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防逆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1:00:21 1
專利名稱:抽油杆防逆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油田井下用的抽油杆防脫扣裝置。
應用螺杆泵採油時,由於抽油杆在油管內正轉,停機時由於慣性和彈性,抽油杆反轉,使抽油杆脫扣,造成井下事故頻繁。目前,國內外多採用驅動頭防逆轉,而驅動頭以下反向扭矩並未消除,修井時給生產安全帶來影響。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消除抽油杆在井內的反向扭矩、防止抽油杆脫扣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連接抽油杆的上接頭、下接頭、連接上、下接頭的殼體以及彈簧、嚙合套等組成,其上接頭一端與抽油杆相連,另一端為多稜柱體。嚙合套內孔與多稜柱相配合,端面為若干個鋸齒形結構,並與抽油杆下接頭端面對應的鋸齒形結構相嚙合。彈簧安裝在上接頭與嚙合套之間。殼體與上接頭採用螺紋連接,並由螺釘固定。下接頭另一端與抽油杆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當抽油杆正轉時,扭矩通過它得到傳遞;抽油杆反轉時,扭矩通過它得到消除,從而避免了抽油杆脫扣,減少了井下作業次數,提高了設備工作的利用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圖;圖2為嚙合套主視圖;圖3為嚙合套俯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下如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兩端分別為連接抽油杆的上接頭1和下接頭6,上接頭1的另一端為多稜柱,嚙合套5內孔與多稜柱相配合,端面為若干個鋸齒形結構,並與抽油杆下接頭6端面對應的鋸齒形結構相嚙合。彈簧4安裝在上接頭1與嚙合套5之間,殼體3與上接頭1採用螺紋連接。抽油杆正轉時,上接頭1、嚙合套5在彈簧4的作用下,與下接頭6的鋸齒形結構的兩個端面相接觸,帶動下接頭6正轉,保證抽油杆一直處於上扣狀態。抽油杆反轉時,上接頭1帶動嚙合套5反轉,此時,嚙合套5與下接頭6鋸齒形結構的兩個斜面相接觸,由於分力作用,彈簧4被壓縮,嚙合套5與下接頭6分離,使抽油杆的反轉扭矩消除,防止抽油杆脫扣。螺釘2用來固定上接頭1與殼體3,軸承7安裝在殼體3與下接頭6之間,以減少兩者之間的摩擦力。
裝配時,首先,將下接頭6帶軸承7由殼體3插入,使下接頭6的嚙合面端位於殼體3內,其次,將彈簧4、嚙合套5套入上接頭1多稜柱端,並一同插入殼體3內,旋緊上接頭1與殼體3之間的螺紋,使嚙合套5與抽油杆下接頭6相嚙合,最後,上緊固定螺釘2。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上接頭1與下接頭6的兩端分別與抽油杆相連,下入井內。
權利要求1.抽油杆防逆轉器,其特徵在於該逆轉器由連接抽油杆的上接頭(1)、下接頭(6)、連接上、下接頭的殼體(3)以及彈簧(4)、嚙合套(5)等組成,其上接頭(1)一端與抽油杆相連,另一端為多稜柱體,嚙合套(5)內孔與多稜柱相配合,端面為若干個鋸齒形結構,並與下接頭(6)端面對應的鋸齒形結構相嚙合,彈簧(4)安裝在上接頭(1)與嚙合套(5)之間,殼體(3)與上接頭(1)採用螺紋連接,並且由螺釘(2)固定,下接頭(6)另一端與抽油杆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防逆轉器,其特徵在於殼體(3)與下接頭(6)之間裝有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田井下用的抽油杆防逆轉器,由上接頭(1)、下接頭(6)及殼體(3)等組成。上接頭(1)的一端套裝有不可轉動的嚙合套(5),嚙合套(5)端面的若干個鋸齒形結構,與下接頭(6)端面對應的鋸齒形結構相嚙合。使抽油杆正轉時,扭矩得到傳遞,抽油杆反轉時,扭矩得到消除。從而避免了抽油杆井下脫扣現象。
文檔編號E21B17/00GK2279439SQ9624017
公開日1998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22日
發明者黃曉東, 白山拜 申請人:新疆石油管理局採油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