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3:07:21 2
專利名稱: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
現有技術中,在我國只有單噴嘴斜擊式裝置,整機效率僅能達41.5,其發電機是用電動機逆轉發電,相應效率僅達54.5%,由於整機運行時受力不平衡,機組壽命短,控制系統在逆行中也易失穩。故迄今缺乏效率高,耐久性強,逆行穩定可靠的機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採用雙噴嘴或多噴嘴解決受力均勻問題,提高效率,增加使用壽命,穩定性好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達到的一種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它包括有電機、水輪機,來流連接管及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在水輪機的外面設有一底座,水輪機安裝在底座內,電機安裝在底座的上面,水輪機的軸向上伸出底座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水輪機軸上固接有水輪機轉輪,轉輪的底部安裝在卡圈上,水輪機的底座上對稱開有偶數噴嘴孔,噴嘴孔內插有楔形噴嘴,來流連接管以空中弧線形式與噴嘴相連,在底座向上連接有空心走線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達到前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中所述的轉輪由若干個水鬥組成,各水鬥間隙一致,均勻分布於水輪機軸的周圍的卡圈內,卡圈的內表面為波浪狀,水鬥的一側與卡圈內波浪面相吻合處點焊,水鬥的相對另一側與水輪機軸固定連接。
前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就安裝在支架上。
前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中所述的偶數噴嘴孔最好為二個、四個、六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使機組轉輪結構受力平衡,延長機組壽命,減少機組振動,來流連接管採用空間曲線流道,水流流道順暢,沿程損失減少,減少水頭損失,節約材料,採用水鬥定位卡環,水鬥分布均勻受力均勻,效率提高。電機引線和控制器均設於支架上,使整機工作方便、安全,機組綜合效率由0.415提高至0.57-0.60。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附圖及實施例詳細給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鬥卡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為四噴嘴時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如
圖1、圖2為兩噴嘴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它包括有電機1、水輪機2,來流連接管3,在水輪機2的外面設有一底座4,水輪機2安裝在底座4內,電機1用螺栓在底座4的上面,水輪機2的軸向上伸出底座4與電機1的輸出軸相連,使它們同步運動,水輪機2軸上固接有水輪機轉輪5。如圖3轉輪5由若干個水鬥6組成,各水鬥6間隙一致,均勻分布於水輪機軸的周圍,水輪機2的底座4上對稱開2有噴嘴孔7,噴嘴孔7內插有楔形噴嘴8,噴嘴8即與來流(輸水)連接管3密封連接,來流連接管3以空中弧線形式與噴嘴7相連,在底座4上連接有支架9,支架9內為空心可走線,控制線均安置在支架9內,控制器10就安裝在支架9上,卡圈11的內圈表面為波浪狀,水鬥6的一側與卡圈11內波浪面相吻合處點焊,水鬥6的相對一側與水輪機2軸固定連接。當水頭差為14M時其流量為0.009M3/S,發電機出力為700W;當水頭差為18M時米,流速為0.010M3/S,發電機出力為900W。
如圖4為有四噴嘴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結構示意圖,其工作過程同上所述。
權利要求1.一種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它包括有電機、水輪機,來流連接管及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在水輪機的外面設有一底座,水輪機安裝在底座內,電機安裝在底座的上面,水輪機的軸向上伸出底座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水輪機軸上固接有水輪機轉輪,轉輪的底部安裝在卡圈上,水輪機的底座上對稱開有偶數噴嘴孔,噴嘴孔內插有楔形噴嘴,來流連接管以空中弧線形式與噴嘴相連,在底座向上連接有空心走線支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輪由若干個水鬥組成,各水鬥間隙一致,均勻分布於水輪機軸的周圍的卡圈內,卡圈的內表面為波浪狀,水鬥的一側與卡圈內波浪面相吻合處點焊,水鬥的相對另一側與水輪機軸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器就安裝在支架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偶數噴嘴孔最好為二個、四個、六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斜擊式微型水力發電機裝置,它包括有電機、水輪機,來流連接管及控制器,在水輪機的外面設有一底座,水輪機安裝在底座內,電機固裝在底座的上面,水輪機的軸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水輪機軸上固接有水輪機轉輪,轉輪的底部安裝在卡盤,水輪機的底座上對稱開有噴嘴孔,噴嘴孔內插有楔形噴嘴,來流連接管以空中弧線形式與噴嘴相連,在底座上向上連接有空心走線支架。
文檔編號F03B1/00GK2327799SQ97247378
公開日1999年7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30日
發明者柴恭純 申請人:柴恭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