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08:02:51 2
專利名稱: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回收裝置,主要應用於多罐(3個以上)正壓氣體輸送系 統。
背景技術:
高爐噴煤是利用噴吹罐內正壓將煤粉連續向高爐輸送,該工藝中通常由2個(含) 以上噴吹罐交替作業,以保證向高爐噴煤的連續性。每個噴吹罐有「裝料」、「充壓」、「噴吹」、 「卸壓」等4個基本工作狀態,噴吹罐在「噴吹」作業結束後,對噴吹罐進行「卸壓」操作,將 噴吹罐內的高壓氮氣放散排空,以便於噴吹罐進行「裝料」操作,在「裝料」操作完成後,再對 噴吹罐進行「充壓」操作。現有噴煤系統,噴吹罐在「噴吹」作業結束後,其內部的高壓氮氣 通過布袋過濾所挾帶的煤粉後,會被直接排入大氣;因噴吹罐內的高壓氮氣直接放散排空, 沒有加以回收利用,浪費了資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該 氣體回收裝置能將噴吹罐在噴吹作業結束後,回收噴吹罐內的部分氣體。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 體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第三回收管、第一回收閥、第二回 收閥、第三回收閥;第一回收管的一端與設置在第一噴吹罐上的第一卸壓管相連通,並且第 一回收管直接由第一卸壓管與第一噴吹罐相連通,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 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通,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回收閥;第二回收管的另一端與 設置在第二噴吹罐上的第二卸壓管相連通,並且第二回收管直接由第二卸壓管與第二噴吹 罐相連通,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二回收閥;第三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三噴吹罐上的 第三卸壓管相連通,並且第三回收管直接由第三卸壓管與第三噴吹罐相連通,第三回收管 上設有第三回收閥。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限流孔板、第一軟連接管;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二限流孔 板、第二軟連接管;第三回收管上設有第三限流孔板、第三軟連接管。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接的連接 處連接有排氣管,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測壓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卸壓」操作的噴吹罐通過氣體回收裝置與準備「充 壓」操作的噴吹罐相連接,將「卸壓」的噴吹罐內的氮氣通過氣體回收裝置排放入準備「充 壓」操作的噴吹罐內,達到回收卸壓氮氣的目的,回收氮氣量可達到總排放量的10 30%。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氣體回收裝置可以回收部分排放氮氣,達到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的 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第一噴吹罐,2-第一卸壓管,3-第一卸壓閥,4-第一回收閥,5-第 一限流孔板,6-第一軟連接管,7-第二噴吹罐,8-第二卸壓管,9-第二卸壓閥,10-第二回 收閥,11-第二限流孔板,12-第二軟連接管,13-第三噴吹罐,14-第三卸壓管,15-第三卸 壓閥,16-第三回收閥,17-第三限流孔板,18-第三軟連接管,19-排氣閥,20-測壓裝置, 21-第一裝料閥,22-第二裝料閥,23-第三裝料閥,24-第一充壓閥,25-第二充壓閥,26-第 三充壓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它包括第一回收管、第 二回收管、第三回收管、第一回收閥4、第一限流孔板5、第一軟連接管6、第二回收閥10、第 二限流孔板11、第二軟連接管12、第三回收閥16、第三限流孔板17、第三軟連接管18、排氣 閥19、測壓裝置20、排氣管;第一回收管的一端與設置在第一噴吹罐1上的第一卸壓管2相 連通,並且第一回收管直接由第一卸壓管2與第一噴吹罐1相連通,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 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通,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回收閥4、第一 限流孔板5、第一軟連接管6 ;第二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二噴吹罐7上的第二卸壓管 8相連通,並且第二回收管直接由第二卸壓管與第二噴吹罐7相連通,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 二回收閥10、第二限流孔板11、第二軟連接管12 ;第三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三噴吹 罐13上的第三卸壓管14相連通,並且第三回收管直接由第三卸壓管與第三噴吹罐13相連 通,第三回收管上設有第三回收閥16、第三限流孔板17、第三軟連接管18。