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井完井管柱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0:37:06
油氣井完井管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氣井完井管柱,屬採油工程完井管柱【技術領域】,由內油管、安全閥、液控管線組成,在安全閥上部通過螺紋連接變扣接頭,變扣接頭設有階梯狀內臺肩及連接螺紋,分別與內油管和外管連接,在變扣接頭內臺肩上開有通孔;液控管線位於內油管和外管之間的環空,並穿越變扣接頭內臺肩上的通孔,由密封件密封。所述的內油管與液控管線通過卡環固定。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不壓井作業下帶井下安全閥的完井管柱,減少了完井過程中油氣層汙染,有效保護了儲層;該工藝成本低、管柱密封可靠、完井工藝簡單,不改變原管柱內部結構和功能即可實現不壓井作業,適應範圍廣。
【專利說明】油氣井完井管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採油工程完井管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油氣井完井管柱。
【背景技術】
[0002]油氣井完井作業時,為平衡井下壓力,防止井噴事故,需採用壓井液壓井,由於壓井液均為化學藥劑,易汙染儲層,影響油氣井產量。特別是開發後期,地層壓力較低的井,壓井液易漏失進地層,更容易對儲層造成汙染。為了減少對儲層的汙染,通常這樣的井需要採用不壓井作業方式,即在不灌注壓井液的情況下,利用井口不壓井作業裝置帶壓強行起下管柱進行完井作業。
[0003]儲氣庫井、高含硫氣井、海上油氣井由於安全程度要求高,井下管柱在接近井口的位置均安裝有井下安全閥。井下安全閥上有一根1/4 "圓管形金屬液控管線緊貼油管外壁延伸至井口,並接收地面的液控壓力(開關指令)。當地面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如井口失控,井下能夠迅速關井,實現油氣井的絕對安全可控。
[0004]目前的不壓井作業裝置只能密封規則的圓形管柱,但由於安裝井下安全閥的管柱外還存在一根液控管線,不壓井裝置無法實現這種不規則形狀的管外密封,從而導致成熟的不壓井作業技術無法應用到這類帶井下安全閥井的完井作業中。而現有的完井管柱和完井工藝均無法解決該問題,只能採用壓井的方式進行完井作業,不利於完井過程中低壓儲層保護。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使用不壓井作業裝置下帶井下安全閥的完井管柱密封性能差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適應面廣、簡單易行的完井管柱。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
[0007]本實用新型由內油管、安全閥、液控管線組成,在安全閥上部通過螺紋連接變扣接頭,變扣接頭設有階梯狀內臺肩及連接螺紋,分別與內油管和外管連接,在變扣接頭內臺肩上開有通孔;液控管線位於內油管和外管之間的環空,並穿越變扣接頭內臺肩上的通孔,由密封件密封。
[0008]所述的內油管與液控管線通過卡環固定。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於:
[0010]1、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不壓井作業下帶井下安全閥的完井管柱,減少了完井過程中油氣層汙染,有效保護了儲層。
[0011]2、本實用新型成本低、管柱密封可靠、完井工藝簡單,不改變原管柱內部結構和功能即可實現不壓井作業,適應範圍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的描述:
[0014]由附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由內油管2、安全閥8、液控管線3組成,在安全閥8上部通過螺紋連接變扣接頭4,變扣接頭4設有階梯狀內臺肩及連接螺紋,分別與內油管2和外管I連接,在變扣接頭4內臺肩上開有通孔5 ;液控管線3位於內油管2和外管I之間的環空,並穿越變扣接頭4內臺肩上的通孔5,由密封件6密封。
[0015]所述的內油管2與液控管線3通過卡環固定。
[0016]井口使用不壓井作業裝置,下完井管柱到井下安全閥預定位置時,將安全閥8上部的流動短節7與變扣接頭4螺紋連接,液控管線3穿越變扣接頭4內臺肩上的通孔5與安全閥8連接,內油管2、外管I分別與變扣接頭4螺紋連接,由不壓井裝置卡住外管1,下入井內,再依次交替連接內油管2和外管I至井口,將油管懸掛器螺紋連接內油管2,並坐入井口四通,實現不壓井作業下完井管柱。
【權利要求】
1.一種油氣井完井管柱,由內油管(2)、安全閥(8)和液控管線(3)組成,其特徵是:在安全閥(8)上部通過螺紋連接變扣接頭(4),變扣接頭(4)設有階梯狀內臺肩及連接螺紋,分別與內油管(2)和外管(I)連接,在變扣接頭(4)內臺肩上開有通孔(5);液控管線(3)位於內油管(2)和外管(I)之間的環空,並穿越變扣接頭(4)內臺肩上的通孔(5),由密封件(6)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井完井管柱,其特徵是:所述的內油管(2)與液控管線(3)通過卡環固定。
【文檔編號】E21B33/10GK203547561SQ20132067175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強彥龍, 邊江, 嚴霞霞, 劉晶, 王偉燕, 施文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採油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