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料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4 10:39:46 2
一種移料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料裝置,包括儲料箱、移動箱、承載板和驅動裝置,承載板和移動箱均位於儲料箱下方,移動箱可移動安裝在承載板上,驅動裝置位於移動箱一側,驅動裝置與移動箱側壁驅動連接並驅動移動箱在承載板上運動,儲料箱的頂部具有第一進料口,儲料箱底部具有第一出料口和定位柱,第一出料口處設有擋板,擋板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面積,上述擋板一端通過彈簧與定位柱相連且另一端設置有推動杆,上述推動杆遠離承載板一端與擋板固定且在彈簧彈力作用下與第一出料口遠離彈簧一側抵靠,移動箱頂部設有第二進料口且下方遠離驅動裝置一端設有第二出料口。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移料裝置,實現了物料轉移操作的半自動化,其轉移效率高,操作強度低。
【專利說明】一種移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車間現場進行物料轉移時,通常是通過人力方式將物料從一個空間容器移至另一個空間容器中。通過人力方式進行物料轉移,存在以下缺陷:1、工人勞動強度大,物料轉移時間較長,效率較低,且容易發生安全事故;2、在物料轉移過程中,容易發生物料的散落,造成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對現有的物料轉移操作方式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移料裝置,實現了物料轉移操作的半自動化,其轉移效率高,操作強度低。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移料裝置,包括儲料箱、移動箱、承載板和驅動裝置,承載板和移動箱均位於儲料箱下方,移動箱可移動安裝在承載板上,驅動裝置位於移動箱一側,驅動裝置與移動箱側壁驅動連接並驅動移動箱在承載板上運動,儲料箱的頂部具有第一進料口,儲料箱底部具有第一出料口和定位柱,第一出料口處設有擋板,擋板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面積,上述擋板一端通過彈簧與定位柱相連且另一端設置有推動杆,上述推動杆遠離承載板一端與擋板固定且在彈簧彈力作用下與第一出料口遠離彈簧一側抵靠,移動箱頂部設有第二進料口且下方遠離驅動裝置一端設有第二出料口。
[0005]優選地,移動箱的頂面與儲料箱的底面處於同一平面上。
[0006]優選地,第二進料口的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的面積。
[0007]優選地,第二進料口位於移動箱頂部靠近驅動裝置一端。
[0008]優選地,驅動裝置為氣缸。
[0009]本實用新型中的移料裝置,儲料箱中的物料經第一出料口、第二進料口進入移動箱後,可通過第二出料口流出,從而實現物料的轉移;由於擋板一端通過彈簧與定位柱相連,在彈簧的作用下,推動杆與第一出料口遠離彈簧一側抵靠,使得擋板通常處於封閉第一出料口的位置狀態,當驅動裝置帶動移動箱向靠近驅動裝置方向運動時,移動箱靠近驅動裝置一側觸碰推動杆,從而帶動推動杆克服彈簧彈力,使得可以使擋板移動至打開第一出料口的位置狀態,當驅動裝置帶動移動箱向遠離驅動裝置方向運動時,在彈簧彈力作用下,擋板回位至封閉第一出料口的位置狀態,從而實現了對第一出料口的通斷控制;驅動裝置驅動移動箱在承載板上移動,可以使得第二進料口與第一出料口具有對齊或錯開兩種狀態,並可以使得第二出料口具有被封閉或未封閉兩種狀態,從而實現了對移動箱進料與出料的控制;因此,物料轉移過程中,儲料箱的出料、移動箱的進出料均可控,同時,可以根據物料轉移的實際場景,設計儲料箱和移動箱的尺寸,以及將多個移料裝置進行疊加使用,以使用不同場所環境下的物料轉料操作,降低了移料裝置的使用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移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移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參照圖1,在一種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移料裝置,包括儲料箱1、移動箱2、承載板3和驅動裝置4,承載板3和移動箱2均位於儲料箱I下方,移動箱2可移動安裝在承載板3上,驅動裝置4位於移動箱2 —側,驅動裝置4與移動箱2側壁驅動連接並驅動移動箱2在承載板3上運動,儲料箱I的頂部具有第一進料口 11,儲料箱I底部具有第一出料口 12和定位柱13,第一出料口 12處設有擋板14,擋板14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 12面積,上述擋板14 一端通過彈簧15與定位柱13相連且另一端設置有推動杆16,上述推動杆16遠離承載板3 —端與擋板14固定且在彈簧15彈力作用下與第一出料口 12遠離彈簧15 一側抵靠,移動箱2頂部設有第二進料口 21且下方遠離驅動裝置4 一端設有第二出料口22,其中,驅動裝置4為氣缸。
