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
2023-05-31 03:14:01 1
專利名稱: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製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醯胺纖維俗稱尼龍(Nylon),英文名稱Polyamide (簡稱PA),密度I. 15g/cm3;,是分子主鏈上含有重複醯胺基團一 [NHC0] —的熱塑性樹脂總稱。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種多,產量大,應用廣泛,其命名由合成單體具體的 碳原子數而定。是美國著名化學家卡羅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組發明的。尼龍,是聚醯胺纖維(錦綸)的一種說法,可製成長纖或短纖。
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子和機械等行業的設備部件向輕量化和小型化發展的趨勢, 開發高流動可快速成型的尼龍材料成為新品開發的熱點。在申請號為201110233490. 6的中國專利中描述了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合成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在尼龍分子中引入枝鏈結構,使得支鏈尼龍在力學性能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熔體流動性和衝擊強度較線性尼龍有成倍的提高,有效解決了線性尼龍流動性不好的問題。此專利採用水作引發劑,聚合時間較長,反應溫度高,聚合壓力高,能耗大,從而使支鏈尼龍合成成本高,限制了支鏈尼龍的工業化生產和應用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反應速度快、聚合溫度低、生產周期短、物耗能耗低的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包括將己內醯胺單體、催化劑和改性劑混合得到混合物並在200-260°C下進行開環反應後得到支鏈尼龍。優選的,所述催化劑為磷酸、磷酸酯、亞磷酸酯、和胺基酸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枝化改性劑為端氨基聚醚化合物、端羧基聚醚化合物、聚乙烯亞胺化合物和端氨基聚醚/聚乙烯亞胺混合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優選的,所述磷酸酯通式為r3po4,其中R為氫,碳原子個數為1-18的烷基或I式所式的苯基
權利要求
1.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將己內醯胺單體、催化劑和改性劑混合得到混合物並在200-260°C下進行開環反應後得到支鏈尼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催化劑為磷酸、磷酸酯、亞磷酸酯、和胺基酸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枝化改性劑為端氨基聚醚化合物、端羧基聚醚化合物、聚乙烯亞胺化合物和端氨基聚醚/聚乙烯亞胺混合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磷酸酯 通式為=R3PO4, 其中R為氫,碳原子個數為1-18的烷基或I式所式的苯基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胺基酸具有式II所示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催化劑添加量為內醯胺單體摩爾含量的0. I 5%。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枝化劑添加量為內醯胺單體摩爾含量的I. 0 5%。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反應溫度為200-26(TC,反應壓力為常壓,反應時間為8-10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支鏈尼龍樹脂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磷酸、磷酸酯、亞磷酸酯和胺基酸中的任意一種或其混合物作為己內醯胺開環的催化劑,有效地提高己內醯胺開環聚合速度。與己內醯胺水解開環聚合比較。本發明提供的製備方法反應速度快、聚合溫度低,生產周期短等特點。
文檔編號C08G69/14GK102964589SQ2012105246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鄧凱桓, 胡天輝 申請人: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