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8:36:46 2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
背景技術:
現有的曲軸連杆式液壓馬達通常包括殼體、曲軸、通油盤、配油盤、柱塞缸、封蓋和柱塞體,其中,柱塞缸為奇數個,分別放射狀地均勻分布在曲軸的圓周上,柱塞缸內的柱塞體與連杆上部的球頭相球鉸接連接,連杆底部的圓柱面與曲軸中的偏心套相接觸,連杆的軸心位置具有軸向貫穿的油道,曲軸中的直軸通過軸承支承在殼體與封蓋中,曲軸中直軸的一端通過雙頭鍵與配油盤相連,直軸的另一端則用來帶動負載轉動。使用時,當壓力油由通油盤經配油盤、殼體中的流道進入到柱塞缸時,壓力油產生的液壓力作用於柱塞體頂部,該液壓力分解成沿著連杆中心線指向曲軸的曲拐中心的力和對柱塞缸內壁產生的側向力,前者的切向力對曲軸的旋轉中心產生扭矩,使曲軸繞其旋轉中心旋轉,從而實現將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為工作機輸出轉速和扭矩的目的。如圖4、5所示,現有連杆I』底部端面呈與軸承套外形相配的內凹的弧面3』,連杆的底部在俯視狀態下呈長方形,加工連杆底部內凹的弧面時,需要專門的夾具對工件進行定位,加工困難不方便,另外由於連杆的底部呈長方形,連杆底部端面的四個邊角比較薄弱,液壓馬達在工作過程中,軸承套對連杆底部始終有磨損,且磨損不均勻,連杆受力不均,導致液壓馬達工作不穩定,另外連杆底部端面的四個邊角受力不均勻,導致連杆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更易疲勞斷裂,增加維修成本。如一專利號為ZL200620105572. 7(公告號為CN2924113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曲軸連杆式液壓馬達》披露了這樣一種液壓馬達連杆的結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加工簡單方便的液壓馬達的連杆,同時能保證工作過程中連杆底部磨損均勻。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包括杆體,杆體的上端具有球頭部,杆體的軸心位置處具有軸向貫穿的油道,杆體的底部端面與液壓馬達的軸承套接觸,其特徵在於所述杆體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上述杆體的底部在俯視狀態下呈圓形,杆體底部的外周具有錐面。由於杆體底部的外周具有錐面,方便採用卡圈對杆體進行徑向限位,同時杆體相對軸承套限位後,又不會影響杆體相對軸承套繞自身軸線旋轉。上述球窩面的周緣具有一圈銅質耐磨層。以提高球窩面與軸承套外周面之間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由於液壓馬達工作時,油道口徑較大,高壓的壓力油快速通過油道後進入連杆的底面與軸承套的接合面處後,高壓的壓力油會將連杆抬起,液壓油的洩露會大大增加,影響液壓馬達的容積效率,針對上述現狀,我們將上述油道設計為階梯孔,油道下部的大孔部內固定有固定件,固定件上開有軸向貫穿的阻尼孔,該阻尼孔與油道上部的小孔部相通。高壓油能通過阻尼孔,同時高壓油經阻尼孔阻尼後又不會快速進入連杆的底面與軸承套的接合面處,連杆不會被抬起,確保液壓馬達平穩工作。上述固定件螺紋連接在油道下部的大孔部內。該方式能方便將固定件安裝到油道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杆體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而加工球窩面不需要專門夾具對連杆進行定位再加工,只需要採用常規工具機上夾具便可對其進行定位加工出球窩面,加工方便、成本低;另外可使連杆的底部端面與軸承套之間形成球面接觸,連杆受力均勻,不易疲勞斷裂,降低液壓馬達的維修成本,液壓馬達工作時,連杆還可繞自身軸線緩慢自轉,使連杆的磨損也均勻,確保液壓馬達正常工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為現有液壓馬達連杆的正視圖;圖5為現有液壓馬達連杆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 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包括杆體I,杆體I的上端具有球頭部2,杆體I的軸心位置處具有軸向貫穿的油道3,杆體I的底部端面與液壓馬達的軸承套接觸,以上為液壓馬達中連杆的常規結構。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點在於杆體I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4,球窩面4的周緣具有一圈銅質耐磨層7。杆體I的底部在俯視狀態下呈圓形,杆體I底部的外周具有錐面5。油道3為階梯孔,油道3下部的大孔部內固定有固定件6,固定件6螺紋連接在油道3下部的大孔部內,固定件6上開有軸向貫穿的阻尼孔61,該阻尼孔61與油道3上部的小孔部相通。杆體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而加工球窩面不需要專門夾具對連杆進行定位再加工,只需要採用常規工具機上夾具便可對其進行定位加工出球窩面,加工方便、成本低;另外可使連杆的底部端面與軸承套之間形成球面接觸,連杆受力均勻,不易疲勞斷裂,降低液壓馬達的維修成本,液壓馬達工作時,連杆還可繞自身軸線緩慢自轉,使連杆的磨損也均勻,確保液壓馬達正常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包括杆體(1),杆體(I)的上端具有球頭部(2),杆體(I)的軸心位置處具有軸向貫穿的油道(3),杆體(I)的底部端面與液壓馬達的軸承套接觸,其特徵在於所述杆體(I)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球窩面(4)的周緣具有一圈銅質耐磨層(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杆體(I)的底部在俯視狀態下呈圓形,杆體(I)底部的外周具有錐面(5)。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油道(3)為階梯孔,油道(3)下部的大孔部內固定有固定件(6),固定件(6)上開有軸向貫穿的阻尼孔 (61),該阻尼孔(61)與油道(3)上部的小孔部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件(6)螺紋連接在油道(3)下部的大孔部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馬達的連杆,包括杆體(1),杆體(1)的上端具有球頭部(2),杆體(1)的軸心位置處具有軸向貫穿的油道(3),杆體(1)的底部端面與液壓馬達的軸承套接觸,其特徵在於杆體(1)的底部端面為內凹的球窩面(4)。加工球窩面不需要專門夾具對連杆進行定位再加工,只需要採用常規工具機上夾具便可對其進行定位加工出球窩面,加工方便、成本低;另外可使連杆的底部端面與軸承套之間形成球面接觸,連杆受力均勻,不易疲勞斷裂,降低液壓馬達的維修成本,液壓馬達工作時,連杆還可繞自身軸線緩慢自轉,使連杆的磨損也均勻,確保液壓馬達正常工作。
文檔編號F16C7/02GK202833600SQ20122039886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王三火 申請人:台州帕克蘭液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