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石為原料製備深色(結晶)釉料及方法
2023-06-24 05:00:11 1
專利名稱:以天然石為原料製備深色(結晶)釉料及方法
本發明屬陶瓷釉及其製備技術領域:
。
目前國內外日用精陶所用的釉料,都是由多種天然原料(石英、長石、石灰石等)還需加入各種工業生產的金屬氧化物作為助溶劑、著色劑和增亮劑。
〔日〕素木洋一《釉及色料》1979年所提到的釉原料(溶塊釉或生料釉),均由多種原料配製而成,這些原料主要都包含多種天然原料,化工原料,加上各種色素構成,其中色素所需色調如下列一些金屬氧化物。
褐色及紫色 錳化物綠色及紅色 鎳化物紅及綠色 鈷化物黃紅褐及紅色 鐵化物1981年《陶瓷工藝學》中提到用天然有色粘土經陶洗後直接作為釉料使用的,其色澤和光亮均較差,一般只用於粗陶器具的表面上。
美國專利(4273762)中所報導的陶瓷釉也是由幾種金屬氧化物製成的,而其中的含鉛量達20~25%,由於上述陶瓷釉料均採用多種天然巖石和化工產品配製而成,故工藝流程複雜,能耗大,成本高,而且大部分釉料含有氧化鉛(PbO)達10%以上,有的高達25%,容易導致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鉛中毒,特別對於制陶工人來說,其危害更為嚴重。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新釉源,它是利用過去未在陶瓷玻璃工業上使用過的一種巖石-霓石霓霞正長巖為原料,通過較為簡單的工藝流程,直接製成無鉛深色結晶釉。
本發明的要點是以霓石霓霞正長巖(可露天開採)為原料製備深色結晶釉,其加工過程如下(圖1所示)將開採來的霓石霓霞正長巖(1)經過粗選(2)、粗粹(3)、衝洗(4)、中粹(5),最後進行細粹(7)(溼式球磨),所成粉糊狀釉料(8)待用。也可適當配入2~10%的粘土(6)和中粹後的霓石霓霞正長巖一起進行細粹(7)(溼式球磨)成待用的釉(8)。此種加工方法和傳統的制釉工藝不同,本發明所提供制釉工藝過程只是單純的機械粉粹過程。
本發明所提供的深色結晶釉其粒度要求為50目到250目,釉的熔融溫度為1000℃到1290℃,經分析釉的化學成分百分比為SiO252.62、Al2O312.03、Fe2O311.97、FeO 1.83、K2O 5.78、Na2O 8.93、CaO 2.50、MgO 0.49、MnO 0.271、TiO21.26、P2O50.03、燒失量 1.57、總計99.281其釉式(實驗式)為
深色結晶釉的顏色可為黑色、褐色、棕色,當表面呈結晶時迎著陽光有星光閃耀,富有美感。之所以呈不同顏色,是由於採用不同的燒結溫度,釉液濃度和施釉厚度不同而致,其優點如下1、深色結晶釉的原料-霓石霓霞正長巖因是晚期的巖漿巖,經過人工所不能及的高溫、高壓、分異完全,故化學性質極為穩定,儘管取樣地點、時間、分析測試方法各異,原料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始終保持不變。
2、與加工熔塊釉比較,工藝流程簡單,只需一次細粹,而熔塊釉不但需要兩次粉粹,中間尚需熔燒,同時也變二次燒結為一次燒結。
3、深色結晶釉最大特點為無鉛釉,日用陶瓷主要產品不少與食物接觸,使用深色結晶釉徹底解決了釉料中的鉛毒問題。
4、原料單一,只用一種巖石(霓石霓霞正長巖)經機械加工而成,即可代替由多種天然原料,化工原料及色料配製而成的釉料。
實施例之一。利用已粉粹的180目釉料用水調合到適當濃度,用刷釉或浸釉方式將釉料施於坯體表面,放入爐內加熱2小時左右,使爐溫達到1100℃時停止加熱,爐溫緩慢下降,保持四小時左右取出物件呈褐色。
實施例之二。與上述同樣細度和調和方法,施釉時適當加厚,當爐溫加到1290℃時,再緩慢降溫,此時燒結物件呈黑色。這時閃耀著金屬光澤的無數晶體懸浮在釉層的玻璃體中。
實施例之三。當用水調和後,攪拌均勻沉澱四小時,將上部液體取出,施於坯體表面,放入爐內加熱二小時左右,使爐溫達到1100℃燒結,物件呈棕色。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以從天然石製備的深色結晶釉料,本發明特徵在於它是由一種霓石霓霞正長巖經機械粉粹加工而成。
2.按權利要求
1所述的深色結晶釉料,其特徵在於它用於陶瓷表面處理時,其熔融溫度為1000℃到1290℃。
3.一種專用於製造按權利要求
1所述的深色結晶釉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全部採用機械粉粹工藝,它包括粗選(2),粗粹(3),衝洗(4),中粹(5),細粹(7)五個工序。
專利摘要
一種以天然巖石為原料製備深色結晶釉及方法,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它是以一種天然巖石為原料,經簡單機加工而製成,此釉之特點不含氧化鉛,為一種深色(黑色、褐色、棕色)結晶釉,實現了原料單一,加工單一,穩定性好的陶瓷工業最理想的釉料。
文檔編號C03C1/00GK86103510SQ86103510
公開日1987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1986年5月16日
發明者沈淑琴 申請人:核工業部東北地質勘探局二四○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