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2:40:06 1
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包括底座機構、底座機構上的送料機構、送料機構上方的外壓杆組件,所述底座機構上還設有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和衝壓注塑機構,上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和送料機構之間。其中,所述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上方,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上均設有十六個模位。本實用新型採用兩個料筒輪流注塑,且採用多模位加工,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機周邊設備以及金屬材料的自動裝料,尤其是涉及一種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生產矽鋼片包塑定子是採用人工將矽鋼片放置於治具板內,再通過機械衝壓到注塑模具內,通常一次只能放置8-12個,人工裝放矽鋼片一方面速率不高,另一方面對工人的熟練程度要求較高,導致放置矽鋼片的速度不快。此外,由於是人工裝放矽鋼片,不能做多模位加工,導致矽鋼片在注塑的20秒左右時間內,工人通常要等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生產效率高的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包括底座機構、底座機構上的送料機構、送料機構上方的外壓杆組件,所述底座機構上還設有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和衝壓注塑機構,上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和送料機構之間;所述底座機構包括四個支撐腳、四個支撐腳螺杆、底座底板和底座面板,所述支撐腳、底座底板和底座面板通過支撐螺杆連接,用於支撐底座機構上的零件,所述支撐螺杆上還設有支撐腳螺杆螺母,通過旋轉支撐腳螺杆螺母可以調節四個支撐腳的高度,保證底座機構的水平,進而提高矽鋼片的加工精度;所述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上方,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上均設有十六個模位,所述兩個料筒的一側設有料筒滑動軸承杆,用於料筒的滑動;所述上料機構包括上料氣缸和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所述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上設有用於控制矽鋼片片數的行程定位柱和十六個與模位對應的上料杆,所述上料杆的頂部還設有磁鐵,因此具有吸力,行程定位柱的上方還設有脫料板,脫料板對應上料杆開有十六個孔,上料氣缸推動上料龍門架面板上行至行程定位柱與脫料板接觸,吸住矽鋼片;所述下料機構包括治具板,所述治具板設置在治具板導軌上,通過治具板推動氣缸推動,所述治具板對應上料杆開有十六個孔,治具板初始狀態時,上料杆穿在治具板內;所述衝壓注塑機構包括設置在底座機構上的衝壓大龍門架杆和注塑模具,治具板在治具板推動氣缸的推動下,至衝壓狀態,位於注塑模具的上方;所述衝壓大龍門大架杆上設有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上設有衝頭裝置,注塑模具在衝頭裝置的正下方,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在衝壓氣缸的推動下,帶動衝頭裝置將治具板裡的矽鋼片衝壓至注塑模具內;所述外壓杆組件包括位於第一料筒上方的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所述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的上方設有十六個與模位對應的頂針,用於將矽鋼片頂緊,下方設有滑動板等高柱,防止頂針壓入第一料筒過深。[0006]所述十六個模位分成兩列,每列八個模位分成四行,每行相鄰的兩個模位與一個滑塊連接,所述滑塊中間凹陷,兩端凸起,兩端凸起處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模位連接;所述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的一側均設有一個滑塊推動氣缸,每個滑塊推動氣缸上連有兩根滑動連接杆,兩根滑動連接杆分別穿過一列模位的中間位置,所述每根滑動連接杆上均設有四個滑塊推動件,與滑塊的凹陷處連接,用於推動滑塊使滑塊將模位內的矽鋼片壓緊;所述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上還設有滑塊擋板。
[0007]所述治具板的下方還設有治具導正板,治具導正板的下方設有衝頭固定板,衝頭固定板的兩側設有治具行程開關;治具板和治具導正板之間還設有四個垃圾釘。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1、本實用新型採用多模位加工,減少了加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0]2、解決了因工人的熟練程度而影響矽鋼片上料速度的問題;
[0011]3、兩個料筒的設計解決了矽鋼片在注塑過程中不能同時上料的問題,提高了上料效率,節省了上料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並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送料機構的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上料機構的示意圖;
