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對丐幫的描寫(金庸武俠小說中)
2023-06-16 08:14:09 4
丐幫是中國民間社會的幫會組織之一。縱觀歷史,幫會的最鼎盛時期在清朝和民國。而我們今天大多數人對丐幫的認知,主要來自於金庸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裡寫到丐幫,最早並不始於金庸。丐幫在現代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平江不肖生創作於1923年的《江湖奇俠傳》中就出現了,而金庸則將丐幫塑造成為了武俠世界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是,在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中,丐幫在江湖中的地位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下面我們就看看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丐幫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
一、丐幫的出現
在金庸的武俠處女作《書劍恩仇錄》中,並沒有出現「丐幫」一詞。「丐幫」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碧血劍》的第十五回「纖纖出鐵手 嬌嬌舞金蛇」中,程青竹道:「我們青竹幫跟江南江北的丐幫,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不過這裡所說的,其實是雲南五毒教的錦衣毒丐,並非丐幫中人。
二、丐幫的全盛期
在《射鵰英雄傳》中,丐幫開始作為江湖第一大幫派橫空出世。小說第七回「比武招親」,打扮成乞丐的黃蓉戲弄侯通海,侯的師兄彭連虎說:「難道這小子是丐幫中的?」隨後又說「丐幫是當時江湖上第一幫會,幫中上下各個都是乞丐」。
後來黃蓉巧遇洪七公,由洪七公對丐幫進行了詳盡的介紹:
組織構成:人員全由乞丐組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錢的財主是一幫,搶人錢財的綠林盜賊是一幫,我們乞討殘羹冷飯的叫化子也是一幫。」階級立場。丐幫是乞丐藉以對抗壓迫的產物。「我們要飯的受人欺,被狗咬,不結成一夥,還有活命的份兒麼?」幫派勢力。丐幫打破南北分治的地理和政治界限,成為天下第一大幫。「『北邊的百姓眼下暫且歸金國管,南邊的百姓歸大宋皇帝管,可是天下的叫化兒啊……』黃蓉搶著道:『不論南北,都歸你老人家管。』」此時丐幫不僅聲勢浩大,而且是正義的代表。丐幫的最正面形象,出現在第四十回「華山論劍」中,華山頂上洪七公出戰裘千仞,自述「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易卜生說過:偉大的事業,需要決心,能力,組織和責任感。而到了《神鵰俠侶》中,丐幫已經成為鎮守襄陽城的重要力量。丐幫在正義的基礎上就多加了一層愛國的意義。
三、丐幫的衰落
在《倚天屠龍記》和《天龍八部》中,丐幫的宗旨依然是為國為民、鋤強扶弱。但是有一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那就是:幫主之位可以被不義之人篡奪,而丐幫也可能會因此墮落。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和《神鵰俠侶》中的霍都都曾短暫地竊取過打狗棍,意圖篡奪丐幫幫主之位,但最終均未得逞。
在《倚天屠龍記》中,丐幫四大長老之首的八臂神劍方東白投靠了元朝,化名「阿大」。丐幫則與巨鯨幫等一起攻上光明頂,討伐明教。丐幫幫主假史火龍乃是癩頭黿劉敖假扮的,受成昆及陳友諒控制。後來還是神鵰俠侶的後人揭破真相,幫助真史火龍之女史紅石重掌幫主之位。
《天龍八部》中丐幫的衰落悲劇就更為徹底了。幫主喬峰武藝高強,為人正直俠義,卻被丐幫的長老罷免驅逐。丐幫後來由遊坦之掌管,而他為了救阿紫不惜拜星宿老怪丁春秋為師,徹底敗壞了丐幫的名聲。
四、丐幫的消失
在《笑傲江湖》中,丐幫已經變得無關緊要,在故事的發展中可以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丐幫在《笑傲江湖》中第一次現身,是在劉正風金盆洗手的儀式上:「將近午時,五六百位遠客流水般湧到。丐幫副幫主張金鰲……等人先後到來。」到了就席之時,「無人肯坐首席,居中那張太師椅便任其空著。左首是年壽最高的六合門夏老拳師,右首是丐幫副幫主張金鰲。張金鰲本人雖無驚人藝業,但丐幫是江湖上第一大幫,丐幫幫主解風武功及名望均高,人人都敬他三分」。僅此兩處。
丐幫第二次現身,是在令狐衝率群豪前往少林寺搭救任盈盈不成隻身潛回少林,藏身木匾之後,聽見任我行三人與方證等對峙。正派人士說我們這裡十個人,攔你任我行或許攔不住,要殺你女兒卻也不難。
任我行道:「那妙得很啊。左大掌門有個兒子,名叫『天外寒松』左挺,聽說武功差勁,殺起來挺容易。嶽君子有個女兒。餘觀主好像有幾個愛妾,還有三個小兒子。天門道長沒兒子女兒,心愛徒弟卻不少。莫大先生有老父、老母在堂。崑崙派乾坤一劍震山子有個一脈單傳的孫子。還有這位丐幫的解大幫主呢,向左使,解幫主世上有甚麼捨不得的人啊?」……向問天道:「聽說丐幫中的青蓮使者、白蓮使者兩位,雖然不姓解,卻都是解幫主的私生兒子。」此處丐幫幫主還未正式現身,在別人的介紹中,形象已不怎麼高大。
從此以後,丐幫不再有背負民族大義的忠勇,甚至不再有行走江湖的俠義,只追隨於武林大門派之後,金庸武俠世界中的丐幫,便逐漸地退出了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