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式塔機平衡臂配重的布置形式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22:47:4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式塔機平衡臂配重的布置形式,屬於動臂式塔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動臂式塔式起重機的平衡臂上配重一般布置為後置式,如圖1所述,即將配重放置在平衡臂的最後端,需要佔用額外的安裝空間,向內再依次放置塔頂、機構等其它部件,且平衡臂的結構形式也比較單一,僅能滿足水泥配重或鑄鐵配重的使用要求,在設計、製作時需要考慮兩種結構形式,並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選擇使用。
但是,現有平衡臂上布置配重的方式存有以下幾個技術缺點:1、結構形式單一,導致同樣性能的塔機品種增多,不利於生產管理和控制庫存。在製作時需要針對配重的樣式考慮投入不同的平衡臂,同時需要對每種平衡臂均保持一定的庫存量來滿足客戶需要,製作過程相對比較麻煩,生產周期長,不利於產品的批量化生產和管理。
2、人員活動空間小,配重安裝、拆卸難度大。在進行配重的安裝、拆卸時,人員只能站在平衡臂側邊進行操作,同時需要經常爬到配重上方操作,導致配重安裝、拆卸困難,且導致操作人員的安全性降低。
3、塔機迴轉半徑大,不利於狹小空間內的活動作業。配重布置在平衡臂尾部,導致平衡臂長度增加,在工作時平衡臂需要佔用更大的空間來進行迴轉、吊裝作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結構形式對配重布置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為保證產品安裝、拆卸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減少平衡臂的迴轉半徑,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式塔機平衡臂配重的布置形式,可同時滿足水泥配重和鑄鐵配重的安裝使用要求,減少平衡臂結構形式,方便生產管理、降低安全庫存量,同時可有效的縮短動臂式塔機的迴轉半徑,提高作業場地的適用性和廣泛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式塔機平衡臂配重的布置形式,配重懸掛在平衡臂的中後部,並位於平衡臂兩主梁之間,通過主梁將該配重限位固定,且與主梁連接的安裝機構位於該配重上方,使得配重不會佔用額外的長度空間。所述的配重為水泥配重或鑄鐵配重,統一了產品結構形式,節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所述的平衡臂為拼焊成的整體結構,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
本發明同時可以滿足水泥配重和鑄鐵配重的安裝要求,將配重放置在平衡臂結構的中後部,並用兩側主梁限位、固定,配重安裝完畢後上方可放置、安裝機構。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動臂式塔機平衡臂布置形式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塔機迴轉半徑小,可滿足更狹小空間的使用需求。此結構將配重布置在平衡臂主梁內側,配重上方安裝機構,配重不再佔用額外的長度尺寸,可有效的減少平衡臂的長度,使動臂式塔機的迴轉半徑更小,以適應狹小場地的適應需求。
2、結構形式統一,便於生產製作和管理。此結構可同時滿足水泥配重和鑄鐵配重的安裝使用要求,產品通用性強,易於生產管理和控制庫存。
3、安裝、拆卸操作方便,產品安全可靠。該配重周邊均可以作為操作空間,操作人員活動空間大,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可得到良好的保證;同時配重周邊均有主梁做防護裝置,避免配重在工作過程中脫落,提高了產品的安全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動臂式塔機平衡臂上配重的布置形式;
圖2為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配重,2、平衡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所示,本發明配重1懸掛在平衡臂2的中後部,並位於平衡臂2兩主梁之間,通過主梁將該配重1限位固定,該配重1適用於水泥配重、鑄鐵配重均可,同一了產品的形式。而與主梁連接的安裝機構可放置於該配重1上方,有效的縮短平衡臂2的長度,配重1也不會佔用額外的長度空間。且配重1周邊有主梁和尾部橫梁,便於操作人員活動。
本發明採用通用性平衡臂2布置結構,將配重1布置在平衡臂2內側,採用兩側主梁承受配重重量,配重1安裝、拆卸方便,產品樣式統一,安全可靠、工作場地適應性強、生產製作管理可控性強。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式塔機平衡臂配重的布置形式,配重(1)懸掛在平衡臂(2)的中後部,並位於平衡臂(2)兩主梁之間,通過主梁將該配重(1)限位固定,且與主梁連接的安裝機構位於該配重(1)上方。有益效果是平衡臂上布置的配重不但安裝、拆卸非常方便、快捷,可同時滿足水泥配重和鑄鐵配重的使用要求,並可有效的縮短平衡臂的長度,降低動臂塔機的迴轉半徑,使動臂塔機滿足更狹小空間的使用要求。
技術研發人員:時獻江;曹藝;高慶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哈爾濱理工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5.08
技術公布日: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