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後遺症康復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0:48:46 2
專利名稱:腦血管病後遺症康復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健身器材,涉及一種能使腦血管病後遺症患者偏癱肢體加快康復的功能運動器械。
技術背景目前,因中樞及周圍神經疾病導致的肢癱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腦血管病發病及致殘率居高不下。病人肢體肌力較差,運動功能產生障礙及失調,生活、行動不便。依靠按摩、針灸、理療等方式治療或他人的攙扶幫助行走都不能達到使病人快速恢復健康、防止肌肉萎縮的效果。況且,一些年老體弱的人也需要專門器械對上、下肢體進行經常性的鍛鍊。 一些器械對於不同病情的病人適應性不強,且缺少安全保護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能廣泛地適用於患病程度不同、身材不同的病人通過不同方法、調整不同轉速的鍛鍊加快偏癱肢體恢復健康的康復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康復器,包括底盤、座墊、傳動結構、電器控制盤組成,底盤的一邊安裝傳動機構,另一邊開有長圓槽孔,安裝可調整位置的座墊,傳動機構由外面的防護罩、觀察孔蓋板、電控器、上下可調旋轉臂和裡面的上下肢體運動減速電機、皮帶輪、固定支架構成,形成上下兩個獨立的傳動系統,皮帶輪與減速電機通過皮帶相連接,上、下可調旋轉臂通過軸承與皮帶輪相連接,電器控制盤安裝在防護罩上。本實用新型康復器,其中所述傳動系統上設置傳感器、張緊輪,通過導線與微電腦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既可支持主動運動,即利用偏癱病人健康的上、下肢體主動運動來帶動病殘的肢體運動,又可被動運動,尤其是對於肢體功能障礙較重的病人,即利用減速電機帶動偏癱肢體運動。2、上、下肢體可調旋轉臂互相獨立,且分別和兩個減速電機相連接,因此病人可按照自己的意願,既可分別鍛鍊又可同時鍛鍊上、下肢體。3、上、下肢體可調旋轉臂上開有長圓槽孔,旋轉半徑長短可調,適應了患病程度不同及體形不同的病人。4、既可移動座墊與傳動機構間的距離,又可以調整座墊的高低位置,適應了身材不同的病人。5、考慮到偏癱病人的行動不便,傳動機構除上、下肢體可調旋轉臂、電器控制盤、 手柄、腳託外,傳動系統安裝在防護罩內,這樣可防止病人發生意外事故。6、針對病人病情程度的不同,本裝置採用了機械調速和電子調速相結合,較大範圍地降低了輸出軸速率,從而較大程度地滿足較重病人運動十分緩慢的需要。[0014]7、本實用新型引用微電腦技術,通過編程不僅可對系統運動進行自動控制,同時也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通過對轉速、時間、強度的設定自己輸入鍛鍊程序進行鍛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底盤16上安裝支柱底座22的部位開有兩條長圓槽孔,支柱底座22利用四個螺栓固定,同時可通過兩長圓槽孔對其位置進行調整,使之與傳動機構1間的距離為最佳位置, 通過支撐柱20上的鎖緊套21的兩個螺栓的鬆緊可調整座墊18的高低位置,座墊18上設有安全帶19。傳動機構1的外面是防護罩4和觀察孔蓋板5,觀察孔蓋板5用螺絲固定在防護罩4上,裡面有固定支架M,在固定支架M上安裝上肢體減速電機9、下肢體減速電機 10、上肢體皮帶輪2、下肢體皮帶輪13,皮帶輪與減速電機之間通過皮帶6、11連接,上肢體可調旋轉臂3、下肢體可調旋轉臂14的一端開有長圓槽孔,與皮帶輪通過軸承25連接,另一端連接有手柄23、腳託15,並在軸伸出的部位加一半球型螺母,以防止運動時碰到手、腳。 安裝在防護罩4上的電器控制盤17上面有供電顯示、兩位數轉速數字顯示、調速旋鈕、控制開關、應急報警器。在傳動系統上設置傳感器7、張緊輪8,傳感器反饋的壓力信息通過導線輸入到微電腦,在預先設定的程序對傳動系統進行控制和調整。使用時,在他人的幫助下,根據病人的身材情況調整好座墊的前後、高低位置,根據病人患病程度情況,病人可在不用開啟減速電機的情況下,用健康的上下肢體帶動病殘的肢體進行主動運動,同時也可通過減速電機的運轉來帶動上下肢作被動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之後,若是病情有所改善可以通過增大上下可調旋轉臂的半徑來提高線速度, 從而對病人進行強化鍛鍊。當病人不想運動時,可通過電器控制盤上的應急報警器向遠離康復器的他人呼助。這樣,通過鍛鍊使病人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力,逐步恢復運動功能,避免肌肉萎縮,運動功能喪失。
權利要求1.腦血管病後遺症康復器,包括底盤(16)、座墊(18)、傳動結構(1)、電器控制盤(17) 等幾部分,其特徵在於底盤(16)的一邊安裝傳動機構(1),另一邊開有長圓槽孔,安裝可調整位置的座墊(18),傳動機構(1)由外面的防護罩G)、觀察孔蓋板(5)、電器控制盤 (7)、上下肢體可調旋轉臂C3)與(14)和裡面的上下肢體運動減速電機(9)與(10)、皮帶輪 (2)與(13)、固定支架04)構成,形成上下兩個獨立的傳動系統,皮帶輪與減速電機通過皮帶(6)、(11)連接,上、下可調旋轉臂通過軸承0 與皮帶輪連接,電器控制盤(17)安裝在防護罩⑷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血管病後遺症康復器,其特徵在於在傳動系統上設置傳感器(7)、張緊輪(8),通過導線與微電腦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健身器材,是一種更適用於腦血管病後遺症病情程度不同的肢體運動康復器。包括底盤、座墊、傳動結構、電器控制盤,傳動結構形成上下兩個獨立的傳動系統,上、下可調旋轉臂通過軸承與皮帶輪相連接,在傳動系統上設置了傳感器、張緊輪,通過導線與微電腦相連。該康復器安全可靠,上、下肢體可同時或分別獨立運動,且旋轉半徑可調,設置的電腦編程較大程度地滿足了患者的需要,通過鍛鍊,使患者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力,逐步恢復運動功能。
文檔編號A61H1/00GK202136536SQ20112024906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7日
發明者李丹波, 郭玉芹 申請人:李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