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3:36: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
背景技術:
軸承滾子是軸承內的重要部件,通常滾子安裝在保持架上,保持架用於分離各個滾子,保持滾子間距相等,使載荷平均分配,使用時軸承滾子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之間轉動從而實現軸承內圈和外圈相互轉動的功能,由於軸承滾子始終與保持架以及軸承內外圈接觸且相互摩擦,這樣易導致軸承滾子極易磨損。有在軸承滾子側壁上開設有潤滑凹槽,潤滑凹槽的設置雖然能夠降低滾子與內圈或外圈的摩擦損傷,但潤滑凹槽的設置容易使滾子與內圈或外圈出現卡死的現象。同時潤滑凹槽的設置會降低軸承滾子的承載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其不僅能夠降低滾子的摩擦損傷,而且能夠避免滾子與內圈或外圈出現卡死現象,且有效提高軸承滾子的承載能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包括軸承滾子本體,所述軸承滾子本體側壁上開設有潤滑凹槽,所述潤滑凹槽內安裝有1塊以上的隔離支撐板,所述隔離支撐板上開設有潤滑通孔,所述潤滑通孔與潤滑凹槽相連通安裝,且所述潤滑凹槽的凹槽深度等於隔離支撐板的高度。
相鄰兩塊所述隔離支撐板之間的潤滑凹槽內安裝有定位杆。
所述隔離支撐板與軸承滾子本體焊接固連。
所述軸承滾子本體外側壁上塗覆有耐磨陶瓷塗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其不僅能夠降低滾子的摩擦損傷,而且能夠避免滾子與內圈或外圈出現卡死現象,且有效提高軸承滾子的承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隔離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包括軸承滾子本體1,所述軸承滾子本體1側壁上開設有潤滑凹槽2,所述潤滑凹槽2內安裝有1塊以上的隔離支撐板3,所述隔離支撐板3上開設有潤滑通孔4,所述潤滑通孔4與潤滑凹槽2相連通安裝,且所述潤滑凹槽2的凹槽深度等於隔離支撐板3的高度。隔離支撐板3的設置能夠避免軸承滾子本體1側壁上形成整個環形凹槽缺口,從而避免滾子與內圈或外圈出現卡死現象;同時也能提高軸承滾子的承載能力。由於隔離支撐板3上開設有潤滑通孔4,因此並不會隔斷潤滑凹槽2內潤滑油脂的流動,從而達到潤滑滾子和軸承內圈、軸承外圈,減小摩擦損傷。
相鄰兩塊所述隔離支撐板3之間的潤滑凹槽2內安裝有定位杆5。定位杆5的設置能夠固定隔離支撐板3的位置,避免其因摩擦力變形。
所述隔離支撐板3與軸承滾子本體1焊接固連。
所述軸承滾子本體1外側壁上塗覆有耐磨陶瓷塗料層6。耐磨陶瓷塗料層6由耐磨陶瓷塗料在軸承滾子本體1外側壁上塗覆而成。耐磨陶瓷塗料層6的設置能夠提高軸承滾子本體1的耐磨性能。
本實施例的一種自潤滑軸承滾子,其不僅能夠降低滾子的摩擦損傷,而且能夠避免滾子與內圈或外圈出現卡死現象,且有效提高軸承滾子的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