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50個新建地鐵城市(全國40座地鐵城市)
2023-06-21 04:50:25 1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擁有地鐵的城市總共有40個,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瀋陽、成都、佛山、重慶、西安、蘇州、昆明、杭州、武漢、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大連、青島、南昌、福州、東莞、南寧、合肥、石家莊、長春、貴陽、廈門、烏魯木齊、濟南、蘭州、常州、徐州、呼和浩特、太原、洛陽、紹興。(這是截止到2021年6月份的數據,不包括「市域鐵路」和「有軌電車」等類型城市)
也就是說全國663個市級城市僅有40個城市建設了地鐵,可見一座城市想要建地鐵的條件是有多嚴苛,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設地鐵必須符合四大條件。
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
2、城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3、城市總人口超過700萬,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4、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每小時3萬人以上。
從城市常住人口這塊的門檻就已經讓許多城市很難符合要求,更別說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條件。即使符合要求,地鐵也不能盲目建設,還是要根據當地的人口密度以及經濟發展水平來決定,畢竟地鐵建設本身就投入資金龐大,再加上是公共運輸設施,這是利民工程,票價不可能太高,正式運營之後還需要政府的補貼,想要回本的話還是有難度的。
目前在運營的40座城市的地鐵,據2020年的營收數據顯示,排名前五的盈利情況如下:
5、寧波 淨利潤7.96億
4、成都 淨利潤14.76億
3、武漢 淨利潤16.7億
2、北京 淨利潤31.6億
1、深圳 淨利潤111億
也就是說深圳一家的盈利收入就等於其它城市的盈利收入的總和,這些盈利的城市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票價收入只佔比小部分,大部分收入都是靠沿線房地產開發、投資創收以及招商廣告等收入,而其中深圳這部分的收入佔比超過70%,這也讓深圳地鐵成為最賺錢的地鐵。
開通地鐵的大部分城市,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扶持的話,都會面臨虧本運營的狀態,其中杭州是虧損最嚴重的城市,2020年虧損11.62億,其它城市的地鐵運營也基本在保平的狀態。
地鐵作為一座大城市不可或缺的標配交通軌道,同時也是城市對外輸出的名片,地鐵的便捷不單單是解決一座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方便於群眾的出行,同時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智能化方面也越來越完善,地鐵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現代化程度的標誌,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城市明知虧損還不遺餘力建設地鐵的原因。
而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的2021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將在10月9日到11日在中國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將會帶來軌道交通的新產品和技術,展現智慧城軌落地成果。
通過這些成果,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地鐵不再是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還將會是智能生活工具,隨著人工智慧、5G技術、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將會運用到軌道交通上,讓坐地鐵的老百姓就像在家裡一樣舒適,不僅通訊信號順暢,而且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不但可以跟朋友無延遲地進行視頻聊天玩遊戲,甚至還可以在出行的過程中進行辦公完成任務,讓老百姓在出行的過程中也不耽誤生活和工作,智能升級後的軌道交通將會給群眾的出行帶來更好的體驗。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關注點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