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及其製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1:43:36 2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
背景技術:
中間包是短流程煉鋼中用到的一個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從鋼包澆下來的鋼水,然後再由中間包水口分配到各個結晶器中去。中間包是煉鋼生產流程的中間環節,而且是由間歇操作轉向連續操作的銜接點。中間包作為冶金反應器是提高鋼產量和質量的重要一環。
隨著轉爐出鋼溫度提高,各種鋼包精煉技術的應用,以及中包連澆爐數和連澆時間的不斷提高,中包內襯受到的壓力不斷增大,工作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考慮到中包的作用(減壓、穩流、去夾雜、貯存和分流鋼水),必須對中包內襯進行優化設計,合理選擇耐火材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及其製造工藝。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包括工作層、澆注層、保溫層和隔熱保溫塗料層,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塗覆在中間包的內壁上,所述保溫層敷設在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表面,所述澆注層澆注在所述保溫層上,且所述澆注層經過高溫烘烤凝結在所述保溫層表面,所述工作層塗覆在所述澆注層上,且所述工作層經過高溫烘烤凝結在所述澆注層表面。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中間包的內壁進行潔淨處理,在潔淨後的所述中間包的內壁塗覆一層隔熱保溫塗料層,並晾乾;
步驟2:在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表面敷設一層保溫層,再在所述保溫層表面澆注一層澆注層,並對所述澆注層進行第一次烘烤處理;
步驟3:在經過第一次烘乾處理的所述澆注層表面塗覆一層工作層,並對所述工作層進行第二次烘烤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及其製造工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強的耐腐蝕性,整體性較好,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和保溫性,起到隔熱效果,減小熱量散發,更加節能環保,大大延長了中間包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製造工藝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一次烘烤處理的溫度變化曲線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次烘烤處理的溫度變化曲線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次烘烤處理的溫度變化曲線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作層,2、澆注層,3、保溫層,4、隔熱保溫塗料層,5、中間包,6、修補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一、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下面將結合附圖1對本實施例的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進行詳細介紹。
如圖1所示,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包括工作層1、澆注層2、保溫層3和隔熱保溫塗料層4,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塗覆在中間包5的內壁上,所述保溫層3敷設在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上,所述澆注層2澆注在所述保溫層3上,且所述澆注層2經過高溫烘烤凝結在所述保溫層3表面,所述工作層1塗覆在所述澆注層2,且所述工作層1並經過高溫烘烤凝結在所述澆注層2表面。
本實施例中,所述工作層1的主要成分為納米空心微珠和二氧化鈦,且所述工作層1的厚度為22-25mm。通過設置所述工作層1可以承受中間包內注入的高溫鋼水,並且中空陶瓷粉末和氧化釔在較高溫度下可以保持穩定的性能,不會被氧化。
本實施例中,所述澆注層2的主要成分為矽石和安山巖,且所述澆注層2厚度為50-55mm,所述保溫層3的其厚度為17-23mm。通過所述澆注層2可以增強整個耐火層的強度,整體性好,避免在生產中由於中間包的外殼由於高溫而軟化,影響其整體成形,提高生產的安全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的主要成分為中空陶瓷粉末和氧化釔,且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的厚度為10-15mm。通過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一方面,可以使得所述保溫層3可以與中間包的外殼內壁之間較好的結合,使得保溫層3起到較好的保溫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自身實現隔熱的效果,進一步地有效防止熱量的散發。
優選地,所述澆注層2與所述工作層1之間還設有修補層6,所述修補層6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鎂和氧化鋁,且其厚度為5-10mm。通過所述修補層6可以使得所述澆注層2表面更加平整,方便在所述澆注層2表面塗覆所述工作層1,使得所述工作層1與所述澆注層2更好的結合,也可提高所述工作層1的整體一致性,使其在高溫下可以較好的保持性能穩定。
實施例二、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下面將結合附圖2對本實施例的 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進行詳細介紹。
如圖1所示,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中間包5的內壁進行潔淨處理,在潔淨後的所述中間包5的內壁塗覆一層隔熱保溫塗料層4,並晾乾;
步驟2:在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表面敷設一層保溫層3,再在所述保溫層3表面澆注一層澆注層2,並對所述澆注層2進行第一次烘烤處理;
步驟3:在經過第一次烘乾處理的所述澆注層2表面塗覆一層工作層1,並對所述工作層1進行第二次烘烤處理。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中,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的主要成分為中空陶瓷粉末和氧化釔,且中空陶瓷粉末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60%,氧化釔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15%。通過控制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的厚度,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過厚而佔用中間包內部過大的空間,影響中間包的容量,另一方面避免由於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過薄使得所述保溫層3不能很好的與中間包內壁結合。另外,由於所述隔熱保溫塗料層4還可以增強外殼的強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保溫層3採用矽酸鋁纖維氈,其密度範圍為0.09-0.12g/m3,所述澆注層2的主要成分為矽石和安山巖,且矽石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60%,安山巖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25%,且所述澆注層2的體積密度大於等於2.45g/m3。對所述澆注層2的第一次烘烤處理採用如圖3所示的加熱過程。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澆注層2外整個耐火層提供較好的強度支撐,所述保溫層3可以有效減小中間包內壁與外部的熱交換,儘可能減小能像損失,通過如圖1所示的加熱過程可以使得所述澆注層2較好的凝固,同時與所述保溫層3和工作層1更好的結合。
如圖3所示,先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10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一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20小時,再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400攝氏度,進行第二階 段的恆溫烘烤,持續16小時,再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70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三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8小時,最後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1200攝氏度,進行第四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4小時,完成後冷卻,結束第一次烘烤。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所述工作層1的主要成分為納米空心微珠和二氧化鈦,納米空心微珠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78%,二氧化鈦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10%,所述工作層1的體積密度大於等於1.8g/m3。對所述工作層的第二次烘烤如圖4所示。通過控制所述工作層1的厚度,可以在保證所述工作層1的工作壽命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減小所述工作層1佔用中間包的內部空間,避免所述工作層1過薄更容易破損,同時避免所述工作層1過厚影響中間包的內部空間。
如圖4所示,先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15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一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3小時,再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400攝氏度,進行第二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3小時,最後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70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三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2小時,完成後冷卻,結束第二次烘烤。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3之前,還進行如下步驟處理:
在所述澆注層2表面塗覆一層修補層6,並對所述修補層6進行第三次烘烤處理,再在所述修補層6表面塗覆一層所述工作層1;其中,所述修補層6主要成分為氧化鎂和氧化鋁,其中氧化鎂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25%,氧化鋁的重量百分數大於等於45%,且所述修補層6的體積密度大於等於2.2g/m3。對所述修補層的第三次烘烤如圖5所示。通過所述修補層6可以使得所述澆注層2表面更加平整,方便在所述澆注層2表面塗覆所述工作層1,使得所述工作層1與所述澆注層2更好的結合,也可提高所述工作層1的整體一致性,使其在高溫下可以較好的保持性能穩定。
如圖5所示,先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15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一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5小時,再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400攝氏度,進行第二階段 的恆溫烘烤,持續4小時,最後將烘烤溫度均勻升至700攝氏度,然後進行第三階段的恆溫烘烤,持續2小時,完成後冷卻,結束第三次烘烤。
本發明的一種中間包內襯耐火材料及其製造工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強的耐腐蝕性,整體性較好,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和保溫性,起到隔熱效果,減小熱量散發,更加節能環保,大大延長了中間包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