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3:32:01 2
專利名稱: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魚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繞線輪魚竿從出線方式來分,一般有兩種,一種為竿內出線方式,在魚竿最粗一節的前端與繞線輪之間設置出線孔,另一種為外出線方式,在竿節外設置出線環,通常稱稱為投竿或海竿。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現有技術繞線輪魚竿,內出線方式出線孔設置在魚輪前端,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傷線、亂線,穿引線、出線困難等問題,同時解決外出線方式魚竿容易出現伸縮時將線環撞擊脫落和垂釣時容易將鉤線纏繞在竿線或出線環上及不便收藏, 換節維修困難等問題。本發明由魚竿(I)、竿底堵頭(2)、繞線輪(3)構成,其特徵在於當魚竿(I)為管內出線的魚竿時,在竿底堵頭(2)和繞線輪(3)之間的魚竿(I)上設置有出線孔(4)。出線孔(4)處裝有便於魚線運動的滑輪(11)。在竿底堵頭(2)前端的出線孔(4) 處的魚竿⑴內增設有竿節限位導線塊(5)。竿節限位導線塊(5)有導線孔⑶和導線腔(9),導線腔(9)位於魚竿⑴內的出線孔⑷處,竿節限位導線塊(5)與魚竿⑴為固定放置或活動放置,竿節限位導線塊( 5)上有限位槽(10),在魚竿(I)內的相應部分設置有與限位槽(10)配合的凸起部分。魚線(6)通過多節竿節組(7)的內孔、竿節限位導線塊(5)、 出線孔(4)繞在反向使用的繞線輪(3)上。當魚竿(I)上的多節竿節組(7)為竿外環出線的魚竿時,不設出線孔(4),將竿節限位導線塊(5)與竿底堵頭(2)合為一體。本發明的益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取出線孔倒置的內出線方式,出線孔(4)設在上繞線輪(3) 下部的魚竿(I)上,並在竿底堵頭(2)前端增設了竿節限位導線塊(5),使用時不傷線、亂線,出線順暢,既可製作成海竿、機竿又可製作成帶繞線輪的手竿,充分發揮了內出線釣組釣力大的特點,便於收納、維修,可象手竿一樣換節,十分方便。當魚竿增設竿節限位導線塊(5)後,可有效避免投竿在收節時將導線環撞松、撞落的現象出現.
圖I---本發明的原理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組裝局部示意圖
圖3—一本發明竿節限位導線塊結構示意圖
圖4一一本發明帶滑輪的原理局部示意圖
圖中
I魚竿2---竿底堵頭 3---繞線輪4----出線孔5-—竿節限位導線塊
6—魚線 7—多節竿節組 8—導線孔9—導線腔 10—限位槽11---滑輪
實施例本發明魚竿(I)採用玻璃鋼、碳素等材料,出線孔(4)為圓孔或橢圓孔,孔邊鑲嵌弧形平滑耐磨的金屬或非金屬邊圈,在出線孔(4)的過線邊也可加裝便於魚線滑動的滑輪(11),多節竿節組(7)的最細一節的前端加裝有金屬套,竿節限位導線塊(5)採用非金屬材料,用模具加工,導線孔(8)的邊沿裝嵌有平滑耐磨的金屬或非金屬邊,本發明的其它部分採用現有技術方法加工即可。權利要求
1.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由魚竿(I)、竿底堵頭(2)、繞線輪(3)構成,其特徵在於當魚竿(I)為管內出線的魚竿時,在竿底堵頭(2)和繞線輪(3)之間的魚竿(I)上設置有出線孔(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其特徵在於出線孔(4)處裝有便於魚線運動的滑輪(11)。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其特徵在於在竿底堵頭(2)前端的出線孔(4)處的魚竿(I)內增設有竿節限位導線塊(5)。
4.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其特徵在於竿節限位導線塊(5)有導線孔⑶和導線腔(9),導線腔(9)位於魚竿⑴內的出線孔⑷處,竿節限位導線塊(5)與魚竿(I)為固定放置或活動放置,竿節限位導線塊(5)上有限位槽(10),在魚竿(I)內的相應部分設置有與限位槽(10)配合的凸起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內出線魚竿,其特徵在於當魚竿(I)上的多節竿節組(7)為竿外環出線的魚竿時,不設出線孔(4),將竿節限位導線塊(5)與竿底堵頭(2)合為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魚具技術領域。主要解決現有技術魚竿易傷線、亂線和出線困難等問題。本發明採取出線孔倒置的內出線方式,出線孔(4)設在上魚輪(3)下部的魚竿(1),並在竿底堵頭(2)前端增設了竿節限位導線塊(5),使用時不傷線、亂線,出線順暢,既可製作成海竿、機竿又可製作成帶繞線輪的手竿,充分發揮了內出線釣組釣力大的特點,便於收納、維修,可象手竿一樣換節,十分方便。當魚竿增設竿節限位導線塊(5)後,可有效避免投竿在收節時將導線環撞松,撞落的現象出現.本發明適用於各種帶繞線輪的魚竿使用,適合於魚竿生產企業生產。
文檔編號A01K87/04GK102919205SQ2011102251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8日
發明者金平, 金超毅 申請人: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