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湟源縣(喜迎二十大湟源縣)
2023-05-17 04:30:56 3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在全縣營造良好文藝氛圍,湟源縣文聯舉辦「喜迎二十大·共話湟源美」主題徵文比賽,本次徵文比賽共有51名作家和寫作愛好者參與,收到投稿作品84篇,評選出各類優秀作品36篇,參賽作品充分展現了湟源縣各族人民群眾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風貌。
感恩奮進憶十年
作者:張風英
歷史永遠看不清,但用心就能感受到,時間一直向左,每個人都在匆匆忙忙之間經歷歲月的洗禮。
依稀記得二十八年前,第一次踏上湟源這片陌生的熱土,不承想這一來,湟源便成了我的第二故鄉。而我最美的時間就是在近十年裡,伴隨著歷史的車轍,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印記。我是歷史潮流的親歷者,也是旁觀者。
驀然回首,十年就是彈指一揮間,雖感覺歲月匆匆,雖然有自我感覺收穫累累,但是細想,如果沒有國泰民安的歲月安好,個人的理想和信念無從談起;恰好遇到了好的國家政策,如同階梯,將我們運向生命的高處,否則即便拼盡全力,個人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回望十年前,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五年過渡期內保持健康扶貧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鞏固和拓展健康扶貧成果的東風,通過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持續推動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讓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逐步把振興醫療衛生事業的側重點放到縣級醫院。於是借著青海和上海是對口幫扶省份的東風,許多醫師被推選到上海進修學習,何其有幸,2011年我成為其中的一員,上海是我們超聲專業的發源地,抱著一種尋根求源的態度,以及院領導的期望,在省市領導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東去的列車,這是我第一次走出青海進修學習,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通過不斷的學習,讓我不斷開闊了眼界,半年後,我收穫滿滿回到了湟源,當時也是恰逢遼寧與青海的對口幫扶計劃,從受援醫院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準施策的思路開展具體工作,推動縣級醫院高質量發展。幸運的是在醫院的大力支持協調下,我們科室也迎來了一位來自瀋陽盛京醫院的韓冰教授為期三個月的幫扶對口,韓教授克服了個人高原缺氧、生活不習慣、語言溝通障礙等等困難,積極給我們科室人員進行講課、疑難病例會診、和臨床科室積極溝通解,使超聲與科室之間更加和諧;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起開展了頸動脈彩超、腔內超聲檢查,不僅僅為醫院填補了檢查項目的空白,同時給臨床大夫評估高血壓和糖尿病對血管的損傷程度的判斷提供了客觀依據。對於難以憋尿的婦女就是一種福音。從此,科室開始走向了快速發展之路。
2012年,對我個人而言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我正式開始管理科室,是院領導的信任,也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另一個平臺。萬事開頭難,除了面對陌生的管理崗位,還有醫院的二甲覆審工作,當我從焦頭爛額的開端到科室所有的資料一應俱全,還要完成日常的所有的檢查工作,整個團隊和我並肩作戰,最終順利通過檢查。雖然很不容易,但是自此,無論是科室還是自己都走上了更為規範、有目標、有要求的道路,道路且長,希望更多,美好的未來在向我們發出橄欖枝。在各種項目的支持下,2015年去北京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心臟四個月;2018年去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修學習管理等近三個月時間,對自己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與此同時,科室在持續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工作的政策支持下,在醫院的努力牽線搭橋,科室逐步開展了肺功能檢查、動態血壓監測等等新項目。超聲領域內,憑藉各種項目幫扶計劃,這十年裡科室人員平均每個人外出進修三至六個月的學習機會至少兩次,科室人員由原來在編的三人通過考試變成了十二人,每年都有新技術開展。2015年、2018年原瀋陽軍區202醫院牛樂軍教授前來幫扶,2020年又有南京六合區醫院的餘金華老師和北部戰區總醫院的張筠教授對口幫扶,除了進行超聲各項檢查的規範化培訓外,開展的新技術方面:腎囊腫的穿刺硬化治療、超聲引導下腹腔積液穿刺置管引流術、肝臟、膽囊、甲狀腺超聲造影、肩關節、膝關節超聲檢查,這在我省縣級醫院是比較前沿的技術了,既方便了本地患者,也補齊了科室的短板。同時隨著參加省市級超聲會議,科室的業務發展迅速,不斷提高了理論知識,同時科室注重自身的發展,通過進修、參會、多渠道自學專業知識,結合臨床所需,不斷開展新技術,科室和個人的發展有目共睹,先後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及集體榮譽獎勵,於患者、醫院、個人及集體都是雙贏的狀態,也是穩步上升的階段。
從2016年開始,我們醫院響應國家醫療政策,和鄉衛生院形成醫聯體,藉此機會我們科室每年都根據鄉衛生院的要求進行技術幫扶工作,並進行人員的培訓帶教工作,使衛生院的人員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不斷縮小城鄉醫療服務水平差距,除了加強分級診療體系,同時也儘可能做好縣域龍頭的科室工作,以綿薄之力為努力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的目標而奮鬥者。
我和科室的發展就是我們醫院每一個科室每一位醫護人員的縮影,都在各自領域中鍥而不捨的努力前行,許多科室成為重點科室,新大樓不斷拔地而起,儀器不斷更新、添加;新技術不斷開展,同時還得到國際友人柏大偉先生的支持,每一個科室的進步都是醫院發展的腳步,更可喜的是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科室獲得省縣重點學科,我們醫院被選入國家衛健委全國首批「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程縣醫院的名單,醫院和科室將有更好的發展機遇。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我們淪落為時間的河床,在河床上,我們一如舞者,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現實的河床上,心懷著夢想,努力奮進。在歷史的洪流裡,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在高處,時間在後面推著我們一步一步拾級而上。
沒有雨露草不生,沒有陽光樹不長,是我們在國家的懷抱裡大步流星地前行,也是國家的日益強大讓我們更加信心滿懷。回望十年,心懷感恩、感動,成績屬於昨天,從今年開始,我的身份從科室主任轉變為學科帶頭人,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必將錨定好精準的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專攻術業,以優異的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來源:湟源縣融媒體中心
監製:高照華
責編:劉幸海
編輯:馮麗晨、仲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