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相變蓄熱通風複合牆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3:09: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物複合牆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太陽能相變蓄熱通風複合牆體。
背景技術:
目前, 隨著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越來越大,環境危機、能源危機威脅到人類的生活與發展,各國越來越重視建築節能的問題,綠色節能建築成為未來建築發展的方向。綠色建築的重要特點之一,既消耗儘量少的能源與資源,給環境帶來最少的影響,同時給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適的建築環境。而傳統的建築牆體, 主要是承重或隔熱保溫的功能,並不能實現對能源的有效利用。
而隨著太陽能利用的不斷普及,如何對建築物牆體進行綜合設計, 充分利用太陽能與建築物的能量, 儘可能使建築物牆體具有蓄熱、保溫、傳熱、通風等功能, 既美化了整體建築, 又使整個建築的能耗降到最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為使用者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於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太陽能相變蓄熱通風複合牆體,目的是使建築物牆體具有蓄熱、保溫、傳熱、通風等功能,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相變蓄熱通風複合牆體,其包括無機玻璃鋼主牆體、弧形透明玻璃、內框板和太陽能集熱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的中心高度方向上設置有通風管腔,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的陽面設置有弧形透明玻璃,所述的弧形透明玻璃卡設在內框板上,所述的內框板伸入設置在無機玻璃鋼主牆體內的通風管腔內,所述的內框板與弧形透明玻璃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有內玻璃腔,所述內玻璃腔內設置有多個所述太陽能集熱管,所述的內玻璃腔通過連接管一與通氣管連通,所述的內玻璃腔通過連接管二與相變蓄熱器連通,相變蓄熱器內設置有相變材料,所述相變蓄熱器設置在所述通氣管內,所述的通風管連通室內。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的背面上還設置有與通風管腔連通的背面吸氣孔。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通風管腔的上端與設置在建築物頂端的煙囪連通。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的相變蓄熱器上連通設置有冷水管和熱水管。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相變蓄熱器上與連通管二相對的一端設置有出氣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能不僅可以使建築物牆體具有蓄熱、保溫、傳熱功能,而且,還有效的提高通風效果,能夠使整個建築的能耗降到最低,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為使用者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其不但可以隔熱, 而且可以通過其牆體內通風管腔進行牆體散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無機玻璃鋼主牆體,2、弧形透明玻璃,3、內框板,4、通風管腔,5、通氣管,6、相變蓄熱器,7、相變材料,8、冷水管,9、熱水管,10、出氣管,11、連通管一,12、連通管二,13、內玻璃腔,14、背面吸氣孔,15、太陽能集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相變蓄熱通風複合牆體,其包括無機玻璃鋼主牆體1、弧形透明玻璃2、內框板3和太陽能集熱管1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1的中心高度方向上設置有通風管腔4,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1的陽面設置有弧形透明玻璃2,所述的弧形透明玻璃2卡設在內框板3上,所述的內框板3伸入設置在無機玻璃鋼主牆體內的通風管腔內,所述的內框板3與弧形透明玻璃2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有內玻璃腔13,所述內玻璃腔13內設置有多個所述太陽能集熱管15,所述的內玻璃腔13通過連接管一11與通氣管5連通,所述的內玻璃腔13通過連接管二12與相變蓄熱器6連通,相變蓄熱器6內設置有相變材料7,所述相變蓄熱器6設置在所述通氣管5內,所述的通風管5連通室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無機玻璃鋼主牆體1的背面上還設置有與通風管腔連通的背面吸氣孔14。所述通風管腔4的上端與設置在建築物頂端的煙囪連通。比如,可以在建築物頂部設計2-3m高的玻璃造型的煙囪與複合牆體的通風管腔接通,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強化通風,由於設置了背面吸氣孔, 當太陽光照射強烈時牆體吸熱, 複合牆體內的空氣受熱體積膨脹, 再加上樓頂玻璃煙囪的熱效應加快了複合牆體內受熱空氣的快速向高空釋放, 從而可以不斷地帶走牆體吸收的熱能, 減少牆體向室內的熱傳導,促進了背面吸氣孔與煙囪的有效空氣流通,提高了散熱通風效果。而在冬季時,太陽能集熱管可以吸收太陽能,內玻璃腔13內的熱空氣與室內的空氣通過通氣管5連通,可以實現對建築物室內進行供暖,將太陽能進行有效利用。
為了便於對太陽能進行蓄熱,提供生活熱水,所述的相變蓄熱器上連通設置有冷水管8和熱水管9。所述相變蓄熱器上與連通管二相對的一端設置有出氣管10。
本實用新型能不僅可以使建築物牆體具有蓄熱、保溫、傳熱功能,而且,還有效的提高通風效果,能夠使整個建築的能耗降到最低,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為使用者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