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相簿2人氣排名(白色相簿2淺談)
2023-05-31 11:30:16
白色相簿的季節雖已遠去,但人們的爭論卻仍會持續。道是:夢裡不覺秋已深,餘情豈是為他人。
什麼「冬三雪碧」,在我看來並沒有任何爭論的意義。人們大都只注意到三人之間發生的事,從而評判是非。「情」這個東西確實很難評價,「剪不斷,理還亂」;但這三人的所做所為的其中原委,絕非一句話的事。
我對三人的家庭背景有了興趣。雪菜,家庭完整,關係比較和睦。但雪菜與父親的關係並不算好。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父與女,母與子的關係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著關鍵作用。因此,雪菜在遇到春希時,便對其鍾情(雪菜說春希像自己的父親,但這種「像」應該是外表的相似菜沒有得到父親足夠的愛,內心逐漸有一個理想父親的形象,這個理想父親的性格是與現實父親相反的;春希溫和,父親嚴厲,春希正好符合了雪菜理想父親的形象。於是,雪菜就如找到至寶一般,喜歡上了春希,同時也是為了療愈心理創傷。
在心裡,偷吻春希,然後默默跑掉。心理發展不成熟的人,也許真的是無法戀愛的,因為他們連戀愛的勇氣都沒有。最終通過與春希的交往,和紗基本走出了創傷,也諒解了母親。
就是這樣的三人,與其說是搞曖昧,不如說是互相攙扶著向人生道路繼續前進。雪菜因為自私搶先告白春希,同時又不想失去和紗這個朋友,但哪裡是為了獲得什麼快感,不過是為了不再孤單。春希面對久違的溫暖,內心的恐懼開始消散,但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做抉擇,徒有痛苦。動畫最後面對了自己的內心,為時已晚。和紗同樣在同內心做鬥爭,一邊是好友無法背叛,一邊是自己的真心,還有因對母親的恨導致無法正常地去愛一個人。但和紗通過尋找春希送的「也許並不會用」的參考書,理解了春希的愛,也淡化了對母親的恨(縫好了因生氣撕壞的母親送的玩具狗)。雖然動畫最後離開了春希,但也完成了內心的救贖,基本走出了內心的傷痛。三人抱團,期望得到溫暖,最終卻是曲終人散(動畫),遊戲又如何?還不是最終有人黯然神傷。三人的命運選擇既是偶然,又有必然的因素,正如遊戲版裡某個線的某處選擇,不論怎麼選都是黑的,說是作者的惡意,誰知生活中你又是怎樣選擇的呢?生活,既有歷史的進程,又有自我的奮鬥,謂之「天時地利人和」。
說了半天,也不知說了些什麼東西,雜談而已,聊以自慰。製作動畫的本意就是推廣當時新出的PS4平臺上的白2遊戲,所以其實BD銷量什麼的並不像其他主推動畫的那麼重要。
WA2卷均銷量3000 ,我查了下12年來GAL改動畫的BD銷量。
其實表現也還算不錯了,看看WA1的卷均不到1000的慘狀吧。
我是看了動畫一二集才去玩的GAL,能夠讓之前從未想過要去接觸GAL的純動畫宅的我去玩,我想這部作品對於我來說已經算是成功的了。
但我對這部作品還是有點怨念的。
首當其衝就是崩壞,其實平時偶爾崩壞一下大家都能理解,這種事情每個動畫都不能避免,但是在最重要的情節之一的,學園祭那一集崩的無法直視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之前省的經費不應該都砸在這裡麼?
然後就是對於劇情的處理了,動畫和文字類的GAL最大的不同在於,GAL的情感會明明白白的寫給你看,但是動畫只能畫張表情給你自己體會,這時候對於細節和人物心理的刻畫就變得更加的重要了,而製作組並沒有做到位,造成的就是各類的誤解劇情,牽連最深的就是遊戲裡第一視角的春希了。
其他其實還好,看看WA2的GAL改小說就知道了,文字類的GAL改成文字類的小說都那麼難,改的像同人小說一樣,動畫能夠和GAL保持那麼大的一致性,除了丸戶做編劇的原因,製作組應該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吧。
只說動畫。作為日本電視動畫來說,《白色相簿2》並不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劇情改編不算出格,但是畫的不行。作畫不行,分鏡平平,繪柄也不穩定。雖然說原作遊戲在立繪畫的爛這個問題上很出名,但這一樣不能作為動畫質量不高的藉口。
IC,也就是原作遊戲的第一部分,我個人是很喜歡的,三個高中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這一段感情,最後走向了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悲劇。動畫本身的改編中規中矩,讓觀眾胃疼問題不大,相對的也就沒什麼值得一說的東西。
另外說點題外話,這部作品是作為家用機版《白色相簿2》的宣傳片製作的,放映檔是深夜,本身的盈利點就只有碟片銷售和唱片銷售,唱片我不太清楚(歌還是蠻好聽的),碟片賣的很差(說明在原作黨和動畫黨心中都沒啥地位,質量也不過硬),最多是個勉強回本的水平,不出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續作也是理所當然的。個人不喜歡終章,所以不出也罷……
最後給個結論,從純欣賞角度出發,這片沒必要看;想要了解劇情的,我建議玩遊戲;玩了遊戲之後猶豫要不要看動畫的,冬馬黨願意看就看我不阻止,雪菜黨還是繞路吧。關於遊戲在這就不置評了,要吵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