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美學代表劇盤點(二十五二十一大結局上熱搜)
2023-06-01 06:44:02 1
be美學代表劇盤點?前幾天韓劇《二十五二十一》大結局be衝上了熱搜,甚至在大結局播出後,豆瓣評分從9.0跌到了8.4不少網友們表示簡直如鯁在喉,「強行be太過分了,我不理解」無獨有偶,國產劇中也有這類強行be的劇,有的情節突兀不合理,有的全劇毫無渲染最後草草be結束,有的是為了be而be……,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be美學代表劇盤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be美學代表劇盤點
前幾天韓劇《二十五二十一》大結局be衝上了熱搜,甚至在大結局播出後,豆瓣評分從9.0跌到了8.4。不少網友們表示簡直如鯁在喉,「強行be太過分了,我不理解」。無獨有偶,國產劇中也有這類強行be的劇,有的情節突兀不合理,有的全劇毫無渲染最後草草be結束,有的是為了be而be……
先解釋一下啥叫BE,就是「bad ending」,即悲劇。在影視劇中,通常表現為主角或正義之人之間的生離或死別,與喜劇相對。悲劇主要是根據劇情,為升華主旨、引起觀眾感性思考而作出的合理的結局安排。
《二十五二十一》講述從1998年到2021年的故事。全世界動蕩不安,22歲和18歲的少年少女相遇第一次叫對方的名字,到了23歲和19歲時候向對方吐露內心的創傷,到了24歲和20歲時候互相依靠彼此,到了25歲和21歲時才相愛的故事,然而一直到最後,劇中最被看好的情侶白易辰(南柱赫飾演)和羅熙度(金泰梨飾演)還是沒有在一起。
令網友不滿的是,「一路甜到大結局,然後強行分開?」「強行be還加一堆莫名其妙的告別詞,最後再來一把根本甜不起來的過期佐料。」《二十五二十一》最後一集中,按照劇情羅熙度和白易辰的分手過於刻意,甚至沒有給出一定要分手的理由,就一定要分開。
其實國產劇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比如,《風起洛陽》的結局就是為了be而be,劇中,高秉燭和武思月這條感情線最後be的有些莫名其妙,武攸決被抓,一切都將結束的時候,柳十郎突然出現,射殺武攸決,武思月衝出來為哥哥擋劍,然後就死了,於是「月下燭火」be了。當時很多網友就表示,這武思月的犧牲過於刻意,「柳十郎這個人物在劇中其實就是個很尷尬的存在,壓根就找不到他出現的意義。但在結局,他做了一次工具人,讓觀眾徹底記住了他。」
另外,再比如,楊超越主演的《且聽鳳鳴》,觀眾們吐槽「看了30集好像看了個寂寞,編劇在大結局時突然臨門一腳來了個劇情大反轉」。有網友說,男女主角本來可以有一個完美結局,君臨淵歷經磨難終於可以與鳳舞結為夫妻,卻被鳳舞師傅牧九州打斷,要送鳳舞回原來時空,「牧九州來這麼一出,劇情本身就有點說不通,在大戰時,牧九州為阻止大戰,把一身靈力都傳給了君臨淵,而現在怎麼突然又有靈力送鳳舞回原本的世界,牧九州在該劇中一直就是個神奇角色……」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BE美學」成功出圈,且越來越火,成為流量密碼,泛娛樂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現在被稱為網絡熱詞的「BE美學」,其實是「古典悲劇美學」的平民化衍生,比如《梁祝》《紅樓夢》《大明宮詞》等。悲劇美學的涵蓋範圍廣,因人物不可調和的矛盾而產生悲傷結局的美,都囊括在內,命運悲劇、時代悲劇、人物性格悲劇等元素相互交織,有一種無法碰觸、無法挽回的意難平。
但必須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劇情be了都是be美學。許多影視劇的虐點集中在為虐而虐上,仔細推敲一下故事線就會發現故事背景並不怎麼符合現實背景。男女主角的設定純粹是為了虐戀而服務的,經不起推敲的權謀戲,也讓這場悲劇充滿了刻意。
「BE美學,首先得悲,但這個悲不能沒有情感基礎,也不能為虐而虐,更不能是沒來由的矛盾對立和情感消耗,而應來源於人物設定和故事發展。」比如,被網友們譽為「國產劇BE美學古偶天花板之一」的《東宮》,男主是野心勃勃立志奪取江山的豊朝五皇子李承鄞,女主是集萬千寵愛,天性快樂善良的西州九公主小楓。故事開端便是騙局,李承鄞利用小楓的愛,親自拿下小楓阿翁丹蚩鐵達爾王,攻下銅牆鐵壁的鐵達爾王帳,全族的血海深仇,註定使他們的愛情不得善終,這是宿命,愛到深入肺腑也無法逆轉的悲劇。人物設定飽滿豐富,劇情走向有理有據,邏輯清晰。
說到底,觀眾們對《二十五二十一》等be結局的劇集不買帳,其實是對編劇罔顧劇情邏輯而一味挑逗觀眾情緒的不買帳。
實習生 王易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李海慧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