[0013]在上述實施例中,儲料箱I中的物料經第一出料口 12、第二進料口 21進入移動箱2後,可通過第二出料口 22流出,從而實現物料的轉移;由於擋板14 一端通過彈簧15與定位柱13相連,在彈簧15的作用下,推動杆16與第一出料口 12遠離彈簧15 —側抵靠,使得擋板14通常處於封閉第一出料口 12的位置狀態,當驅動裝置4帶動移動箱2向靠近驅動裝置4方向運動時,移動箱2靠近驅動裝置4 一側觸碰推動杆16,從而帶動推動杆16克服彈簧15彈力,使得可以使擋板14移動至打開第一出料口 12的位置狀態,當驅動裝置4帶動移動箱2向遠離驅動裝置4方向運動時,在彈簧15彈力作用下,可以使擋板14回復至封閉第一出料口 12的位置狀態,從而實現了對第一出料口 12的通斷控制;驅動裝置4驅動移動箱2在承載板3上移動,可以使得第二進料口 21與第一出料口 12具有對齊或錯開兩種狀態,並可以使得第二出料口 22具有被封閉或未封閉兩種狀態,從而實現了對移動箱2進料與出料的控制;因此,物料轉移過程中,儲料箱I的出料、移動箱2的進出料均可控,同時,可以根據物料轉移的實際場景,設計儲料箱I和移動箱2的尺寸,以及將多個移料裝置進行疊加使用,以使用不同場所環境下的物料轉料操作,降低了移料裝置的使用限制。
[0014]在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中,移動箱2的頂面與儲料箱I的底面處於同一平面上,從而可以減少物料從第一出料口 12進入第二進料口 21過程中發生散落。
[0015]在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中,第二進料口 21的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 12的面積,可以進一步減少物料從第一出料口 12進入第二進料口 21過程中發生散落。
[0016]在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中,第二進料口 21位於移動箱2頂部靠近驅動裝置4 一端,可以提高移料裝置的緊湊性。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移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儲料箱(1)、移動箱(2)、承載板(3)和驅動裝置(4),承載板(3)和移動箱(2)均位於儲料箱(I)下方,移動箱(2)可移動安裝在承載板(3)上,驅動裝置(4)位於移動箱(2) —側,驅動裝置(4)與移動箱(2)側壁驅動連接並驅動移動箱(2)在承載板(3)上運動,儲料箱(I)的頂部具有第一進料口(11),儲料箱(I)底部具有第一出料口(12)和定位柱(13),第一出料口(12)處設有擋板(14),擋板(14)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12)面積,上述擋板(14) 一端通過彈簧(15)與定位柱(13)相連且另一端設置有推動杆(16),上述推動杆(16)遠離承載板(3) —端與擋板(14)固定且在彈簧(15)彈力作用下與第一出料口(12)遠離彈簧(15) —側抵靠,移動箱(2)頂部設有第二進料口(21)且下方遠離驅動裝置(4) 一端設有第二出料口(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裝置,其特徵在於,移動箱(2)的頂面與儲料箱(I)的底面處於同一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二進料口(21)的面積大於第一出料口 (12)的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二進料口(21)位於移動箱(2)頂部靠近驅動裝置(4) 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移料裝置,其特徵在於,驅動裝置(4)為氣缸。
【文檔編號】B65G65/40GK204173610SQ201420644710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王泉福, 馬國章, 張立群 申請人:蕪湖精鋒園林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