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乙蟲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具有增效殺蟲作用的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5:55:06
專利名稱::含有乙蟲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具有增效殺蟲作用的組合物的製作方法含有乙蟲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具有增效殺蟲作用的組合物
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的農藥組合物,是以乙蟲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為有效成分,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適合用於防治水稻稻飛蝨、稻縱巻葉螟和小菜蛾。技術背景乙蟲腈,英文通用名為ethiprole。是一種新型吡唑類殺蟲劑,殺蟲譜廣。通過幹擾Y-氨基丁酸(GABA)介導的氯離子通道,從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CNS)正常活動使昆蟲致死。該藥對昆蟲GABA氯通道的素服束縛?比對脊椎動物更加緊密,因而提供了很高的選擇毒性。它的作用機制不同於擬除蟲菊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等主要的殺蟲劑家族,幾乎沒有與多數現存殺蟲劑產生交互性的機會。因此,它是抗性治理的理想後備品種,可與其它化學家族的農藥混配、交替使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簡稱甲維鹽,英文通用名為emamectinbenzoate。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屬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本品高效、廣譜、殘效期長,為優良的殺蟲殺蟎劑,其作用機理阻礙害蟲運動神經信息傳遞而使身體麻痺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為主,對作物無內吸性能,但所有效滲入施用作物表皮組織,因而具有較長殘效期。對防治鱗翅目害蟲有極高活性,與菊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沒有交互抗性,在土壤和中易降解無殘留,不汙染環境,在常規劑量範圍內對有益昆蟲及天敵、人、畜安全,可與大部分農藥混用。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化學防治是防治害蟲的主要有效手段。通過化學防治害蟲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容易產生抗藥性的害蟲通常是繁殖量大、世代重疊明顯的害蟲。如飛蝨、魅蟲、紅蜘蛛、小菜蛾等。'水稻稻飛蝨是水稻三大害蟲之一,主要危害水稻,並能傳播水稻病毒病,常造成毀滅性災害。水稻稻飛蝨甚至可以遠距離遷飛,是我國及南亞、東南亞、日本等國水稻上的重要害蟲。在有些嚴重的區域,常規農藥成分如有機磷中的辛硫磷、氨基甲酸酯類的異丙威等,單獨防治已經幾乎沒有什麼效果了。水稻稻縱巻葉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害蟲,也是水稻三大害蟲之一,在我國南北水稻區均危害嚴重,以幼蟲鑽蛀水稻莖杆,造成枯心苗或白穗,水稻易倒伏,空癟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可導致嚴重減產。在我國以往主要使用髙毒農藥甲胺磷和對硫磷防治稻縱巻葉螟。我國2007年禁止5種高毒農藥在水稻上的使用後,水稻稻縱巻葉螟的防治成為一個難題。常用三唑磷等替代藥劑對稻縱巻活性較低,菊酯類農藥對魚高毒,不推薦在水稻上使用。由於抗性的產生,常用殺蟲雙、殺蟲單常用濃度使用對其已經沒有什麼效果。小菜蛾是我國南方蔬菜生產上的第一大害蟲。其主要通過幼蟲取食葉片為害。嚴重時葉片被食成網狀,降低食用價值,影響經濟效益。由於其世代重疊很嚴重,因此該害蟲對藥劑的抗性來得很快。以往常用防治小菜蛾的一些高效的藥劑如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現在單獨使用已經無效。現在只能使用昂貴的進口產品進行防治,成本很高。對於防治農業上產生抗性的害蟲,一種辦法是推出新的與現有品種無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而且永遠都比不上害蟲產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調整、不同農藥輪換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難真正起到明顯的效果。不同類別品種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或害蟎很常見的辦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生物測定和實際應用的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復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於明顯提高了實際防治效果,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同時不同類別的有效成份,其作用特點各不相同,作用機理、對害蟲的作用位點也不一樣,從而大大的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綜合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目前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復配及應用尚無人報導過。
發明內容為了防治農業上產生抗性的稻飛蝨、稻縱巻葉螟、小菜蛾,我們以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成分進行了相互復配的增效研究。試驗採用的稻飛蝨、稻縱巻葉螟、小菜蛾為測試對象,具體方法為1)稻飛蝨(褐飛蝨Nilaparvatalugens)試驗藥劑由我公司研究部將原藥配製成需要的試驗藥劑。試驗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4.7-2006》。試蟲為採自田間的稻飛蝨(褐飛蝨)蛹,溫室內用水稻苗飼養三代,挑選生長均勻一至的四齡若蟲,接入置放水稻嫩苗(用棉花球保溼處理)的直徑12釐米的培養皿,每皿接已麻醉若蟲30頭,每處理接5個皿,用potter噴霧塔在50PSI壓力下噴霧,每次噴一個皿,每皿噴藥液3毫升。一般每個處理設置6~7個濃度梯度。待蟲子甦醒後,將處理過的培養皿放入25'C,12H/12H光照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檢査死蟲數,計算死亡率。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用DPS數據處理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LC50,以此來評價供試藥劑對試蟲的活性。混劑的共毒係數(CTC值)按下列公式計算,S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式中-ATI—混劑實測毒力指數;S—標準殺蟲劑的LC50,單位為毫克每升(mg/1);M—混劑的LC50,單位為毫克每升(mg/1);TTI=TIAxPA+TIBxPB式中T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IA—-A藥劑毒力指數;PA——A藥劑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單位為百分率;TIB——B藥劑毒力指數;PA——B藥劑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單位為百分率。ATICTC=-xlOOTTI式中CTC----共毒係數;ATI--混劑實測毒力指數;T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復配劑的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CTC《80表現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2)稻縱巻葉螟(稻縱巻葉螟CnaphalocrocismedialisGuenee)試驗藥劑由我公司研究部將原藥配製成需要的試驗藥劑。試驗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4.7-2006》。試蟲為採自田間的稻縱巻葉螟成蟲,室內用稻苗飼養,採用第一代孵化的幼蟲。