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節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2:43:11 2
專利名稱:新型高效節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節能環保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安裝便捷的新型機動車用高效節油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動車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對燃油的消耗也越來越大,然而作為燃油最主要的原料,石油卻隨著長期的開採而呈現衰竭的跡象,如何節約能源就成了當今社會不得不面對的最為現實最為緊迫的問題。
傳統的節油無非有兩種方法。一是降低機動車的耗油量,通過降低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即減小發動機的排氣量,但是隨著發動機排氣量的減小,機動車的舒適性和速度性能也隨著下降。二是提高發動機的燃燒效能,提高發動機功率的輸出效率,但是現有的裝置一般都較為複雜,如電子化油裝置,不但生產成本高,安裝困難,而且易發生故障,不易維護。
經過現代磁學界實驗證明,磁場可以有效改善燃油的分子結構,提高燃油的燃燒性能。各種燃油均為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其微觀結構一般均為碳原子和氫原子通過價鍵結合成各種烷類分子。燃油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共價結合使得其分子具有極性,分子之間藉助於偶極矩的靜電引力即範德華力結合成大分子團,這種大分子團的形成,嚴重影響燃油的充分燃燒,降低燃油的燃燒值。
經過實驗證明,燃油經過強磁場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分子間的結構形式,使得在範德華力作用下而積聚成團的大分子在磁場作用下被破壞,分解成均勻分布的小分子或單分子形式,從而提高燃油的燃燒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根據上述理論,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安裝便捷、成本低廉的新型高效節油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包括一柱狀殼體,所述殼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發動機進油管的外徑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置有一對或數對分別獨立的腔室,所述各腔室均勻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側,所述腔室內分別設置有與之形狀相適配的高強度永磁磁性體。
所述殼體由兩個對稱設置的上、下殼體相互扣合而成,所述殼體沿扣合面方向向兩端延伸有凸臺。
所述兩凸臺中一端為整體結構,並分別與上、下殼體相連接,另一端其上下兩部分均設置有相對應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中設置有緊固裝置。
所述殼體為具有彈性的橡膠材料製成。
所述橡膠材料為核能碳化晶增氧材料。
所述腔室為方形柱狀孔或圓柱狀孔所述殼體外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與殼體截面形狀相適配,且蓋體上設置有彈頭形的扣持物,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與之相適配的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通過在本實用新型節油器中設置與發動機進油管外徑相匹配的通孔,以及殼體由兩個對稱設置的上、下殼體相互扣合而成,殼體沿扣合面方向向兩端延伸有凸臺,兩凸臺中一端為整體結構,並分別與上、下殼體相連接,另一端其上下兩部分均設置有相對應的連接孔,連接孔中設置有緊固裝置。這樣的結構可以使本節油器的安裝非常簡便,只需打開節油器一端的開口,將節油器的通孔套裝在進油管的適當位置處,然後,利用螺栓、螺母或者是綑紮帶等緊固裝置將節油器固定在進油管上即可。
另外,殼體上還設置有一對或數對分別獨立的腔室,各腔室均勻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側,且各腔室內分別設置有與之形狀相適配的高強度永磁磁性體。利用這些設置在殼體內的高強度永磁磁性體,可以使得進油管位於一個強度很高的磁場中。當燃油流經進油管時,在磁場作用下,油分子感應出磁性,磁性油分子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核磁共振,將油分子之間的範德華力破壞,使得集聚成團的燃油大分子形成排列有序的長鏈式單分子結構,當長鏈式燃油單分子離開磁場時,由於受到突變的磁場梯度的作用,使得「長鏈」斷裂,變成「短鏈」,甚至成為單個分子,從而使得分子間平均距離增大,燃油濃度降低,流動性提高,尤其是燃油的霧化性能更好,有利於空氣的混合,燃燒更加充分。再者,本節油器的殼體採用核能碳化晶增氧材料製成,還可以使流經節油器處的燃油,在核能碳化晶增氧材料所產生的負離子的作用下,提高燃油的溶氧性。這樣,既提高了燃油的燃燒值,又減少了廢氣中有害氣體的含量,從而達到節油、提高功率輸出和降低汙染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1-殼體,2-上殼體,3-下殼體,4-磁室,5-防滑墊,6-通孔,7-開口孔,8-凸臺,9-緊固孔,10-磁室,11-固定孔,12-凸臺,13-蓋體,14-扣持體,15-連接杆,16-扣持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節油器的結構示意圖。
