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07:12:06
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所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包括:過濾器,與發動機排氣管連通,對發動機排氣管排出的部分發動機廢氣進行過濾;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對經過濾器過濾的發動機廢氣進行冷卻;以及節氣門,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控制流經所述過濾器的廢氣流量。上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部件布置合理,降低發動機廢氣中的顆粒物對廢氣再循環系統的影響,有效提高了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工作時的可靠性,保障發動機的良好燃燒品質及排放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汽車排放法規對汽車的排放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圖1和圖2所示的傳統的廢氣再循環系統將排氣管中的部分廢氣通過管路連接,經過冷卻器6及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閥5,重新進入發動機2的氣缸內參與燃燒。上述廢氣再循環系統通過EGR閥5控制廢氣流量,冷卻器6對廢氣進行冷卻。
[0003]傳統的廢氣再循環系統的布置形式分為:冷端布置(圖2)和熱端布置(圖1),兩者都存在EGR閥體失效的問題。冷端布置,即排氣管中尾氣先流經冷卻器6進行冷卻後,再流入EGR閥5,由於廢氣中含有大量顆粒物,極易造成閥體卡滯,導致閥體開啟異常;熱端布置,即排氣管中尾氣先流經EGR閥5,再進入冷卻器6,由於廢氣不僅含有大量顆粒物且溫度較高,容易造成閥體高溫失效,導致閥體開啟異常。且廢氣中顆粒物沉積在發動機進氣管壁,還會增大進氣阻力,影響發動機性能。
[0004]因此,希望有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可以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該系統包括:過濾器,與發動機排氣管連通,對發動機排氣管排出的部分發動機廢氣進行過濾;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對經過濾器過濾的發動機廢氣進行冷卻;以及節氣門,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控制流經所述過濾器的廢氣流量。
[0007]上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部件布置合理,降低發動機廢氣中的顆粒物對廢氣再循環系統的影響,有效提高了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工作時的可靠性,保障發動機的良好燃燒品質及排放性能。
[0008]優選地,所述節氣門為電子節氣門。
[0009]優選地,所述電子節氣門與發動機控制模塊電連接。發動機控制模塊可根據發動機所需氣體流量的不同對電子節氣門進行調節,實現對廢氣流量的精確控制。
[0010]優選地,所述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位於過濾器與節氣門之間,所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進一步包括氣體混合裝置,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一端與發動機進氣管連通,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與節氣門連通。
[0011]優選地,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進一步與中冷器連通。
[0012]優選地,所述氣體混合裝置通過裝置內部葉輪攪動氣流。[0013]優選地,所述節氣門位於過濾器與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之間,所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進一步包括氣體混合裝置,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一端與發動機進氣管連通,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與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連通。
[0014]優選地,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進一步與中冷器連通。
[0015]優選地,所述氣體混合裝置通過裝置內部葉輪攪動氣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中熱端布置的部件連接框圖。
[0017]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冷端布置的部件連接框圖。
[0018]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部件連接框圖。
[0019]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的部件連接框圖。
[0020]附圖標記:
[0021]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過濾器,與發動機排氣管連通,對發動機排氣管排出的部分發動機廢氣進行過濾; 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對經過濾器過濾的發動機廢氣進行冷卻;以及 節氣門,位於所述過濾器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控制流經所述過濾器的廢氣流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氣門為電子節氣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節氣門與發動機控制模塊電連接。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位於過濾器與節氣門之間,所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進一步包括氣體混合裝置,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一端與發動機進氣管連通,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與節氣門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進一步與中冷器連通。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混合裝置通過裝置內部葉輪攪動氣流。
7.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氣門位於過濾器與廢氣再循環冷卻器之間,所述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進一步包括氣體混合裝置,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一端與發動機進氣管連通,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與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混合裝置第二端進一步與中冷器連通。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混合裝置通過裝置內部葉輪攪動氣流。
【文檔編號】F02M25/07GK203488277SQ20132054196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戰鷹, 武傳斌, 於江林, 蘇鋒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