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接的連接 處(採用四通管相連)連接有排氣管,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19、測壓裝置20(如測壓表)。對現有的多罐(為3個例)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描述第一噴吹罐1的頂部設有 第一卸壓管2、第一裝料管,第一卸壓管2上設有第一卸壓閥3,第一裝料管上設有第一裝料 閥21,第一噴吹罐1的下部設有第一充壓氣體(如氮氣)管,第一充壓氣體管上設有第一 充壓閥24 ;第二噴吹罐7的頂部設有第二卸壓管8、第二裝料管,第二卸壓管8上設有第二 卸壓閥9,第二裝料管上設有第二裝料閥22,第二噴吹罐7的下部設有第二充壓氣體(如氮 氣)管,第二充壓氣體管上設有第一充壓閥25 ;第三噴吹罐13的頂部設有第三卸壓管14、 第三裝料管,第三卸壓管14上設有第三卸壓閥15,第三裝料管上設有第三裝料閥23,第三 噴吹罐13的下部設有第三充壓氣體(如氮氣)管,第三充壓氣體管上設有第三充壓閥26。 現有的工藝(即不採用氮氣回收方法)說明第一噴吹罐1 「噴吹」作業結束後,第二噴吹 罐7開始「噴吹」作業,第一噴吹罐1進入「卸壓」作業,開啟第一噴吹罐1的第一卸壓閥3 ; 將第一噴吹罐1內剩餘氮氣放散後,開啟第一噴吹罐1的第一裝料閥21裝料,裝至設定值 後,關閉第一噴吹罐1的第一裝料閥21,等待一段時間後,充至設定壓力準備噴吹。當第二 噴吹罐7 「噴吹」作業結束後,處於充壓後等待噴吹階段的第三噴吹罐13開始「噴吹」作業。本實用新型的描述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方法第一噴吹罐 1 「噴吹」作業結束後,第二噴吹罐7開始「噴吹」作業,第一噴吹罐1進入「回收(卸壓)」作業,開啟第一回收閥4 ;第三噴吹罐13 「裝料」作業結束開始「回收(充壓)」作業,開啟 第三回收閥16。當第一噴吹罐1與第三噴吹罐13的壓差達到設定值後,關第三回收閥16, 開啟第一卸壓閥3,將第一噴吹罐1內剩餘氮氣放散後關閉第一回收閥4,開啟第一裝料閥 21裝料;開啟第三充壓閥26繼續充壓,達到設定壓力後關閉第三充壓閥等待噴吹。
權利要求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第三回收管、第一回收閥(4)、第二回收閥(10)、第三回收閥(16);第一回收管的一端與設置在第一噴吹罐(1)上的第一卸壓管(2)相連通,並且第一回收管直接由第一卸壓管(2)與第一噴吹罐(1)相連通,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通,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回收閥(4);第二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二噴吹罐(7)上的第二卸壓管(8)相連通,並且第二回收管直接由第二卸壓管與第二噴吹罐(7)相連通,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二回收閥(10);第三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三噴吹罐(13)上的第三卸壓管(14)相連通,並且第三回收管直接由第三卸壓管與第三噴吹罐(13)相連通,第三回收管上設有第三回收閥(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 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限流孔板(5)、第一軟連接管(6);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二限流孔板 (11)、第二軟連接管(12);第三回收管上設有第三限流孔板(17)、第三軟連接管(1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 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接的連接處連接有 排氣管,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19)、測壓裝置(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回收裝置,主要應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用於多罐正壓氣體輸送系統的氣體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第三回收管、第一回收閥、第二回收閥、第三回收閥;第一回收管的一端與設置在第一噴吹罐上的第一卸壓管相連通,第一回收管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回收管的一端、第三回收管的一端相連通,第一回收管上設有第一回收閥;第二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二噴吹罐上的第二卸壓管相連通,第二回收管上設有第二回收閥;第三回收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第三噴吹罐上的第三卸壓管相連通,第三回收管上設有第三回收閥。該氣體回收裝置能將噴吹罐在噴吹作業結束後,回收噴吹罐內的部分氣體。
文檔編號B65G53/34GK201580810SQ200920289430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
發明者周少豐, 湯楚雄, 閆朝付, 阮建波 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