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制被縫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9:11:36 3
專利名稱:超音波制被縫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音波制被縫綻機,其主要是利用塊狀呈交疊排列成一連續的超音波喇叭座與表面設有凸出花紋的長條筒狀花輪,使作用其間的不同層棉被組成物可做超寬幅的連續車縫狀的熔接、壓花、烙印一次成型。
一般常見的棉被,其主要是將上層具有花紋的布面,中層為泡棉或樹脂棉或絲棉,下層為不織布或布匹組成的棉被以車縫方式加以車縫結合成一體,操作時將上、中、下層的織物放置於車縫平臺上車縫,車縫平臺上設有數根橫向排列的車縫針,車縫針上設以車縫線。此種車縫方式,當其中之一的車縫針或是車縫針上的車縫線斷掉時,因整臺車縫機體仍在繼續動作,故常導致車縫線未能完整的將上、中、下層織物車縫成一體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一般是通過目檢人員察看織物上何處有斷線,再利用安置於車縫機體後方的單部小車縫機加以車縫補線,此種方法不但費時費工,而且棉被表面所欲形成的紋路及車縫所形的蓬凸無法連續,所以產品品質不良,強度不佳,生產速度緩慢,亦不合乎經濟效益及大量生產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超音波制被縫綻機,其可使棉被上、中、下三層織物快速車縫並使其表面形成車縫紋路及蓬凸。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超音波制被機,其構造簡單,製造容易,且可較現有制被機節省大量人工工時,並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超音波制被縫綻機主要包括供棉被織物上層布匹、中層泡棉或樹脂棉及絲棉、下層不織布或布匹用的三捲筒、傳送
在上面的通式中,R1,R2,R3,A,X及Y各自的定義如前,R4l是低級鏈烷醯基;由羧基,酯化羧基或低級鏈烷醯基取代的低級烷基;或由羧基,酯化羧基或低級鏈烷醯基取代的芳基;及R4m是由羥基取代的低級烷基,或由羥基(低級)烷基取代的芳基,或10)使通式化合物(Ⅰn)或它的鹽與滷化劑或磺醯化劑反應
生成通式化合物(Ⅰo)或它的鹽
氣缸136的作用,而使
型內架132能在ㄈ型外架131間所設的軸部134上作上下位移,由於軸部134下方固定在
型內架132下方,上方則突出於ㄈ型外架131外,並利用其間所設的壓縮彈簧133使
型內架132與喇叭座13在氣缸136不作用時,能使喇叭座13上升並與花輪14距離拉遠,而花輪14與喇叭座13的微調則可利用氣缸136上方的調整螺杆137來完成。
請參閱圖2,在車縫裝置10的後方吊設有一卷取裝置12,而其前方則設有一傳送裝置11,該傳送裝置11主要供棉被的上層布匹111、中層泡棉112(或樹脂棉或絲棉)、下層不織布113(或布匹)用的三捲筒的棉被織物作合併,進而送至車縫裝置10,而於其後方的卷送裝置12則提供經車縫、紋路及蓬凸後的棉被織布卷收之用。
如圖3所示,當上層布匹111、中層泡棉112(或樹脂棉或絲棉)、下層不織布113(或布匹)經合成一併送至喇叭13及花輪14間時,由於花輪14的表面設有凸出的花紋模141,而該花紋模141的目的則在與能借超音波產生高熱的喇叭座13作用,且花輪14與喇叭座13間並未接觸(接近接觸狀),故利用喇叭座13上方振動子135所產生的超音波,使得喇叭座13生高溫熱融,進而使棉被織物上層布匹111、中層泡棉112及下層不織布113合成一體,並與下方花輪14表面所形成的突出花紋141作用加工後,使其產生連續車縫狀的花紋或蓬凸。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可提供棉被織物的寬幅達到八十四英寸,故可完全適合大型織物作多層次花紋縫製。本實用新型棉被織物的車縫狀形體如圖4所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一次做超大多層寬幅的連續車縫花紋及蓬凸,完全沒有現有機械針線車縫的斷針斷線缺點,且更適用須要求不滲水氣且具保暖作用的織物多層的縫製,其品質劃一,省時省力,更適合大量生產。
權利要求1.一種超音波制被縫綻機,其主要包括供棉被織物上層布匹、中層泡棉或樹脂棉及線棉、下層不織布或布匹用的三捲筒、傳送裝置及提供車縫成具「紋路」、「蓬凸」的車縫裝置和一供經車縫後將棉被織物做卷收的卷收裝置,其特徵在於車縫裝置的下方設有長筒狀花輪,其表面設有突出花紋,而花輪上方則設有數個呈交疊排列的喇叭,喇叭上方則設有一內部設置有超音波振動子的
型內架,
型內架呈相對處另設一匚型外架,並在其上設一與
型內架連接的氣缸,氣缸上則設一可微調喇叭座的調整螺杆,同時在
型內架上設有一軸部,該軸部穿過匚型外架上方,而
型內架內的軸部另設一提供其恢復力的壓縮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超音波制被縫綻機,其主要藉由上方設有數個呈交疊排列連續的超音波喇叭座與下方表面設有凸出花紋的花輪作用,使上層為布匹,中層為泡棉或樹脂棉或絲棉,下層為不織布或布匹的三層組成物相互做超寬幅快速且方便的融合、壓花及烙印一次完成的車縫操作。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省時省力,品質劃一及節省製做成本的機械。
文檔編號D05B11/00GK2141812SQ92244240
公開日1993年9月8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11日
發明者蔡遵仁 申請人:長榮超音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