[0016]圖4是在衝壓時治具板和衝頭裝置的示意圖;
[0017]圖5是治具板及其下方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9]如圖1所示的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包括底座機構、底座機構上的送料機構、送料機構上方的外壓杆組件,所述底座機構上還設有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和衝壓注塑機構,上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和送料機構之間,所述底座機構包括四個支撐腳11、四個支撐腳螺杆12、底座底板13和底座面板14,所述支撐腳11、底座底板13和底座面板14通過支撐螺杆12連接,用於支撐底座機構上的零件,所述支撐螺杆12上還設有支撐腳螺杆螺母15,通過旋轉支撐腳螺杆螺母15可以調節四個支撐腳11的高度,保證底座機構的水平,進而提高矽鋼片的加工精度。所述衝壓注塑機構包括設置在底座機構上的衝壓大龍門架杆51和注塑模具50,所述衝壓大龍門大架杆51上設有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上設有衝頭裝置53,注塑模具50在衝頭裝置53的正下方。所述外壓杆組件包括位於第一料筒21上方的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61,所述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61的上方設有十六個與模位I對應的頂針62,用於將矽鋼片頂緊,下方設有滑動板等高柱63,防止頂針62壓入第一料筒21過深。
[0020]如圖2所示的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上方,包括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上均設有十六個模位I,所述兩個料筒的一側設有料筒滑動軸承杆23,用於料筒的滑動。其中,所述十六個模位I分成兩列,每列八個模位I分成四行,每行相鄰的兩個模位I與一個滑塊2連接,所述滑塊中間凹陷,兩端凸起,兩端凸起處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模位連接;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的一側均設有一個滑塊推動氣缸3,每個滑塊推動氣缸3上連有兩根滑動連接杆4,兩根滑動連接杆4分別穿過一列模位的中間位置,所述每根滑動連接杆4上均設有四個滑塊推動件5,與滑塊的凹陷處連接,用於分別推動滑塊2,使滑塊2將模位內的矽鋼片壓緊;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上還設有滑塊擋板6。
[0021]如圖3所示的上料機構,包括上料氣缸和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31,所述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31上設有用於控制矽鋼片片數的四個行程定位柱33和十六個與模位I對應的上料杆32,所述上料杆32的頂部還設有磁鐵,因此具有吸力,行程定位柱33的上方還設有脫料板34,脫料板34對應上料杆32開有十六個孔,上料氣缸推動上料龍門架面板31上行至行程定位柱33與脫料板34接觸,吸住矽鋼片。
[0022]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下料機構包括治具板41,所述治具板41設置在治具板導軌42上,通過治具板推動氣缸43推動,所述治具板41對應上料杆32開有十六個孔,治具板41初始狀態時,上料杆32穿在治具板41內;治具板41在治具板推動氣缸43的推動下,至衝壓處,位於注塑模具50的上方;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在衝壓氣缸的推動下,帶動衝頭裝置53將治具板41裡的矽鋼片衝壓至注塑模具50內。所述治具板41的下方還設有治具導正板44,治具導正板44的下方設有衝頭固定板45,衝頭固定板45的兩側設有治具行程開關46 ;治具板41和治具導正板44之間還設有四個垃圾釘。
[002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0024]1、在啟動開關時,由人工先將矽鋼片裝滿料筒,爾後在滑塊推動氣缸的推動下,滑塊連接杆上的滑塊推動件將滑塊向靠近矽鋼片的位置運動,直到卡住矽鋼片,同時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在氣缸的推動下,將十六根頂針一一頂住矽鋼片,以使矽鋼片更緊密的貼合在一起,為送料做好準備工作;
[0025]2、當料筒中的矽鋼片被裝滿卡住後,上料氣缸推動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一起向上運動,同時安裝在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上的上料杆隨著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一起向上運動,到達行程定位柱與脫料板接觸處停止;
[0026]3、隨後,啟動滑塊推動氣缸,推動滑塊連接杆連接的滑塊,使滑塊與矽鋼片分離,這時,矽鋼片會往下掉至上料杆,被上料杆上的磁頭吸附住,隨後,滑塊推動氣缸復位,繼續卡住第二個矽鋼片,等待第二次的上料;
