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軸承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20:45:51 3
專利名稱:偏心軸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尤其是一種由迴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傳輸功能的偏心軸承。
背景技術:
傳統的偏心凸輪結構為一個實體凸輪,移動杆直接接觸到凸輪表面,在工作時由凸輪直徑變化直接推動移動杆直線運動,凸輪表面與移動杆是滑動摩擦,很容易發熱和磨損導致傳輸功能逐步下降,如果凸輪表面磨損嚴重還將導致移動杆損壞,降低了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提高傳輸動力和增加使用壽命的偏心軸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偏心軸承,包括外圈、保持架、擋圈、滾輪和多根滾針,外圈的兩端均具有向內的翻邊,擋圈位於外圈內,並與一側翻邊固定連接,保持架套裝在滾輪上,外圈套裝在保持架上,多根滾針與保持架裝連,滾輪經滾針與外圈滾動連接,且保持架和滾輪的一側與外圈的另一側翻邊具有間隙,另一側與擋圈具有間隙,所述滾輪上具有偏心孔,偏心孔的中心線與滾輪中心線為偏心結構。採用上述結構後,滾輪上具有偏心孔,偏心孔的中心線與滾輪中心線為偏心結構使滾輪成為偏心滾輪,當偏心孔內插入芯軸旋轉可帶動滾輪旋轉,滾輪外圓表面作為內滾道帶動滾針軸承旋轉,因滾輪旋轉中心與滾針軸承的中心存在偏移,在滾針軸承旋轉過程中外圈做為滾道可以推動移動杆做具有固定頻率的直線運動,因此將凸輪與移動杆的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這樣大大降低了因摩擦造成的能量損失,提高了傳輸功效,整體構件的使用壽命也得到很大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1所示,一種偏心軸承,包括外圈1、保持架2、擋圈3、滾輪4和多根滾針5,外圈I的兩端均具有向內的翻邊1-1,擋圈3位於外圈I內,並與一側翻邊1-1固定連接,保持架2套裝在滾輪4上,外圈套裝在保持架2上,多根滾針5與保持架2裝連,滾輪4經滾針5與外圈I滾動連接,且保持架2和滾輪4的一側與外圈I的另一側翻邊1-1具有間隙,另一側與擋圈3具有間隙,所述滾輪4上具有偏心孔4-1,偏心孔4-1的中心線與滾輪4中心線為偏心結構。參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的工作原理是芯軸7與滾輪4的偏心孔4-1過盈配合,由旋轉的芯軸7帶動滾輪4轉動,滾輪4外表面作為軸承的內滾道轉動,滾針軸承在滾輪4的帶動下圍繞芯軸7旋轉,由於芯軸7的中心與滾針軸承的中心存在偏移,在滾針軸承旋轉過程中外圈I做為滾道推動移動杆6做具有固定頻率的直線運動,因此將凸輪與移動杆6的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這樣大大降低了因摩擦造成的能量損失,提高了傳輸功效,整體構件的使用壽命也得到很大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偏心軸承,包括外圈(I)、保持架(2)、擋圈(3)、滾輪(4)和多根滾針(5),外圈(I)的兩端均具有向內的翻邊(1-1),擋圈(3)位於外圈(I)內,並與一側翻邊(1-1)固定連接,保持架(2 )套裝在滾輪(4 )上,外圈套裝在保持架(2 )上,多根滾針(5 )與保持架(2 )裝連,滾輪(4)經滾針(5)與外圈(I)滾動連接,且保持架(2)和滾輪(4)的一側與外圈(I)的另一側翻邊(1-1)具有間隙,另一側與擋圈(3)具有間隙,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輪(4)上具有偏心孔(4-1),偏心孔(4-1)的中心線與滾輪(4)中心線為偏心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偏心軸承,包括外圈、保持架、擋圈、滾輪和多根滾針,外圈的兩端均具有向內的翻邊,擋圈位於外圈內,並與一側翻邊固定連接,保持架套裝在滾輪上,外圈套裝在保持架上,多根滾針與保持架裝連,滾輪經滾針與外圈滾動連接,且保持架和滾輪的一側與外圈的另一側翻邊具有間隙,另一側與擋圈具有間隙,所述滾輪上具有偏心孔,偏心孔的中心線與滾輪中心線為偏心結構。本實用新型提高傳輸動力和增加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C31/04GK202946541SQ20122062357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文海 申請人:常州東風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