挑選生長均勻一致的幼蟲,接入置放新鮮稻葉的直徑12釐米的培養皿。每皿放入10頭稻縱巻葉螟。每處理5個皿。用Potter噴霧塔在50PSI壓力下噴霧。每次噴一個培養皿,每皿噴藥液3毫升。噴完後快速涼幹稻葉後放入25'C,12H/12H光照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檢査死蟲數,計算死亡率。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一般每個處理設置6個濃度梯度。統計方法同上。3)小菜蛾(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試驗藥劑由我公司研究部將原藥配製成需要的試驗藥劑。試驗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4.7-2006》。試蟲為採自田間的小菜蛾的蛹,室內用蘿蔔苗飼養,採用第一代孵化的幼蟲。挑選生長均勻一致的三齡幼蟲,接入置放新鮮小白菜的直徑12釐米的培養皿。每皿放入30頭小菜蛾幼蟲。每處理5個皿。用Potter噴霧塔在50PSI壓力下噴霧。每次噴一個培養皿,每皿噴藥液3毫升。噴完後快速涼幹白菜葉後放入25'C,12H/12H光照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檢査死蟲數,計算死亡率。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一般每個處理設置6個濃度梯度。統計方法同上。4)稻飛蝨、稻縱巻葉螟、小菜蛾的測定結果分別見表1、表2和表3。表1不同處理對稻飛蝨的毒力測定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表2不同處理對稻縱巻葉蟲冥的毒力測定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表3不同處理對小菜蛾的毒力測定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從表1中看出,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復配,對稻飛蝨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配比為30-5:1時共毒係數可達到200以上。從表2中看出,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復配,對稻縱巻葉螟很高的增效作用。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配比為30-5:1時共毒係數可達到200以上。從表l中看出,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復配,對小菜蛾有較髙的增效作用。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配比為30-5:1時共毒係數可達到17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應用實例一稻飛蝨試驗l2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乙蟲腈2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十二垸基苯磺酸鈣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環已酮3%二甲苯至100%將活性成分、乳化劑和助劑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器中,攪拌均勻,製得2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該配方按10克/畝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2.6%,20%乙蟲腈懸浮劑劑和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68.3%和72.0%。應用實例二稻飛蝨試驗21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乳劑乙蟲腈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十二垸基苯磺酸鈣4%苯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4%黃原膠1%去離子水至100%將活性成分、乳化劑和增稠劑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器中,攪拌均勻,製得1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乳劑。該配方按15克/畝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6.8%,10%乙蟲腈懸浮劑劑和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64.3%和75.0%。應用實例三稻縱巻葉螟試驗65%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乙蟲腈6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5%木質素磺酸鈉3%烷基奈磺酸鈉2%十二垸基硫酸鈉5%尿素5%高嶺土至100%將活性成分、分散劑、潤溼劑、崩解劑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成可溼性粉劑,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擠壓造料。經乾燥篩分後得到65%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該配方按3克冶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7.3%,10%乙蟲腈懸浮劑劑和1V。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65.8%和76.1%。應用實例四小菜蛾試驗2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懸浮劑乙蟲腈2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聚萘甲醛磺酸鈉鹽2%乙二醇5%黃原膠5%水至100%將活性成分、分散劑、潤溼劑和水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高速剪切後得到21%乙蟲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懸浮劑。該配方按10克浪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8.8%,20%乙蟲腈懸浮劑劑和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69.1%74.2%。權利要求1、一種農藥組合物,有效成份由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組成,乙蟲腈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質量比例在30∶1-5∶1之間。2、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組合物,實際應用時製成不同的應用劑型,包括乳油,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3、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組合物,有效成份在製劑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在1%—80%之間。全文摘要該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由乙蟲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組成,用於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適合用於防治水稻稻飛蝨、稻縱卷葉螟和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文檔編號A01N43/90GK101401580SQ20081018136公開日2009年4月8日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8日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8日發明者建孔,曹明章,朱衛鋒,王文忠,王新軍,羅才宏申請人: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