護工程施工方案》,並著手對六號陵施以保護措施。一號、二號、四號陵開通馬車旅遊線路。2012年,西夏王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西夏王陵景區將位於陵區最南端的一號、二號陵遺址完全對外開放。

  所獲榮譽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開發建設

  1998年以來,管理處先後組織舉辦了「西夏陵之夜」大型文化活動,與中央電視臺、區市臺聯合拍攝專題片《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西夏王朝》,與廣東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聯合拍攝「神秘的西夏陵」,面向海外發行。與澳門日報社聯合推出了「悠悠西夏何處尋」專題報導,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青年報》、《廣州日報》、《深圳晚報》等多家國內大刊物通版介紹西夏陵,很好的宣傳了銀川、宣傳了寧夏。

  組織、接待蘭州軍區12000多名官兵和六萬餘名大中專學生上陵參觀,讓廣大官兵和在校學生更好地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寧夏軍區特警團和多所大中院校已將西夏陵確定為教育基地,每年定期來陵參觀學習;實行對離休幹部、高齡老人、傷殘人士、教師、學生免票辦法。

  為了普及西夏歷史知識,管理處與銀川市教委、銀川西夏釀酒總廠於1999年11月-12月聯合舉辦了「西夏貢酒杯」西夏歷史知識有獎競賽活動,區內外近4萬人參加了答題活動,此次活動被列入「寧夏文博事業發展紀事」。

  1987年-2004年西夏陵先後接待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乾等。先後接待了國內27個省區及歐、美、亞洲等25個國家和地區遊客達150萬人,是前10年總和的10倍。

  旅遊信息

  門票

  75元/人,:包括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三號陵實地、雙陵(一二號陵)遺址。往返電瓶車票20元。學生、現役軍人門票半價。

  交通

  1.市區可以先乘2路、4路、18路公交車到新市區,然後包車前去。包車價格為面的30元。銀川旅遊汽車站(北門汽車站)每天有車發往西夏王陵(冬季、夏季無班車),發車時間為8:30、9:30,返回時間為13:30、15:30,票價9元/人,行程約70分鐘。

  2.銀川市區南門汽車站、北門旅遊汽車站及南關清真寺均有發往西夏王陵的旅遊班車,票價8元左右,但間隔較長,視客流而定,在1至2小時之間。

  3.自駕車較為方便,由市區內北京路向西到頭,丁字路口向南拐上110國道,直行10公裡路西即到,景區設有面積很大的停車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