[0027]4、矽鋼片被上料杆上的磁頭吸附後,上料氣缸往下運動,帶動矽鋼片往下至帶錐度的治具板裡,此時矽鋼片與上料杆分離,完成上料的動作;
[0028]5、啟動治具板推動氣缸,將上好矽鋼片的帶錐度的治具板推送至衝壓處,隨後在衝壓氣缸的推動下,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向下運動,帶動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上的衝頭裝置將帶錐度的治具板裡的矽鋼片衝壓至注塑模具內,垃圾釘保護模具不被衝頭衝壞,待治具行程開關感應到所有矽鋼片都被衝壓到注塑模具內後,氣缸驅動大龍門架活動板向上運動復位,等待下一次的衝壓;
[0029]6、隨後注塑機自動啟動進行注塑,矽鋼片包塑完成,在注塑的同時,下料機構自動工作,注塑一周期完成後,工人會將產品取出,然後工人按啟動鍵,重複第5步驟。[0030]7、在注塑的過程中,1- 4步驟也是同時進行,保證帶錐度的治具板能夠持續對注塑模具進送料。
[0031]8、當第一料筒的矽鋼片注塑完後,矽鋼片的外壓杆組件上的滑動板等高柱能防止頂針壓入料筒過深,工人會將矽鋼片外壓杆組件與第一料筒進行分離,隨後,鬆開第二料筒的料筒定位卡件,將第二料筒推至送料位置,第二料筒中的矽鋼片進行注塑,同時工人會將第一料筒的料筒定位卡件卡緊,使其不能移動,繼續對第一料筒進行裝填矽鋼片,待矽鋼片裝滿後,再將矽鋼片外壓杆組件壓在第二料筒上,以保證每一片矽鋼片都會順利下料。
[0032]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其特徵是:包括底座機構、底座機構上的送料機構、送料機構上方的外壓杆組件,所述底座機構上還設有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和衝壓注塑機構,上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和送料機構之間;所述底座機構包括四個支撐腳(11)、四個支撐腳螺杆(12)、底座底板(13)和底座面板(14),所述支撐腳(11 )、底座底板(13)和底座面板(14)通過支撐螺杆(12)連接,用於支撐底座機構上的零件,所述支撐螺杆(12)上還設有支撐腳螺杆螺母(15),通過旋轉支撐腳螺杆螺母(15)可以調節四個支撐腳(11)的高度,保證底座機構的水平;所述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位於底座機構上方,包括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上均設有十六個模位(1),所述兩個料筒的一側設有料筒滑動軸承杆(23),用於料筒的滑動;所述上料機構包括上料氣缸和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31),所述上料龍門架滑動面板(31)上設有行程定位柱(33)和十六個與模位(I)對應的上料杆(32 ),所述上料杆(32 )的頂部還具有吸力,行程定位柱(33 )的上方還設有脫料板(34),脫料板(34)對應上料杆(32)開有十六個孔,上料氣缸推動上料龍門架面板(31)上行至行程定位柱(33)與脫料板(34)接觸,吸住矽鋼片;所述下料機構包括治具板(41),所述治具板(41)設置在治具板導軌(42)上,通過治具板推動氣缸(43)推動,所述治具板(41)對應上料杆(32 )開有十六個孔,治具板(41)初始狀態時,上料杆(32 )穿在治具板(41)內;所述衝壓注塑機構包括設置在底座機構上的衝壓大龍門架杆(51)和注塑模具(50),治具板(41)在治具板推動氣缸(43)的推動下,至注塑模具(50)的上方;所述衝壓大龍門大架杆(51)上設有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上設有衝頭裝置(53),注塑模具(50)在衝頭裝置(53)的正下方,衝壓大龍門架活動板(52)在衝壓氣缸的推動下,帶動衝頭裝置(53)將治具板(41)裡的矽鋼片衝壓至注塑模具(50)內;所述外壓杆組件包括位於第一料筒(21)上方的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61),所述外壓杆龍門架滑動板(61)的上方設有十六個與模位(I)對應的頂針(62),用於將矽鋼片頂緊,下方設有滑動板等高柱(63 ),防止頂針(62 )壓入第一料筒(21)過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其特徵是:所述十六個模位(I)分成兩列,每列八個模位(I)分成四行,每行相鄰的兩個模位(I)與一個滑塊(2)連接;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的一側均設有一個滑塊推動氣缸(3),每個滑塊推動氣缸(3)上連有兩根滑動連接杆(4),兩根滑動連接杆(4)分別穿過一列模位的中間位置,所述每根滑動連接杆(4)上均設有四個滑塊推動件(5),用於分別推動滑塊(2),使滑塊(2)將模位內的矽鋼片壓緊;所述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上還設有滑塊擋板(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其特徵是:所述治具板(41)的下方還設有治具導正板(44),治具導正板(44)的下方設有衝頭固定板(45),衝頭固定板(45)的兩側設有治具行程開關(4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矽鋼片包塑全自動裝料設備,其特徵是:所述治具板(41)和治具導正板(44)之間還設有四個垃圾釘。
【文檔編號】B29C45/14GK203496215SQ20132050255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8日
【發明者】蘇忠傑 申請人:蘇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