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初美高層為何不敢下令轟炸鴨綠江大橋
2023-06-24 11:29:18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切斷中朝軍隊的後勤補給線,數次轟炸中朝邊境上的鴨綠江大橋。不過,當年為炸這座大橋,美國杜魯門政府與「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爆發了一場激烈衝突。
美軍定好轟炸時間
鴨綠江大橋由日本駐朝總督府鐵道局承建,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該橋全長944.2米、寬11米,始為鐵路橋。1943年7月,日本殖民者為便於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實行統治,又在離該橋不足百米處的鴨綠江上遊建成第二座鐵路橋(即今日的中朝友誼大橋),並將一橋改為公路橋。
1950年8月上旬,朝鮮軍隊將美軍和韓國軍隊壓縮在大邱、釜山地區,雙方在洛東江兩岸形成對峙狀態。
為改變被動局面,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其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指揮下開始反攻,10月,戰火迅速燃燒到中朝邊境。
在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日赴朝參戰。隨後,各種物資、裝備源源不斷地通過鴨綠江大橋運往朝鮮前線。
麥克阿瑟認為,鴨綠江大橋是中國軍隊和物資進入朝鮮的生命線,對「聯合國軍」危害甚大,應立即炸掉。
為轟炸鴨綠江大橋,麥克阿瑟及其所屬的空軍部隊做了精心準備,併集中了90架B—29轟炸機,轟炸的時間定為華盛頓時間11月5日凌晨1點。
飛機起飛前,麥克阿瑟考慮鴨綠江大橋涉及中朝兩國,覺得還是應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簡稱參聯會)請示一下。
杜魯門擔心戰爭擴大
美參聯會認為此事關係重大,不敢做主,隨即報告了國務院。國務卿艾奇遜當時正在出席一個會議。他看了報告後,立即向在堪薩斯城參加選舉的杜魯門總統做了匯報。
艾奇遜說,國防部副部長羅維特告訴他,從戰術上來看,這是不值得的。助理國務卿臘斯克也說,美國和英國有約在先,未和他們商量,不得採取涉及攻擊鴨綠江中方一側的任何行動,另外,此事還涉及蘇聯,蘇聯與北京存在互助同盟關係。
杜魯門詢問國防部長馬歇爾的意見,艾奇遜說:「馬歇爾認為,除非發現中共軍隊在安東(丹東)集結,威脅『聯合國軍』安全,否則轟炸是不明智的。」
艾奇遜還向杜魯門建議,在尚未獲得中共局勢的更多事實之前,這次轟炸不應進行。杜魯門於是指示說:「你的判斷是對的,轟炸暫時不要實施。」
接著,美國參聯會立即向麥克阿瑟下達了放棄轟炸的指示,這時離轟炸機起飛只差1小時20分。參聯會還通知麥克阿瑟,在得到進一步的命令前,所有距離中國東北5英裡以內的目標,都不能轟炸。
麥克阿瑟氣得暴跳如雷
對美高層一再阻止轟炸鴨綠江大橋,麥克阿瑟氣得暴跳如雷,大罵華盛頓政客不知前線部隊官兵的難處、苦處,眼睜睜地看著一批批中國軍隊和物資通過鴨綠江大橋運到朝鮮。
11月7日,忍無可忍的麥克阿瑟一面大罵在華盛頓當權者是瞎子,一面繼續向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發牢騷。他說:「這種不正常情況對空軍和地面部隊的士氣和戰鬥效率的影響非常嚴重。」
由於杜魯門政府與麥克阿瑟在轟炸鴨綠江大橋的分歧越來越大,11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專門召開會議,徵求各方意見。與會的高官們都認為,轟炸鴨綠江大橋和中國東北的空軍基地,有可能讓蘇聯介入戰爭,一旦蘇聯介入,戰爭就可能擴大到東西方的每一個接觸點,美國就有失敗的危險。
國防部長馬歇爾說:「麥克阿瑟總以為將大橋炸斷,就可以阻止中共軍隊進入朝鮮,這種想法太天真。」美國中央情報局長史密斯接著說:「據中情局人員從前線傳回的信息,在15天~30天之內,鴨綠江就要封凍,而且一凍就是數月,沒有橋梁,中共軍隊和物資照樣可以在江面上通行。」
鴨綠江大橋被炸斷
但麥克阿瑟不死心,不斷向華盛頓發電報遊說。參聯會架不住他的「糾纏」,開始仔細分析朝鮮戰場局勢,並請求杜魯門同意轟炸大橋,但仍不準轟炸鴨綠江對岸的丹東和中國東北的空軍基地。杜魯門考慮再三同意了。
得到命令的麥克阿瑟興奮異常。從11月中旬起至12月11日,美軍不斷派飛機到中朝邊境進行瘋狂的轟炸,鴨綠江大橋最後被炸斷。
鴨綠江大橋被炸,對中國軍隊的物資供應造成一定困難,但中朝兩國克服千難萬險,仍將軍用物資運到了前線。
韓戰結束後,鴨綠江上的第一橋中方一側所剩4孔殘橋保留至今,人們稱其為「斷橋」。1993年6月,丹東市對「斷橋」做了一些修整後,命名為「鴨綠江斷橋」,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旅遊景點對遊人開放。「斷橋」為淺藍色,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