殼體1為柱狀結構,殼體1分為上殼體2和下殼體3兩部分,其兩端分別向外側延伸為凸臺8和凸臺12。凸臺8分別與上殼體2和下殼體3的一側相結合,並將上殼體2和下殼體3連為一體。凸臺12隨上殼體2和下殼體3被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上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緊固孔9。為了避免由於打開殼體1而導致凸臺8斷裂,在上殼體2和下殼體3與凸臺8相結合的部位處,還設置有開合孔7,以改善凸臺8的受力情況。在殼體1的中心部位設置有通孔6,通孔6的直徑尺寸與發動機進油管的外徑尺寸相匹配,通孔6由分別位於上殼體2和下殼體3上的兩部分組成。另外,殼體1上還設置有4個均勻分布在通孔6外側的圓柱形磁室4。各磁室中分別安裝有圓柱形的高強度永磁磁性體,為了避免磁性體在磁室中發生移動而脫落,在各磁室的口部設置有蓋體。磁室4和磁性體的形狀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如圖2所示的長方體形等。當安裝節油器時,將上殼體2和下殼體3打開,將通孔6套裝在發動機進油管靠近濾油器的位置處,然後將凸臺12的上下兩部分閉合,通過緊固孔9,採用緊固裝置將上殼體2和下殼體3固定在一起即可。緊固裝置可以採用螺栓螺母聯結或者綑紮帶綑紮,也可以採用鉚接或塑料焊接以及膠粘等方式。
為了防止本節油器在進油管上鬆動,在位於上殼體2和下殼體3的通孔的開口處,分別設置有防滑墊5,防滑墊5與殼體1連接為一體。安裝時,進油管將防滑墊5壓襯在通孔6的內壁上,可以增加節油器與進油管之間的摩擦力,避免節油器鬆動。
圖2為本實用新型節油器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在圖2中,為了增強進油管上形成的磁場強度,在殼體1上增加了磁室10,磁室10內設置有高強度永磁磁性體。另外,在殼體1上還設置有整體式蓋體13,蓋體13的形狀與殼體1的截面形狀相一致,蓋體13與殼體1之間採用膠體粘合的方式連接。如圖3所示。為了增加蓋體13與殼體1的連接可靠性,在殼體1上設置有固定孔11,在蓋體13上相應位置處設置有扣持體14,扣持體14為一頭小尾大的彈頭狀物體,其尾端扣持面16通過連接杆15與蓋體13相連,連接杆15的長度與固定孔11的長度相適配。安裝時,將扣持體14壓入固定孔11中並從另一端伸出,扣持面16與固定孔11的另一端面相扣持,以防止蓋體13脫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精神和原理,還可以做出很多的變形和改進,但是這些變形和改進均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包括一柱狀殼體,所述殼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發動機進油管的外徑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置有一對或數對分別獨立的腔室,所述各腔室均勻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側,所述腔室內分別設置有與之形狀相適配的高強度永磁磁性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由兩個對稱設置的上、下殼體相互扣合而成,所述殼體沿扣合面方向向兩端延伸有凸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凸臺中一端為整體結構,並分別與上、下殼體相連接,另一端其上下兩部分均設置有相對應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中設置有緊固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為具有彈性的橡膠材料製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橡膠材料為核能碳化晶增氧材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腔室為方形柱狀孔或圓柱狀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外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與殼體截面形狀相適配,且蓋體上設置有彈頭形的扣持物,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與之相適配的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裝便捷的新型高效節油器,包括一柱狀殼體,所述殼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發動機進油管的外徑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置有一對或數對分別獨立的腔室,所述各腔室均勻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側,所述腔室內分別設置有與之形狀相適配的高強度磁性體。本實用新型具有可以明顯提高機動車的節油性能、提高發動機的功率輸出以及降低機動車廢氣對環境的汙染的優點。
文檔編號F02M27/04GK2830674SQ200520023259
公開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2日
發明者熊彪 申請人:清大高新國際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