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鎖抗風撐擋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6:01:11
專利名稱:自鎖抗風撐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窗配件,特別涉及一種自鎖抗風撐檔。
抗風撐檔廣泛地應用於塑鋼窗、鋼窗、鋁合金窗和彩板窗等開啟後的固定。原使用的抗風撐檔通常包括撐檔杆和支座,它們一般由50%的黑色金屬、35%的鋅合金和15%的銅熔融後澆鑄而成。其中黑色金屬和鋅合金涉及到風撐表面的腐蝕問題,用傳統的電鍍或油漆也不能根本解決;而銅材是緊缺物質,成本又高。此外,為便於套接,撐檔杆杆體上的定位孔與支座上的定位柱之間的配合通常是鬆動配合,這樣,在風力的作用下,會使撐檔杆衝擊定位柱;日長時久,就會在較薄弱的撐檔杆杆體的定位孔處產生裂縫,直至斷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鎖抗風撐檔,它不僅耐腐蝕,而且具有自鎖能力,從而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此外,它成本低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鎖抗風撐檔,包括一在杆體上具有若干定位孔的撐檔杆,以及一具有一定位柱的支座。所述撐檔杆和支座均由高分子聚碳酸酯製成。所述支座的定位柱由一體形成的、同軸線的一在下的截頭圓錐形軸座和一在上的圓柱形導入軸形成,且導入軸直徑小於或等於錐形軸座小端直徑。所述撐檔杆在杆體的各定位孔下方有一體形成的、帶有與所述定位孔同軸線的截頭圓錐形孔的中空體,其中,所述定位孔可與定位柱的導入軸鬆動配合,而所述錐形孔可與定位柱的錐形軸座緊配合。
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鎖抗風撐檔和傳統的抗風撐檔在下述試驗條件下進行試驗(1)常規1.5×0.6米2門窗胎架臺,(2)使用10公斤/米負重自由落體,(3)衝擊開啟90度的窗扇外側。試驗結果表明,傳統的鋅合金撐檔衝擊600次時斷裂,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鎖抗風撐檔衝擊1000次尚未斷裂。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於使用高分子聚碳酸酯材料,徹底解決了風撐的防腐問題;由於撐檔杆杆體上的錐形孔與支座的定位柱上的錐形軸座緊配合,因而具有自鎖能力,且在風力作用下,不會晃動,不會造成撐檔杆與支座之間的衝擊運動,從而延長了使用壽命。此外,目前聚碳酸酯的價格雖是鋅合金的2.2倍,但其重量僅為鋅合金的六分之一,故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支座的正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撐檔杆的俯視圖;圖3是圖2所示撐檔杆的局部仰視圖;圖4是沿圖3中的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撐檔杆杆體和支座套接狀態圖。
參看
圖1,這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鎖抗風撐檔中的支座4的正視圖,它包括帶有兩固定孔1的固定板2,以及一定位柱3。通常,利用兩穿過固定孔1的螺絲或鉚釘(未畫出)將支座4固定在窗框架上。定位柱3由一在下方的截頭圓錐形軸座5和一在上的圓柱形導入軸6組成,它們是同軸線的,且是一體形成的。其中導入軸6的直徑小於或等於錐形軸座5小端(圖中的上端)的直徑,且導入軸6的頂端最好是球面狀的。
參看圖2—4,撐檔杆7包括固定板8和杆體9,杆體9與固定板8可樞轉地連接。通常,撐檔杆7通過固定板8與可活動啟閉的窗框連接。杆體9上有若干定位孔10,在各定位孔10的下方有一體形成的中空體11,而中孔體11中有與定位孔10同軸線的截頭圓錐形孔12。
參看圖5,這是撐檔杆杆體和支座套接時的狀態。從圖中可看出,杆體的定位孔10與定位柱的導入軸6配合,且定位孔10的直徑略大於定位柱的導入軸6的直徑,從而它們之間一般形成鬆動配合。而定位孔10下方的錐形孔12與定位柱的錐形軸座5配合,且錐形孔12的錐度與錐形軸座的錐度基本相同,因此它們之間一般形成緊配合。
所述撐檔杆9和支座4均由高分子聚碳酸酯材料或其它類似的工程塑料製成。
所有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和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自鎖抗風撐檔,包括一在杆體上具有諸定位孔的撐檔杆,以及一具有一定位柱的支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撐檔杆和支座均由高分子聚碳酸酯製成;所述支座的定位柱由一體形成的、同軸線的一在下的截頭圓錐形軸座和一在上的圓柱形導入軸組成,且導入軸直徑小於或等於錐形軸座小端直徑;而所述撐檔杆在杆體的各定位孔下方有一體形成的、帶有與所述定位孔同軸線的截頭圓錐形孔的中空體,其中,所述定位孔可與定位柱的導入軸鬆動配合,而所述錐形孔可與定位柱的錐形軸座緊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自鎖抗風撐擋,包括一撐擋杆和一支座,它們均由高分子聚碳酸酯製成。支座的定位柱由一體形成的、同軸線的、一在下的截頭圓錐形軸座和一在上的圓柱形導入軸組成。撐擋杆在杆體的各定位孔下方有一體形成的、帶有與所述定位孔同軸線的截頭圓錐形孔的中空體。其中,杆體上的定位孔可與定位柱上的導入軸鬆動配合,而杆體上的錐形孔可與定位柱上的錐形軸座緊配合。這種抗風撐擋耐腐蝕,具有自鎖能力,從而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此外,它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E05C17/00GK2244075SQ9524480
公開日1997年1月1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29日
發明者陳根寶 申請人:陳根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