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4:25:11 1
專利名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中草藥藥方,具體涉及到治療的配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療程短、療效高、治癒率高,並能徹底根治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配方。
本發明是採用如下配方配製而成黃連1~4克、烏梅10~20克、廣木香5~10克、炒乾薑3~6克、炒白朮6~12克、炒蒼朮8~16克、仙鶴草18~30克、敗醬草12~18克、炙甘草6~10克、馬齒莧20~30克、酒白芍10~14克、黨參12~18克、阿膠10~12克、當歸15~22克、車前子8~12克、吳萸6~10克、防風2~6克、葛根7~12克、澤瀉6~10克、旱蓮草10~14克、炙黃芪6~10克、白槿花4~8克、生山楂3~7克。
本發明可製成丸劑、片劑,也可直接煮成湯劑飲服。
本發明是以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為主攻,併兼以施治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均有較好的效果,本方劑經臨床試用證實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及個人不良反映,臨床試用中一般以每日一劑煎服,共服用二十八劑為全療程,其臨床資料表明治癒率約95%,有效率約98.5%。因而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具有療程短、療效高、治癒率高的特點。
本發明配方的治療過程中除以本方為主外,還可結合西藥進行輔助治療,患者可以服用適當維生素B片、維生素C片,主要是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也可輔以水楊酸偶氮磺胺呲啶,它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據有關資料報導證實它對病程的緩解有一定作用;又以市面上藥店都有出售的培菲康膠囊和乳酸菌片,該藥是能在腸道內調節正常群體失調和平衡作用的,有關資料報導也承認它的一定作用和地位。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接受治療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應注意幾個問題1、注意休息,要藥勞逸結合。切忌勞累過度,要儘量地提高休息的質量,對藥效和營養的有效吸收有一定的幫助;2、自我調節,平衡心理,消除障礙。應保持心情開朗,多參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3、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均衡。飲食以清淡型為主,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增加人體免疫力有助於疾病的早日康復,切忌飲食生冷、辛辣的刺激食物以及油膩、煎炸和影響消化的食品;4、非熟食受潮過期等變質食物禁忌食用,綠茶、酒類儘量少喝,煙儘量少吸;5、適當地參加體育運動鍛鍊。
權利要求
1.一種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在於,它是採用如下組份配製而成黃連1~4克、烏梅10~20克、廣木香5~10克、炒乾薑3~6克、炒白朮6~12克、炒蒼朮8~16克、仙鶴草18~30克、敗醬草12~18克、炙甘草6~10克、馬齒莧20~30克、酒白芍10~14克、黨參12~18克、阿膠8~12克、當歸15~22克、車前子8~12克、吳萸6~10克、防風2~6克、葛根7~12克、澤瀉6~10克、旱蓮草10~14克、炙黃芪6~10克、白槿花4~8克、生山楂3~7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配方中,其組份具體採用如下配方,黃連3克、烏梅15克、廣木香6克、炒乾薑5克、炒白朮10克、炒蒼朮12克、仙鶴草25克、敗醬草15克、炙甘草8克、馬齒莧25克、酒白芍12克、黨參15克、阿膠10克、當歸18克、車前子10克、吳萸8克、防風4克、葛根10克、澤瀉8克、旱蓮草12克、炙黃芪8克、白槿花6克、生山楂5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配方是採用如下成分配製而成由黃連、烏梅、廣木香、炒乾薑、炒白朮、炒蒼朮、仙鶴草、敗醬草、炙甘草、馬齒莧、酒白芍、黨參、阿膠、當歸、車前子、吳萸、防風、葛根、澤瀉、旱蓮草、炙黃芪、白槿花、生山楂。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具有療程短、療效高、治癒率高和無副作用的特點;治癒後不易復發,可廣泛用於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併兼以施治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均有較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P1/00GK1442187SQ0311416
公開日2003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9日
發明者林雲毅 申請人:林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