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1:27:06 2
專利名稱: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屬漁業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於傳統的飲食結構已經不 能滿足人們追求食品副食的新穎、營養的需求,海產品因其營養豐富、口味鮮美、富含各種 微量元素而受到市場的熱捧。但是,在海邊灘涂自然收穫的海產品數量有限,遠不能滿足市 場的需求,漁民對於海產品的養殖大多不成規模, 一家一戶養殖,技術落後,收穫甚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該 技術包括搭建棚架、採苗、育苗、養成管理等,利用海邊灘涂的自然條件,採用棚架吊掛採苗 器育苗,使牡蠣等海產品能高效、高產,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包括 棚架式養殖,按如下步驟進行 (1)搭建棚架棚架為兩行或多行的樹樁、毛竹及水平設置的聚乙烯繩組成,標樁 行順流置放,樁行中兩樁距離為3-4m,行與行之間的相對距離為lm,樁行長度為3m,樁頭 大部分垂直打入灘涂中,上端露出灘面60-80cm,在樁頭的頂端用聚乙烯繩把樁按行串接起 來,樁行的兩端用斜樁將聚乙烯繩固定,構成一個固定的低棚架; (2)採苗、育苗當菜苗後40-45d,採苗達到生產要求後,將採有牡蠣苗的採苗器 分散,移到低潮區的棚架上養成,將採苗器的兩端分別吊掛在養殖棚架的聚乙烯繩上,苗串 平掛略呈拋物型,串與串之間距離20-25cm,並行掛養,苗串最低點離灘面20cm以上;
(3)養成管理每月一次順溝行扒淤泥,及時清除附著在採苗器上的雜質淤泥,使 牡蠣苗透氣,易於成長。 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技術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充分利用海邊灘涂的自然條件,採 用棚架吊掛採苗器育苗,使牡蠣等海產品能高效、高產,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包括棚架式養殖,按如下步驟進行
(1)搭建棚架棚架為兩行或多行的樹樁、毛竹及水平設置的聚乙烯繩組成,標樁 行順流置放,樁行中兩樁距離為3m,行與行之間的相對距離為lm,樁行長度為3m,樁頭大部 分垂直打入灘涂中,上端露出灘面60cm,在樁頭的頂端用聚乙烯繩把樁按行串接起來,樁行 的兩端用斜樁將聚乙烯繩固定,構成一個固定的低棚架; (2)採苗、育苗當菜苗後40-45d,採苗達到生產要求後,將採有牡蠣苗的採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區的棚架上養成,將採苗器的兩端分別吊掛在養殖棚架的聚乙烯繩上,苗串
平掛略呈拋物型,串與串之間距離20cm,並行掛養,苗串最低點離灘面20cm以上; (3)養成管理每月一次順溝行扒淤泥,及時清除附著在採苗器上的雜質淤泥,使
牡蠣苗透氣,易於成長。 實施例2、 —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包括棚架式養殖,按如下步驟進行
(1)搭建棚架棚架為兩行或多行的樹樁、毛竹及水平設置的聚乙烯繩組成,標樁 行順流置放,樁行中兩樁距離為4m,行與行之間的相對距離為lm,樁行長度為3m,樁頭大部 分垂直打入灘涂中,上端露出灘面80cm,在樁頭的頂端用聚乙烯繩把樁按行串接起來,樁行 的兩端用斜樁將聚乙烯繩固定,構成一個固定的低棚架; (2)採苗、育苗當菜苗後40-45d,採苗達到生產要求後,將採有牡蠣苗的採苗器 分散,移到低潮區的棚架上養成,將採苗器的兩端分別吊掛在養殖棚架的聚乙烯繩上,苗串 平掛略呈拋物型,串與串之間距離25cm,並行掛養,苗串最低點離灘面20cm以上;
(3)養成管理每月一次順溝行扒淤泥,及時清除附著在採苗器上的雜質淤泥,使 牡蠣苗透氣,易於成長。
權利要求
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包括棚架式養殖,按如下步驟進行(1)搭建棚架棚架為兩行或多行的樹樁、毛竹及水平設置的聚乙烯繩組成,標樁行順流置放,樁行中兩樁距離為3-4m,行與行之間的相對距離為1m,樁行長度為3m,樁頭大部分垂直打入灘涂中,上端露出灘面60-80cm,在樁頭的頂端用聚乙烯繩把樁按行串接起來,樁行的兩端用斜樁將聚乙烯繩固定,構成一個固定的低棚架;(2)採苗、育苗當菜苗後40-45d,採苗達到生產要求後,將採有牡蠣苗的採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區的棚架上養成,將採苗器的兩端分別吊掛在養殖棚架的聚乙烯繩上,苗串平掛略呈拋物型,串與串之間距離20-25cm,並行掛養,苗串最低點離灘面20cm以上;(3)養成管理每月一次順溝行扒淤泥,及時清除附著在採苗器上的雜質淤泥,使牡蠣苗透氣,易於成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牡蠣的養殖技術,屬漁業養殖技術領域。該技術包括搭建棚架、採苗、育苗、養成管理等,利用海邊灘涂的自然條件,採用棚架吊掛採苗器育苗,使牡蠣等海產品能高效、高產,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695287SQ20091003573
公開日2010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張芹 申請人:張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