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穩定杆、穩定杆組件及汽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12:36
專利名稱:橫向穩定杆、穩定杆組件及汽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橫向穩定杆、具有該橫向穩定杆的穩定杆組件及具有該穩定杆組件的汽車。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2,汽車的穩定杆組件包括橫向穩定杆和穩定杆連杆303,其中,橫向穩定杆包括橫向穩定杆本體301及設置在橫向穩定杆本體301的一端的橫向穩定杆端頭302,橫向穩定杆端頭302用於與穩定杆連杆303連接。現有橫向穩定杆端頭302是中空結構,內部沒有塞入夾片,在與穩定杆連杆303連接的時候,橫向穩定杆端頭302受力時容易發生變形;而且此處為中空的開放狀態,一些雜質及水等易通過橫向穩定杆端頭302進入橫向穩定杆內,產生異響、腐蝕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強度高的橫向穩定杆、具有該橫向穩定杆的穩定杆組件及具有該穩定杆組件的汽車。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橫向穩定杆,包括橫向穩定杆本體及設置在所述橫向穩定杆本體的一端的橫向穩定杆端頭,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中空,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塞有一夾片。優選的,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為扁平狀的中空管結構。優選的,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端部具有一開口,所述夾片收容於所述開口內。優選的,所述開口的截面呈長圓形。優選的,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上設有一用於與穩定杆連杆連接的橫向穩定杆連接孔,所述夾片上設有與所述橫向穩定杆連接孔位置對應的通孔。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穩定杆組件,包括所述橫向穩定杆以及連接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穩定杆連杆。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所述穩定杆組件。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穩定杆的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塞有夾片,增加了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強度,同時增加了橫向穩定杆連接孔的精度,避免了雜質及水等異物進入橫向穩定杆內,防止異響、腐蝕等問題的產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穩定杆的立體圖。圖2為現有的橫向穩定杆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汽車包括穩定杆組件,穩定杆組件包括橫向穩定杆以及穩定杆連杆。請參閱圖1,橫向穩定杆100包括一橫向穩定杆本體12及設置在橫向穩定杆本體12的一端的用於與穩定杆連杆連接的橫向穩定杆端頭14。橫向穩定杆端頭14為扁平狀的中空管結構。橫向穩定杆端頭14的端部具有開口 144,所述開口 144內塞有一夾片16。開口144的截面為長圓形。橫向穩定杆端頭14上還設有一橫向穩定杆連接孔142。夾片16上也設有與橫向穩定杆連接孔142位置相對應的通孔,通孔與橫向穩定杆連接孔142貫通以形成貫穿孔。通過橫向穩定杆連接孔142和夾片16上的通孔內穿裝緊固件等,可將橫向穩定杆100與一穩定杆連杆(圖未示)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穩定杆100的橫向穩定杆端頭14的內部塞有夾片16,增加了橫向穩定杆端頭14的強度,同時增加了橫向穩定杆連接孔142的精度。避免了雜質及水等異物進入橫向穩定杆100內,防止異響、腐蝕等問題的產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橫向穩定杆,包括橫向穩定杆本體及設置在所述橫向穩定杆本體的一端的橫向穩定杆端頭,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中空,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塞有一夾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向穩定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為扁平狀的中空管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向穩定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端部具有開口,所述夾片收容於所述開口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橫向穩定杆,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的截面呈長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向穩定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上設有用於與穩定杆連杆連接的橫向穩定杆連接孔,所述夾片上設有與所述橫向穩定杆連接孔位置相對應的通孔。
6.—種穩定杆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5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橫向穩定杆以及連接於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穩定杆連杆。
7.一種汽車,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穩定杆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橫向穩定杆、具有該橫向穩定杆的穩定杆組件及具有該穩定杆組件的汽車,橫向穩定杆包括橫向穩定杆本體及設置在所述橫向穩定杆本體的一端的橫向穩定杆端頭,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中空,所述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塞有一夾片。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穩定杆的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內部塞有夾片,增加了橫向穩定杆端頭的強度,避免了雜質及水等異物進入橫向穩定杆內。
文檔編號B60G21/055GK202935117SQ20122057789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魏國禎, 鄭素雲, 席玉嶺, 路小路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