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二十大山西旅遊景點(玩轉二十大山西旅遊景點)
2023-06-15 23:35:31 4
1、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
2、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3、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4、山西省臨汾市黃河壺口瀑布,位于吉縣城西45公裡,距臨汾市165公裡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床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
5、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風景區,亦名綿上,後因春秋晉國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 古老神奇的綿山,歷史悠久,264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
6、山西省晉城市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北方文化巨族之宅,被世人譽為「東方雙城古堡」。
7、太原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唐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創建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
8、山西大同渾源縣懸空寺,位於北嶽恆山腳下的金龍峽,距大同市約80公裡,這就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的北嶽恆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號稱恆山第一勝景。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這座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
9、山西省臨汾市洪洞大槐樹景區,位於洪洞縣城西北2公裡處的廣濟寺旁邊,相傳是漢代所植。 大槐樹和我國古代的移民政策有關,在元朝時期,黃淮地區戰亂不絕,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人丁銳減,而位於中原腹地的山西洪洞卻得以倖免,反而成為當時的人口聚集之地。到了明朝,政府決定從這裡抽取人丁,充實周邊各地,於是在廣濟寺旁設局發資,移民紛紛折下大槐樹的葉子以作留念。
10、山西省忻州市雁門關風景區,又名雁門塞、西隆關,位於代縣城北30華裡的溝注山。當您乘車到山陰縣城之後,再向東南方向奔馳半小時左右,就會見到群山起伏、溝壑縱橫的勾注山脈。
11、磧口鎮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下轄鎮,地處呂梁山西麓,臨縣城南48公裡處,南與柳林縣黃河名鎮孟門鎮相接,東與林家坪鎮相連,北與叢羅峪鎮接壤,西與陝西吳堡縣隔河相望。
12、山西省晉中市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裡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裡,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遊格局。
13、山西省晉城市王莽嶺風景區位於距陵川縣城60公裡的古郊鄉東端晉豫兩省交界處,總面積約15平方公裡,包括華北最大的生態旅遊目的地王莽嶺、世界圍棋起源地棋子山、世界奇觀掛壁公路和世外桃源錫崖溝等。
14、山西省運城市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古城緊靠黃河,有一種食魚鳥類經常成群棲息於高樓之上,此水鳥似鶴,但頂不丹,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人們稱其為「鸛雀」,故「雲棲樓」又稱「鸛雀樓」。
15、山西省晉城市蟒河生態旅遊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東南40公裡,它北承太嶽,東接太行,西倚中條,南連王屋,地理位置特殊,屬溫帶之南緣,亞熱帶之北界,是以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物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在原規劃功能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周邊旅遊資源(西冶水電站、臥龍灣度假村等),規劃總面積117平方公裡。
16、大同市渾源縣恆山,人稱北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北嶽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恆山,號稱 108峰,東西綿延 150公裡,橫跨晉、冀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17、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全世界數以萬計的關帝廟中,解州關帝祖廟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被譽為「武廟之冠」,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和集散地。
18、 山西省方山縣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座落在呂梁山脈中段,這裡群峰聳峙、怪石嵯峨,松奇林幽,溪水綿延,共由72峰、36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撥2280米,比五嶽之首的泰山(海拔1545米)高753米,比湖北的南武當(海拔1612米)高668米。
19、晉城市沁水縣歷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迎客松、白雲洞、舜王坪、下川遺址等。其中白雲洞是一個天然大溶洞,洞深2000多米,「童子迎賓」、「玲瓏寶塔」、「歷山三寶」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組成了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下川遺址是舊石器時期晚期的一處的文化遺址,形成於2萬年前,在考古史上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20、 山西陽城縣析城山風景區,位於橫河、西交、楊柏三鄉交界處。又名析津山、聖王坪、東坪。舊志:山峰頂平、四周如城,有東西南北四門,故名。 山體呈南北走向,長達20公裡。主峰海拔1888米,屬太行山脈西南端。巖溶地貌發育,多溶洞、溶蝕窪地、石柱、平谷、巖溶泉等。峰巒挺拔。原始森林茂密,棲有豹、麝、野豬等禽獸。盛產核桃、木耳、山萸肉、菖蒲等。山頂寬廣,有湯王池,附近建有湯王廟。牧草肥美,水源充足,宜於放牧,出產胭脂花,現闢為析城山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