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傳說弱勢兒童紀錄片(兒童電影陽光萌星社即將開拍)
2023-06-23 20:33:52
直面孩子「學藝」的酸甜苦辣,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樣的兒童電影你會關注嗎?
7月中旬,由台州高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臨海市江南長城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兒童電影《陽光萌星社》將於臨海正式開拍。這是繼《陽光夏令營》之後,台州知名影視製作人馬可志出品的第二部陽光系列兒童電影。
馬可志的電影情結
馬可志是黃巖人,從小對武術著迷,從黃巖少體校畢業後,曾經在影視劇組中當過8年武行,參與拍攝了《金鏢黃天霸》、《復仇大世界》等10多部武打影片,在片中擔任武打角色。
在影視圈裡摸爬滾打了8年後,1993年,馬可志毅然離開,回到黃巖辦了一家塑料廠。2008年,台州要拍攝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的電影《留鳥天空》,由於資金短缺,遲遲不能啟動,這觸發了馬可志多年來縈繞於胸的電影情結,於是他以投資人的身份進入劇組,幫助劇組拍完了這部電影。
之後,他在影視製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寬闊,相繼創辦了台州皇家影視發展有限公司、台州高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兩家影視製作公司,並以平均每年一部的產量,陸續拍攝了《蜜橘紅了》、《花園農莊》、《哈囉義烏》、《商魂》等影片。改編自仙居好人戴杏芬事跡的微電影《姐弟》更是在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獲得最佳作品獎、最佳女主角、「十佳製片人」三個獎項。微電影《姐弟》是電影《一輩子的姐弟》的精華版,目前,《一輩子的姐弟》即將在院線上映。
去年9月,由台州高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陽光夏令營》入圍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優秀新片展播,還被廣電總局作為兒童重點題材予以獎勵,隨後在央視六套欄目播出,目前已進入市場。
根植台州大地,講述台州好故事
當下,「沒有票房、無處放映」似乎是國產兒童電影的最大困局。相對於商業電影來說,兒童影視作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馬可志為何要堅持做兒童系列電影?
國內少年兒童及其家長對兒童電影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從市場票房來看,大部分都是好萊塢電影,只在暑期檔和賀歲檔只零星看到一兩部兒童電影。
馬可志說:「每個時代的人腦海中都會有那個時代兒童電影的烙印,比如三毛,比如張嘎、潘冬子。反觀當下,卻沒有一部國產兒童電影為新一代的孩子們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銀幕形象。今天的孩子們記憶中的電影人物幾乎都是動畫形象或是外國角色。我們中國的文化需要傳承,而台州大地上也有許多感動人心的好素材,我想把台州好故事挖掘出來,儘量用影視方式展現出來。」
馬可志認為,製作出能夠打動孩子的電影一定是與他們的心靈進行溝通的電影。「陽光系列兒童電影定位在三個關注,即『關注兒童,關注家庭,關注未來』。新時代的兒童電影必須著眼於現實生活,去年火爆螢屏的《虎媽貓爸》就是從當下子女教育問題切入獲得成功。時下,課外藝術類教育越來越受青睞,家長和孩子對於該不該『學藝』、要不要『學藝』的分歧不斷。《陽光萌星社》就是把學藝熱潮中所存在的矛盾擺到檯面上,看藝考熱背後的酸甜苦辣,讓大人用孩子的目光看世界,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去體悟孩子成長中的陣痛,去了解孩子的內心。」
希望加大對文化產業的培植力度
馬可志還經營著星影視藝術中心,他牽頭引進了華邁文化產業園區,從文化創意、演員培訓等多方面發展文化產業。
「台州的影視基礎比較薄弱,經過很多人多年的努力,現在在影視製作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影視行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政府培植,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加大對影視行業的扶持力度,讓台州影視業更加彭勃發展。」馬可志說。
目前《陽光萌星社》的小演員還在海選招募中,報名6月20日截止。他希望,未來把星影視藝術中心打造成台州的童星夢工廠,讓台州成為國內兒童影片的一個產量基地。「困難是一定的,做什麼事情,不難不叫事情。2015製作完成的《陽光夏令營》就是『陽光』系列兒童電影的一塊試金石,良好的市場反饋,堅定了我們要把『陽光』系列做下去的決心,我們會爭取把『陽光』系列做成兒童電影獨一無二的IP。」
據悉,《陽光萌星社》拍攝周期為兩個月,大約在今年年底就能和大家見面。
台州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動人的故事在這片大地上不斷湧現。仙居孝心少年曹貴林9年來照顧腦癱媽媽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下一步,馬可志要把曹貴林的故事拍成電影,目前劇本已基本成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